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均毅专利>正文

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89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包括壳体,斜舌组件,方舌,执手,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摆轮组件和方舌摆臂组件,卡板摆臂组件;摆轮组件由斜舌下摆轮、主摆轮、斜舌上摆轮;斜舌下摆轮上有下摆臂、凸台和孔;主摆轮上设有主摆臂,方舌拨杆,卡板拨杆,并开有销轴孔;斜舌上摆轮上设有上摆臂销轴和凸台和孔;方舌摆臂组件由方舌摆臂和立轴组成,方舌摆臂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上的立轴相配;方舌摆臂的挡板位于方舌拨杆所能拨动的范围之内;卡板摆臂组件由卡板摆臂、转轴组成,卡板摆臂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上的转轴相配;卡扳摆臂的主拨桃位于卡板拨杆所能拨动的范围内,副拨桃位于卡板左端的直板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锁匙就能开门达到逃生自救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插芯锁包括与执手相联的斜舌组件和与锁头相联的方舌组件,其中两组件是互相独立的。要开门时只能用锁匙转动锁头组件从而驱动方舌进入壳体,这时还要转动执手将斜舌推进壳体内才达到开门的目的。所以这种锁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必须要用两只手同时操作来开门;而且万一发生火警时,还必须要找到锁匙开门,结果拖延了逃生的时间甚至没有锁匙的话可逃生不了,造成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锁匙就能快速开门的插芯锁,它解决了现有插芯锁中存在的必须用锁匙开门,而且开锁慢,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包括壳体,斜舌组件,方舌组件,执手,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摆轮组件和方舌摆臂组件,卡板摆臂组件;所述的方舌摆臂组件由方舌摆臂和立轴组成,方舌摆臂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上的立轴相配;所述的方舌摆臂一端凸台位于摆轮组件逆时针转动时所能拨动的范围之内,另一端位于方舌组件上设置的挡板的前端;所述的卡板摆臂组件由卡板摆臂、转轴组成,卡板摆臂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上的转轴相配;所述的卡扳摆臂的一端的主拨桃位于摆轮组件逆时针转动时所能拨动的范围内,另一端的副拨桃位于卡板左端的直板的右侧。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摆轮组件由斜舌下摆轮、主摆轮、斜舌上摆轮组成,其中主摆轮与斜舌上摆轮固定在一起;斜舌下摆轮上设有下摆臂,并开有装下方管的孔;主摆轮上有主摆臂,方舌拨杆,卡板拨杆;斜舌上摆轮上设有上摆臂,并开有装上方管的孔。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方舌组件上设有长条形孔,与壳体上的导向柱相配;方舌组件的一端设有卡槽,与卡板的扣卡对应。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卡板上设有长条形孔,与固定在壳体上的导向柱相配。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斜舌组件上设有长条形孔,与固定在壳体上的导向柱相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不用锁匙的情况下,本技术只能在一个方向开门,所以将另外一个方向装在向门外的一边就可起到防盗的作用;2.发生危险需要紧急自救逃生时,无需使用锁匙而只须将执手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壳体内的主摆轮,主摆轮再将斜舌组件推进壳体内,以及驱动方舌摆臂组件,卡板摆臂组件后将方舌推进壳体内将门打开,就可以顺利自救了;3.只要一只手转动执手即可开门,操作方便,而且开锁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2是本技术的摆轮组件与方管的组装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开门状态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包括壳体1,斜舌组件2,方舌组件3和执手,在壳体1内设有摆轮组件5,方舌摆臂组件6,卡板摆臂组件7。转动执手,带动壳体1内的摆轮组件5转动,摆轮组件5的摆臂将斜舌组件2推进壳体1内;同时摆轮组件5也推动方舌摆臂组件6和卡板摆臂组件7转动后就可将方舌组件3推进壳体1内,这样就可以开门了。摆轮组件5由斜舌下摆轮8,主摆轮9,斜舌上摆轮10组成。斜舌下摆轮8上设有下摆臂11和凸台12,并开有孔13。下摆臂11通过插入孔13的下方管14与本插芯锁装上门后相对于屋外的外执手相连接。主摆轮9上设有主摆臂15,方舌拨杆16和卡板拨杆17,并开有圆孔18,在圆孔18的附近开有两个或以上的销轴孔19。主摆轮9转动时,方舌拨杆16和卡板拨杆17分别驱动方舌摆臂组件6和卡板摆臂组件7动作。斜舌上摆轮10上设有上摆臂20,凸台21和两个或以上装销轴22的销轴孔19,并开有孔23。上摆臂20通过插入孔23的上方管24与本插芯锁装上门后相对于屋内的内执手连接。销轴22先后插进斜舌上摆轮10的销轴孔19、主摆轮9的销轴孔19内,转动内执手后上方管24也跟着转动,上方管24又带动上摆臂20转动后通过销轴22来驱动主摆轮9转动。由上往下的顺序将斜舌上摆轮10,主摆轮9和斜舌下摆轮8叠在一起,它们各自的摆臂刚好对应,并落在斜舌组件2的直板25的前端,并装在壳体1上,此时斜舌下摆轮的凸台12和斜舌上摆轮的凸台21分别落在壳体1两侧的孔内,所以摆轮组件5就可绕此孔转动。方舌摆臂组件6由方舌摆臂26和立轴27组成。在方舌摆臂26上设有孔,其与固定于壳体1上的立轴27作间隙配合,于是方舌摆臂26可绕立轴27摆动。在方舌摆臂26一端有凸台28,它位于主摆轮9逆时针转动时主摆轮9上的方舌拨杆16所能拨动的范围之内,另一端在方舌组件3的方舌板29的下面,并通过方舌板29上的档块30在方舌摆臂26摆动时推动方舌组件3进入壳体1内。在方舌板29开有长条形孔31,与装在壳体1上的导向柱32相配,导向柱32在方舌组件3滑动时起导向作用。卡板摆臂组件7由卡板摆臂33和转轴34组成。卡板摆臂组件7通过卡板35与方舌组件3连接。卡板摆臂33上开有孔,它与固定于壳体1上的转轴34作间隙配合,于是卡板摆臂33可绕转轴34摆动。卡板摆臂33的一端有主拨桃36,其位于主摆轮9逆时针转动时主摆轮9的卡板拨杆17所能拨动的范围内,另一端有副拨桃37,其位于卡板35上的直板38的右侧,以使主摆轮9转动后驱动卡板摆臂33转动,从而作用于卡板35上的直板38上。卡板35被卡板摆臂33拉开后,卡板摆臂33的卡扣39离开卡槽40,于是方舌组件3就可在方舌摆臂26的作用下进入壳体1内。卡板35上设有长条形孔41,其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导向柱42成间隙配合,导向柱42在卡板35滑动时起导向作用。在卡板35的直板38的前端装有卡板压簧43,它在内执手松开后将卡板35复位。斜舌组件2上设有长条形孔44,其与固定在壳体1上的导向柱45成间隙配合,导向柱45在斜舌组件2滑动时起导向作用。斜舌组件2的直板25的前端是摆轮组件5的摆臂部分,后端装有斜舌复位簧46,它对斜舌组件2起复位作用。本技术的锁芯部件由壳体1的锁芯孔47中装上。斜舌组件2通过长摆臂48与方舌组件3相联,在长摆臂48的伸臂49的下端设有一个固定在斜舌组件2上的圆柱轴50;在长摆臂48上设有孔51和转轴52。在方舌板29上设有与转轴52成间隙配合的转孔。长摆臂48绕转轴52转时,伸臂49拨动圆柱轴50将斜舌组件2推进壳体1内。锁匙插进锁芯组件后转动时,一方面是通过方舌组件2上的槽孔53拉动方舌组件3,另一方面使长摆臂48摆动后将斜舌组件2拨动。当方舌组件3、斜舌组件2都进入壳体1内后就可将门打开,或者将门合上后松开转动锁匙的手就可将门锁上。本技术在使用即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自救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内执手,内执手通过上方管24使斜舌上摆轮10转动,主摆轮9也一起转动,这时一方面斜舌上摆轮10的上摆臂20和主摆轮9的主摆臂15一起通过斜舌组件2上的直板25将斜舌组件2推进壳体1内;另一方面,主摆轮9上的方舌拨杆16和卡板拨杆17分别使方舌摆臂26和卡板摆臂33转动,卡板摆臂33将卡板35推动使卡板摆臂33上的扣卡39脱离方舌组件3的卡槽40后,方舌摆臂26通过挡板30将方舌组件3推进壳体1内,这样方舌、斜舌都进入了壳体1内就可将门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火救生的插芯锁,包括壳体(1),斜舌组件(2),方舌组件(3),执手,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摆轮组件(5)和方舌摆臂组件(6),卡板摆臂组件(7);所述的方舌摆臂组件(6)由方舌摆臂(26)和立轴(27)组成,方舌摆臂(26)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上的立轴(27)相配;所述的方舌摆臂(26)一端凸台(28)位于摆轮组件(5)逆时针转动时所能拨动的范围之内,另一端位于方舌组件(3)上设置的挡板(30)的前端;所述的卡板摆臂组件(7)由卡板摆臂(33)、转轴(34)组成,卡板摆臂(33)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1)上的转轴(34)相配;所述的卡扳摆臂(33)的一端的主拨桃(36)位于摆轮组件(5)逆时针转动时所能拨动的范围内,另一端的副拨桃(37)位于卡板(35)左端的直板(38)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均毅
申请(专利权)人:吴均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