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电平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力功率变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电平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代输配电网开始发生了很多革命性的改变,对直流输配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负荷中心越来越多的是依靠于远距离输送的电力,或者依赖于大型风电场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流输电方式在远距离输电或者新能源发电接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配电侧也包含越来越多的直流式的分布式电源,例如光伏发电、电池储能等。即使是对于风力发电,采用直流方式也可以减少功率变换环节。越来越多的负荷需要使用直流供电。例如数据中心、LED、电动汽车等。以及大量的消费量电子,例如个人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在配电网采用直流的方式,将可以占用更少的输电走廊,并可利用它的快速可控性等特点,解决城市供电中存在的供电困难、成本高以及潮流难以控制等问题,维持城市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直流电压难以像交流变压器那样通过磁耦合的方式实现电压变换,因此必须基于电力电子技术通过DC/DC变换电路实现直流电压的变换和功率的传递。对于需要电气隔离的直流变换场合,或者两侧直流电压等级相差较大的场合,在DC/DC变换电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电平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变压器和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通过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的不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连接端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均为飞跨电容嵌位三电平桥臂构成的全桥变换器;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平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变压器和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通过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的不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连接端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均为飞跨电容嵌位三电平桥臂构成的全桥变换器;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全桥变换器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第七开关S7、第八开关S8、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开关S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五开关S5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互连接后构成所述第一多电平全桥变换器的直流正端子DC1;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二开关S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三开关S3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互连接后构成多电平全桥变换电路的一个交流线端AC1;所述第三开关S3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第四开关S4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开关S4的发射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杰,张弛,赵伟,钟国彬,张威,胡伊凡,梅成林,徐琪,谢宁,曾嵘,余占清,宋强,姚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