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反应釜系统的高效自刷洗卧式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冷凝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反应釜系统的高效自刷洗卧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反应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冷却设备,由于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水需要循环使用,难以避免的会接触外界的灰尘和有机物,而为了提高冷凝器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换热换内外部均设有螺纹等加大换热面积的结构,在冷凝器换热过程中,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水中的杂质便会吸附在换热管内部,久而久之,便使冷凝器换热效率急剧降低,同时有机杂质会腐蚀换热管,降低冷凝器使用寿命,为此,使用者多采用人工定期打开冷凝器端盖进行人工清洗换热管,或在冷却水中添加化学制剂,腐蚀掉换热管中的杂质。人工机械清洁方式,耗费工时,对管壁意外伤害所造成的粗糙表面程度严重,却往往被人忽略。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才清除污垢,这这段时间内,换热效率同样是逐渐降低,换热效率的降低既是浪费能源的,同时多次开启冷凝器,一方面耽误工厂设备运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影响冷凝器的工作效果;化学制剂去除杂质的方式虽然可以清洁管壁表面的污垢,但是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管壁的腐蚀,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换热效率,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反应釜系统的高效自刷洗卧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1),所述冷凝器主体(1)包括换热管(11)、端盖(12)、冷却水进水口(13)和冷却水出水口(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位四通换向阀(2),发括阀体(21)和阀芯(22),所述阀体(21)呈圆柱体,内部具有流层隔板(215),使阀体(21)内部划分为正向流层和反向流层,所述阀体(21)上沿顺时针方向分别设置有A过水口(211)、B过水口(212)、C过水口(213)和D过水口(214),所述A过水口(211)、B过水口(212)、C过水口(213)和D过水口(214)与正向流层相连通,其中B过水口(2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反应釜系统的高效自刷洗卧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1),所述冷凝器主体(1)包括换热管(11)、端盖(12)、冷却水进水口(13)和冷却水出水口(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位四通换向阀(2),发括阀体(21)和阀芯(22),所述阀体(21)呈圆柱体,内部具有流层隔板(215),使阀体(21)内部划分为正向流层和反向流层,所述阀体(21)上沿顺时针方向分别设置有A过水口(211)、B过水口(212)、C过水口(213)和D过水口(214),所述A过水口(211)、B过水口(212)、C过水口(213)和D过水口(214)与正向流层相连通,其中B过水口(212)与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3)相连接,C过水口(213)与所述冷却水出水口(14)相连接;所述阀芯(22)为中空柱体,可旋转设置于正向流层内,其两端面与阀体(21)内壁相接,具有正向位和反向位两个工位,所述流层隔板(215)开设有与阀芯(22)尺寸相配合的过水孔(216);当阀芯(22)位于正向位时,阀芯(22)刚好封闭过水孔(216),使A过水口(211)、B过水口(212)连通形成正向进水通路,C过水口(213)、D过水口(214)连通形成正向出水通路,反向流层及阀芯(22)内部密闭;当阀芯(22)旋转至反向位时,阀芯(22)连通A过水口(211)和C过水口(213),形成反向进水通路,反向流层与正向流层经由过水孔(216)相连通,并使B过水口(212)、D过水口(21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军,王益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