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行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33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1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行驶设备,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宿体上的连接轴,设置于第二宿体底面上的内凹且能容纳所述第一宿体的容置空间,设置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容置豁口;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在所述第一宿体外显露,且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容置豁口匹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分别插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使得所述第一宿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由于两侧所述插入部可以同时插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装配难度小,装配时间短。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driving equipment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 dri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haft arranged on the first body, an inner concave set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cond body and a accommodation spac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he first body, and a accommodation opening arranged on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wall forming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are exposed in the first body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insertion parts matching the capacitive opening, and the insertion parts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 the capacitive opening so that the first resident body is located in the capacitive spac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ssembly difficulty and short assembly time because the insertion parts on both sides can be inserted in the capacitive opening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及行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连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行驶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带轴类的结构多通过端盖设置在壳体上,一般在壳体两侧设置有开口,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轴穿过开口放置在壳体内,再将端盖套在轴的两端,并通过将端盖固定在壳体上而将轴固定。然而,在装配轴时,需要将轴从壳体两侧的一个开口插入,再从另一个开口伸出,装配难度大,装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行驶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宿体上的连接轴,设置于第二宿体底面上的内凹且能容纳所述第一宿体的容置空间,设置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容置豁口;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在所述第一宿体外显露,且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容置豁口匹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分别插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使得所述第一宿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卡紧结构,所述插入部通过所述卡紧结构卡设在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上使得所述连接轴周向固定设置。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入部为圆柱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宿体上的连接轴,设置于第二宿体底面上的内凹且能容纳所述第一宿体的容置空间,设置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容置豁口;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在所述第一宿体外显露,且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容置豁口匹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分别插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使得所述第一宿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宿体上的连接轴,设置于第二宿体底面上的内凹且能容纳所述第一宿体的容置空间,设置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容置豁口;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在所述第一宿体外显露,且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容置豁口匹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分别插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使得所述第一宿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卡紧结构,所述插入部通过所述卡紧结构卡设在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上使得所述连接轴周向固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为圆柱形,所述卡紧结构包括第一凹陷平面,所述第一凹陷平面位于所述插入部的圆柱面上,所述插入部上与所述第一凹陷平面相对的面和所述第一凹陷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容置豁口的宽度匹配;所述第一凹陷平面位于所述容置豁口的宽度侧;所述插入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陷平面卡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使得所述连接轴周向固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结构还包括第二凹陷平面,所述第二凹陷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平面相对侧,所述第二凹陷平面和所述第一凹陷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容置豁口的宽度匹配;所述第一凹陷平面位于所述容置豁口的宽度侧的一侧,所述第二凹陷平面位于所述容置豁口的宽度侧的另一侧;所述插入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陷平面和所述第二凹陷平面卡设在所述容置豁口内使得所述连接轴周向固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承载垫片,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壁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容置豁口对应的沉槽;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沉槽对应的第一承载部;所述两个第一承载垫片的外圈分别与所述沉槽匹配,所述两个第一承载垫片的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匹配;所述两个第一承载垫片的内孔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上,所述两个第一承载垫片的外圈分别卡设在所述沉槽内,所述第一承载部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本帅嵇鑫健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