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WS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倾斜箱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28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0:59
一种立体平版印刷机,其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被布置成搁置在具有基准方向(X)的基本水平的支撑平面(π)上;箱,该箱与支撑结构联接并且设置有底部;支撑组,该支撑组与所述支撑结构联接以用于模型版在箱上方移动,使得此类模型版的模型表面基本在平行的位置面向底部。立体平版印刷机提供:至少在执行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箱、支撑组以及模型板与支撑结构联接,使得模型表面和底部位于与支撑平面(π)相交的平面(π1、π2)上,该平面(π1、π2)与支撑平面(π)分别限定相交角α1和α2,并且该平面(π1、π2)与支撑平面(π)限定与基准方向(X)正交的相交线(γ1、γ2)。

Stereolith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with tilting box

A stereolith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includes a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on a support plane (pi) with a basic level of the reference direction (X); a box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tructure and has a bottom; and a support group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tructure for moving the model plate over the box so that the model surface of such model plate is basically flat. The rows are located at the bottom. Stereolithographic presses provide: at least during the stereolithographic printing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the box, support group and model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tructure so that the surface and bottom of the model are located on the plane (pi 1, PI 2) intersecting with the support plane (pi 1, PI 2), which respectively defines the intersecting angles alpha 1 and alpha 2 with the support plane (pi 1, PI 2) and the plane (pi 1, PI 2) intersecting with the support plane (pi 2). The brace plane (pi) defines the intersection lines (gamma 1, gamma 2) orthogonal to the reference direction (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倾斜箱的立体平版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平版印刷机,该立体平版印刷机能够加速和简化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特别是加速和简化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且在制造该同一物体期间需要光敏液体物质的着色变化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是,立体平版印刷机用于由光敏液体物质制造复杂的三维物体,该光敏液体物质优选地为光敏树脂,该光敏液体物质通过光束在层中聚合。为了简化描述,在下文中,术语“树脂”将简单地用于指光敏树脂或等价于在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光敏树脂的任何其它光敏液体物质。同样众所周知的是,立体平版印刷机包括:箱,该箱适于容纳上述树脂;以及模型板,该模型板在基本平行的位置面向箱的底部并且支撑形成中的三维物体。模型板与支撑组相关联,以用于根据基本正交于箱的底部的移动方向移动该模型板。为了制造物体的每层,将先前层的表面或模型板的模型表面在其中涉及第一层的情况下浸入树脂中,直至它们距箱的底部的距离等于待制造的层的厚度,以便限定对应的液体树脂层。此后,上述树脂层通过来自箱的下部的光束照射而聚合,为此,箱的下部是透明的。特别地,在一层和下一层的聚合步骤之间,立体平版印刷法预见地将模型板从底部移开,以便使固化层从液体树脂中出现,并且因此使处理下一层所需的液体树脂的厚度得以恢复。事实上,模型板和固化层的提升在液体树脂中留下凹陷,该凹陷由树脂本身的自发流出填充。前述流平(levelling)使物体新层的固化所需的液体树脂的厚度恢复,并且还防止可损害三维物体的下一层的完整性的气泡在随后的模型板下降期间滞留在液体树脂中。在前述自发流平结束时,如上所述,模型板再次浸入液体树脂中,并且然后物体的另一层固化。上述方法的缺点是,三维物体的整个处理时间基本由发生在物体的每层固化之后的用于液体树脂流平的等待时间延长。由于形成通过立体平版印刷获得的物体的层数可以是数百个,所以可理解的是,前述等待时间导致加工时间的显著增加。显然,等待时间与液体树脂的粘度成比例。为了克服此类缺点,已知立体平版印刷机包括流平装置,优选为刮刀,该流平装置被配置为当模型板被提升时介入,以便将树脂推向凹陷。特别地,前述流平装置与马达驱动装置相关联,该马达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相对于与树脂接触的箱的底部移动第一部分,以便确实重新分配树脂并使树脂的上表面流平。清楚的是,此类操作能够相对于前面所述的自发重新分布更快速地填充前述凹陷,并且因此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整体加工时间相对于没有前述流平装置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减少。然而,现有技术的此类最后的解决方案预见同一立体平版印刷机的结构更复杂,因为有必要预见关于前面所述的立体平版印刷机的附加元件和相对移动系统。此外,不利的是,已知前述流平装置仅在将模型板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之后介入,该足够的高度允许同一流平装置滑动通过在该板和下方的箱之间限定的空间。因此,虽然包括前述流平装置的立体平版印刷机能够相对于不具有流平装置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减少三维物体的制造时间,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上述操作的精确顺序都将不利地导致不可忽略的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属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所有缺点。特别地,本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立体平版印刷机,对于现有技术的某些类型的立体平版印刷机的相同的结构复杂性,该立体平版印刷机使得能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更快速地通过液体树脂的层中固化来制造三维物体。同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立体平版印刷机,对于用于制造相同的三维物体所需的相同处理时间而言,该立体平版印刷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某些类型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具有较简单的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立体平版印刷机,相对于使用现有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需的树脂量,该立体平版印刷机能够使用较低量的树脂。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立体平版印刷机,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适于被布置成搁置在具有基准方向的基本水平的支撑平面上;-箱,所述箱与所述支撑结构联接并且设置有用于容纳光敏液体物质的底部;-支撑组,所述支撑组通过移动装置与所述支撑结构联接,以用于所述支撑组根据基本垂直于所述底部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箱上方移动;-模型板,所述模型板与所述支撑组连接,使得所述模型板的模型表面基本在平行的位置面向所述底部以支撑三维物体;其中,至少在执行用于制造所述三维物体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所述箱、所述支撑组以及所述模型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联接,使得所述模型表面和所述底部位于与所述支撑平面相交的平面A和平面B上,所述平面A和平面B与所述支撑平面分别限定相交角α1和α2,并且所述平面与所述支撑平面分别限定与所述基准方向正交的相交线A和相交线B。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箱、所述支撑组及所述模型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联接,使得所述相交角α1和α2的值是预定的并且在所述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和所述立体平版印刷机处于静止状态下均保持不变。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箱、所述支撑组以及所述模型板通过倾斜装置与所述支撑结构联接,所述倾斜装置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立体平版印刷过程的操作状态和所述立体平版印刷机的静止状态之间改变所述相交角α1和α2的值,并且反之亦然。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至少在所述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所述相交角α1和α2的值被限定在π/4弧度附近。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箱设置有再循环回路,所述再循环回路被配置为使容纳在所述箱中的所述光敏液体物质从所述箱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沿所述基准方向限定。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再循环回路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管道被布置在所述箱的外部并且具有第一嘴部和第二嘴部,所述第一嘴部和所述第二嘴部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另一个处与所述箱流体动力连通,所述管道具有被布置成靠近对比壁的至少一个区段;-转子,所述转子设置有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中心处限定有旋转轴线,并且在所述主体的周边联接有至少一个对比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对比元件能够在所述对比壁的相对侧上接触并节流所述管道的所述区段,以便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期间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与所述对比壁协作地使所述区段节流。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被限定成基本正交于所述管道的平躺平面,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对比元件在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期间在整个所述角度范围内接触并逐渐地节流所述区段。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管道的所述区段和所述对比壁在彼此平行且相邻的位置具有基本直线的延伸;-所述转子包括被布置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对比元件之间的机械组,所述机械组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对比元件和所述主体之间的径向距离、第一径向距离和第二径向距离的变化,以便允许所述对比元件在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期间在整个所述角度范围内接触并逐渐地节流所述管道的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区段。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立体平版印刷机,所述机械组包括:-伸缩臂,所述伸缩臂被布置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对比元件之间;-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在静止状态下将所述伸缩臂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立体平版印刷机,包括:‑支撑结构(1a),所述支撑结构(1a)适于被布置成搁置在具有基准方向(X)的基本水平的支撑平面(π)上;‑箱(2),所述箱(2)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并且设置有用于容纳光敏液体物质的底部(2a);‑支撑组(5),所述支撑组(5)通过移动装置(4)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以用于所述支撑组(5)根据基本垂直于所述底部(2a)的移动方向(Z)在所述箱(2)上方移动;‑模型板(3),所述模型板(3)与所述支撑组(5)连接,使得所述模型板(3)的模型表面(3a)基本在平行的位置面向所述底部(2a)以支撑三维物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执行用于制造所述三维物体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所述箱(2)、所述支撑组(5)以及所述模型板(3)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使得所述模型表面(3a)和所述底部(2a)位于与所述支撑平面(π)相交的平面A(π1)和平面B(π2)上,所述平面A(π1)和平面B(π2)与所述支撑平面(π)分别限定相交角α1和α2,并且所述平面(π1、π2)与所述支撑平面(π)分别限定与所述基准方向(X)正交的相交线A(γ1)和相交线B(γ2)。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6 IT 1020160001273771.立体平版印刷机,包括:-支撑结构(1a),所述支撑结构(1a)适于被布置成搁置在具有基准方向(X)的基本水平的支撑平面(π)上;-箱(2),所述箱(2)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并且设置有用于容纳光敏液体物质的底部(2a);-支撑组(5),所述支撑组(5)通过移动装置(4)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以用于所述支撑组(5)根据基本垂直于所述底部(2a)的移动方向(Z)在所述箱(2)上方移动;-模型板(3),所述模型板(3)与所述支撑组(5)连接,使得所述模型板(3)的模型表面(3a)基本在平行的位置面向所述底部(2a)以支撑三维物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执行用于制造所述三维物体的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所述箱(2)、所述支撑组(5)以及所述模型板(3)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使得所述模型表面(3a)和所述底部(2a)位于与所述支撑平面(π)相交的平面A(π1)和平面B(π2)上,所述平面A(π1)和平面B(π2)与所述支撑平面(π)分别限定相交角α1和α2,并且所述平面(π1、π2)与所述支撑平面(π)分别限定与所述基准方向(X)正交的相交线A(γ1)和相交线B(γ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2)、所述支撑组(5)以及所述模型板(3)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使得所述相交角α1和α2的值是预定的并且在所述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和所述立体平版印刷机处于静止状态下均保持不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2)、所述支撑组(5)以及所述模型板(3)通过倾斜装置(11)与所述支撑结构(1a)联接,所述倾斜装置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立体平版印刷过程的操作状态和所述立体平版印刷机的静止状态之间改变所述相交角α1和α2的值,并且反之亦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立体平版印刷过程期间,所述相交角α1和α2的值被限定在π/4弧度附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2)设置有再循环回路(6),所述再循环回路被配置为使容纳在所述箱(2)中的所述光敏液体物质从所述箱(2)的第一端(2c)移动到第二端(2d),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沿所述基准方向(X)限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平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回路(6)包括蠕动泵(7),所述蠕动泵(7)设置有:-管道(8),所述管道(8)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管道(8)被布置在所述箱(2)的外部并且具有第一嘴部(8a)和第二嘴部(8b),所述第一嘴部(8a)和所述第二嘴部(8b)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另一个处与所述箱(2)流体动力连通,所述管道(8)具有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赞纳惹R·布萨托
申请(专利权)人:DWS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