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双保险链锁,包括现有的自行车和链条(钢丝)锁。在现有技术中,如名称为“龙头车锁”的中国专利(89217937.6),其锁具固定在车架横管上,锁扣固定于原灯座位置,由于锁扣卡子相对锁具为α角度,使前叉相对车身偏转α角度固定。另有一种“自行车前叉多角度防盗保险锁”(专利号9021105.0),它包括一个固定在自行车前叉横杠上的部分圆齿轮和固定在自行车三角架前斜杠上端的锁壳,锁壳中齿条一端可插入所述部分圆齿轮相邻两齿间以实现锁定前轮转向。上述两技术一个锁龙头,一个锁前轮,结构均较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锁龙头,又能锁前轮,且结构简单的自行车双保险链锁。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现有自行车的龙头立杆与车架结合处横向设置便于链条锁舌穿入的通孔,通孔对正时,龙头立杆(即前叉)相对车架为α角度,通孔直径与锁舌直径相适应。固定在车架上的链条锁的锁舌加长尺寸与车架钢管直径相适应,锁舌长度为插入锁芯部分与车架钢管直径之和,且尾端设有定位档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一条链锁既锁龙头又锁前轮,增加了防盗能力。附图为本技术一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将龙头立杆相对车架转过α角度(约10°-90°),在其结合处钻一通孔1(也可多钻几孔备用),通孔直径稍大于锁舌3直径,锁舌长度依车架钢管直径而定,一般为30~60毫米,锁紧后定位挡圈2与车架钢管之间隙尽可能小。链锁可用螺钉固定在车架上。锁车时,将通孔1对正,链条锁先穿过前轮4,再把锁舌穿过通孔锁紧,即达到双保险的目的。本技术也适用于U形等变化了的车架。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双保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双保险链锁,包括现有的自行车和链条(钢丝)锁,其特征是龙头立杆与车架结合处横向设有便于链条锁舌穿入的通孔(1);固定在车架上的链条锁的锁舌(3)加长尺寸与车架钢管直径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