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91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包括伺服驱动器和底座,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安装槽的侧壁上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第一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开设在安装板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垂直于第一弹簧槽并位于第一弹簧槽的上侧,且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相互连通,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弹簧槽开设在安装槽的侧壁上,且第三弹簧槽与第一弹簧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有第一条杆,所述第一条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本方案提出的安装和拆卸方式具有可以极大的简化操作步骤,加快了操作速度,节省了操作时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在安装时通常采用螺栓进行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此类方式的缺点在于无论是安装或是拆卸时,必须对所有的螺栓进行旋转,导致安装或拆卸时速度极慢且浪费大量的时间,针对此类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或拆卸时可以节约操作时间、提高操作速度的伺服驱动器。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包括伺服驱动器和底座,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安装槽的侧壁上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第一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开设在安装板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垂直于第一弹簧槽并位于第一弹簧槽的上侧,且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相互连通,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弹簧槽开设在安装槽的侧壁上,且第三弹簧槽与第一弹簧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有第一条杆,所述第一条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且第四滑块位于第一条杆靠近第三弹簧槽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有第二条杆,所述第二条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三弹簧槽内设有第三条杆,所述第三条杆靠近第一滑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条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贯穿第二弹簧槽的顶壁并安装有拉环,所述第三条杆远离第三滑块的一端贯穿第三弹簧槽的侧壁且同样安装有拉环。上述结构中,伺服驱动器通过安装板放入底座上开设的安装槽后,分别拉动两个第二条杆顶端的拉环,第一滑块可运动至第三弹簧槽内,同时第二滑块从初始位置运动至第四滑块的顶壁上,此时第一滑块可对安装板形成限位和固定,推动第三条杆上的拉环,此时第三滑块可将运动至第三弹簧槽内的第一滑块,重新推入第一弹簧槽内,同时第二滑块重新回到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之间即初始位置,从而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滑块远离第三滑块一侧的侧壁与第一弹簧槽的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滑块的顶壁与第二弹簧槽的顶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滑块远离第一滑块一侧的侧壁与第三弹簧槽的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三弹簧。采用上述结构,拉动第二滑块时,第一弹簧对第四滑块施加弹力进而使得第一滑块向第三弹簧槽内运动,第三滑块对第一滑块进行挤压时,第二弹簧可将第二滑块重新推入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之间,第一滑块回到第一弹簧槽内之后,第三弹簧可将第三滑块带回第三弹簧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安装有多个第四弹簧,每个所述第四弹簧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顶壁与安装板的底壁相互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安装时,安装板放入安装槽,且安装板通过弹簧板对第四弹簧进行挤压,拆卸时第四弹簧通过对弹簧板施加弹力,帮助安装板快速离开安装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螺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伺服驱动器进行安装,本方案提出的安装和拆卸方式具有可以极大的简化操作步骤,加快了操作速度,节省了操作时间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含义:1-伺服驱动器;2-安装板;201-安装槽;3-底座;4-弹簧板;5-第一弹簧槽;6-第二弹簧槽;7-第三弹簧槽;8-第一条杆;9-第二条杆;10第三条杆;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第三滑块;14-第四滑块;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第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包括伺服驱动器1和底座3,所述伺服驱动器1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底座3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2相匹配的安装槽201,所述安装板2的两端与安装槽201的侧壁上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第一弹簧槽5、第二弹簧槽6和第三弹簧槽7,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弹簧槽5和第二弹簧槽6均开设在安装板2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6垂直于第一弹簧槽5并位于第一弹簧槽5的上侧,且第一弹簧槽5和第二弹簧槽6相互连通,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弹簧槽7开设在安装槽201的侧壁上,且第三弹簧槽7与第一弹簧槽5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簧槽5内设有第一条杆8,所述第一条杆8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滑块11和第四滑块14,且第四滑块14位于第一条杆8靠近第三弹簧槽7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6内设有第二条杆9,所述第二条杆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滑块12,所述第三弹簧槽7内设有第三条杆10,所述第三条杆10靠近第一滑块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滑块13,所述第二条杆9远离第二滑块12的一端贯穿第二弹簧槽6的顶壁并安装有拉环,所述第三条杆10远离第三滑块13的一端贯穿第三弹簧槽7的侧壁且同样安装有拉环。上述结构中,伺服驱动器1通过安装板2放入底座3上开设的安装槽201后,分别拉动两个第二条杆9顶端的拉环,第一滑块11可运动至第三弹簧槽7内,同时第二滑块12从初始位置运动至第四滑块14的顶壁上,此时第一滑块11可对安装板2形成限位和固定,推动第三条杆10上的拉环,此时第三滑块13可将运动至第三弹簧槽7内的第一滑块11,重新推入第一弹簧槽5内,同时第二滑块12重新回到第一滑块11和第四滑块14之间即初始位置,从而对第一滑块11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滑块14远离第三滑块13一侧的侧壁与第一弹簧槽5的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二滑块12的顶壁与第二弹簧槽6的顶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三滑块13远离第一滑块11一侧的侧壁与第三弹簧槽7的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三弹簧17。采用上述结构,拉动第二滑块12时,第一弹簧15对第四滑块14施加弹力进而使得第一滑块11向第三弹簧槽7内运动,第三滑块13对第一滑块11进行挤压时,第二弹簧16可将第二滑块12重新推入第一滑块11和第三滑块14之间,第一滑块11回到第一弹簧槽5内之后,第三弹簧17可将第三滑块13带回第三弹簧槽7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01的底壁上安装有多个第四弹簧18,每个所述第四弹簧18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弹簧板4,所述弹簧板4的顶壁与安装板2的底壁相互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安装时,安装板2放入安装槽201,且安装板2通过弹簧板4对第四弹簧18进行挤压,拆卸时第四弹簧18通过对弹簧板4施加弹力,帮助安装板2快速离开安装槽20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包括伺服驱动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安装槽的侧壁上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第一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开设在安装板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垂直于第一弹簧槽并位于第一弹簧槽的上侧,且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相互连通,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弹簧槽开设在安装槽的侧壁上,且第三弹簧槽与第一弹簧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有第一条杆,所述第一条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且第四滑块位于第一条杆靠近第三弹簧槽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有第二条杆,所述第二条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三弹簧槽内设有第三条杆,所述第三条杆靠近第一滑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条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贯穿第二弹簧槽的顶壁并安装有拉环,所述第三条杆远离第三滑块的一端贯穿第三弹簧槽的侧壁且同样安装有拉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伺服驱动器,包括伺服驱动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安装槽的侧壁上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第一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开设在安装板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垂直于第一弹簧槽并位于第一弹簧槽的上侧,且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相互连通,同一个固定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弹簧槽开设在安装槽的侧壁上,且第三弹簧槽与第一弹簧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有第一条杆,所述第一条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且第四滑块位于第一条杆靠近第三弹簧槽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有第二条杆,所述第二条杆的底端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乐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