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需用锁匙就能上锁的插芯锁,它解决了现有插芯锁中存在的必须用锁匙上锁的问题。包括壳体、斜舌组件、方舌、锁头组件、执手;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拨杆组件和摆轮组件;摆轮组件由斜舌摆轮、方舌摆轮、摆轴、扭簧和定位柱组成;斜舌摆轮和方舌摆轮上设有摆臂并开有内设内卡块的孔;开有槽的摆轴内套于两摆轮的孔内,且两摆轮的内卡块置于摆轴的槽内;扭簧套在摆轴外;扭簧两扭臂位于两摆臂两侧;摆轴可转动并与壳体外的执手相联;定位柱在两摆臂之间并固定在壳体上;拨杆组件由立柱和拨杆组成,拨杆可绕固定于壳体上的立柱摆动;拨杆一端位于方舌后侧,另一端位于方舌摆臂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一种不需用锁匙就能上锁的插芯锁。技术背景现有的插芯锁包括与执手相联的斜舌组件和与锁头相联的方舌组件,其中两组件是相互独立的;与执手相联的斜舌只是用来将门扣合而不是用来锁门的,要锁门时只能用锁匙转动锁头组件从而驱动方舌将门锁上,当然开门时也只能用锁匙来转动锁头以带动方舌将门打开;方舌被打开后,只需转动手柄就可以将门打开,平时经常进出门内外而不是外出远离时十分方便,所以这种插芯锁深受用户的欢迎。但是这种锁的缺点是,在主人外出时,必须用锁匙上锁,上锁速度慢,而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锁匙就能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它解决了现有插芯锁中存在的必须用锁匙上锁,而且上锁慢、不方便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包括壳体、斜舌组件、方舌、锁头组件、执手;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拨杆组件和摆轮组件;其中摆轮组件由斜舌摆轮、方舌摆轮、摆轴、扭簧和定位柱组成;斜舌摆轮上设有斜舌摆臂并开有内设内卡块的孔;方舌摆轮上设有方舌摆臂并开有内设内卡块的孔,摆轴沿外柱面的轴向开有比斜舌摆轮和方舌摆轮的孔内的内卡块大的槽,摆轴内套于斜舌摆轮和方舌摆轮的孔内,且斜舌摆轮和方舌摆轮的内卡块分别置于摆轴的槽内;扭簧套在摆轴外;扭簧的两扭臂沿摆轴径向分别位于斜舌摆臂和方舌摆臂的两侧夹紧斜舌摆臂和方舌摆臂;摆轴两端分别伸入壳体两侧的孔内并可绕孔转动,摆轴与壳体外的执手相联;定位柱位于斜舌摆臂和方舌摆臂之间并固定在壳体上;斜舌摆轮与斜舌组件相联,使摆轮组件上的摆轴正转时通过摆轴上的槽带动斜舌摆轮正转从而使斜舌组件运动;拨杆组件由立柱和拨杆组成,拨杆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上的立柱相配,拨杆可绕立柱摆动;拨杆一端位于方舌后侧或位于方舌上设置的凸台后侧,另一端位于方舌摆轮在摆轴反转时通过摆轴上的槽带动方舌摆轮反转时方舌摆臂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以使方舌摆臂驱动拨杆转动从而使拨杆通过方舌后侧或方舌上的凸台的后侧将方舌推出壳体外。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斜舌摆轮与斜舌组件之间由一拨块相联,拨块上开有孔与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轴相配并可绕固定轴摆动,拨块一端置于斜舌摆轮在摆轴正转时斜舌摆臂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以使斜舌摆轮能通过斜舌摆臂驱动拨块从而使拨块的另一端拨动固定在斜舌组件上的销钉,以驱动斜舌组件向壳体内运动。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方舌上设有长条形孔与拨杆组件上的立柱相配,立柱对方舌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舌摆轮上设有副臂,扭簧的两扭臂沿摆轴径向分别位于斜舌摆臂和方舌摆轮副臂的两侧夹紧斜舌摆臂和方舌摆轮的副臂。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方舌下侧设有锁定滑块;锁定滑块上开有条形横孔与立柱相配,立柱通过该条形横孔对锁定滑块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壳体上固定有带孔的定块,锁定滑块上伸出一导向滑柱,导向滑柱套有一复位弹簧后伸入定块的孔内;锁定滑块上还设有用来防止从壳体外推动方舌回缩的卡块;方舌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凸台和用来驱动锁头组件上的驱动臂复位的弧。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方舌下侧设有锁定滑块;锁定滑块上开有条形横孔与立柱相配,立柱通过该条形横孔对锁定滑块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壳体上固定有带孔的定块,锁定滑块上伸出一导向滑柱,导向滑柱套有一复位弹簧后伸入定块的孔内;锁定滑块上还设有用来防止从壳体外推动方舌回缩的卡块;方舌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楔块。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主人在外出需要锁门时无需使用锁匙而只须将执手反向转动带动壳体内的方舌摆轮再驱动拨杆组件将方舌推出壳体外将锁上锁,它解决了现有插芯锁中存在的必须用锁匙上锁,而且上锁慢、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所述实施例中拿走拨杆6后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1所述实施例中摆轮组件的立体放大图。图4是图3中斜舌摆轮52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扭簧53的立体图。图6是图3中方舌摆轮54的立体图。图7是图3中摆轴51的立体图。图8是图1实施例中方舌3的立体图。图9是将图1实施例中方舌3上的凸台35改为楔块36后的另一实施例时方舌3的立体图。图面说明1-外壳,12-立柱,13-定位柱,2-斜舌组件,21-拨块,22-销钉,23-固定轴,3-方舌,31-凸台,32-长条形孔,33-缺口,34-弧,35-凸台,36-楔块,4-锁头组件,41-驱动臂,51-摆轴,511-槽,52-斜舌摆轮,521-斜舌摆臂,522-内卡块,523-孔,53-扭簧,54-方舌摆轮,541-方舌摆臂,542-内卡块,543-孔,544-方舌副臂,6-拨杆,8-锁定滑块,81-条形横孔,82-条形横孔,821-导向柱,83-条形横孔,831-导向柱,84-卡块,85-导向滑柱,9-弹簧,10-定块。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中可见,所述的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包括壳体1、斜舌组件2、方舌3、锁头组件4、执手(图中未画出);壳体1内设有拨杆组件和摆轮组件;其中摆轮组件由斜舌摆轮52、方舌摆轮54、摆轴51、扭簧53和定位柱13组成,斜舌摆轮52上设有斜舌摆臂521,斜舌摆轮52上开有内设内卡块522的孔523,方舌摆轮54上设有方舌摆臂541和副臂544,方舌摆轮54上开有内设内卡块542的孔543,摆轴51沿外柱面的轴向开有比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的孔(523和543)内的内卡块(522和542)大的槽511,摆轴51内套于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的孔(523和543)内,且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的内卡块(522和542)分别置于摆轴51的槽(511)内以限定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相对于摆轴51的运动范围,扭簧53套在摆轴51外,扭簧53的两扭臂沿摆轴51的径向分别位于斜舌摆臂521和方舌副臂544的两侧夹紧斜舌摆臂521和方舌副臂544,定位柱13被夹紧在的斜舌摆臂521和方舌副臂544之间并固定在壳体1上,摆轴51两端分别伸入壳体1两侧的孔内并可绕孔转动,摆轴51与壳体1外的执手(图中未画出)相联;斜舌摆轮52与斜舌组件2通过可绕固定于壳体1上的固定轴23转动的拨块21相联,摆轮组件上的摆轴51正转时通过摆轴51上的槽511带动斜舌摆轮52正转从而能通过斜舌摆臂521拨动拨块21,拨块2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于斜舌组件2上的销钉22带动斜舌组件2向壳体内运动;拨杆组件由立柱12和拨杆6组成,其中方舌3上开有长条形孔32与固定于壳体1上的立柱12相配,立柱12对方舌3的活动起导向作用;壳体1内方舌3下侧设有锁定滑块8;锁定滑块8上开有条形横孔81、82、83分别与立柱12、导向柱821、导向柱831相配;壳体1上固定有带孔的定块10,锁定滑块8上伸出一导向滑柱85,导向滑柱85套有一复位弹簧9后伸入定块10的孔内;锁定滑块8上还设有用来防止从壳体1外推动方舌3回缩的卡块84;方舌3上设有与卡块84相配合的凸台35和用来驱动锁头组件4上的驱动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执手快速上锁的插芯锁,包括壳体(1)、斜舌组件(2)、方舌(3)、锁头组件(4)、执手;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拨杆组件和摆轮组件;其中摆轮组件由斜舌摆轮(52)、方舌摆轮(54)、摆轴(51)、扭簧(53)和定位柱(13)组成;斜舌摆轮(52)上设有斜舌摆臂(521)并开有内设内卡块(522)的孔(523);方舌摆轮(54)上设有方舌摆臂(541)并开有内设内卡块(542)的孔(543),摆轴(51)沿外柱面的轴向开有比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的孔(523和543)内的内卡块(522和542)大的槽(511),摆轴(51)内套于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的孔(523和543)内,且斜舌摆轮(52)和方舌摆轮(54)的内卡块(522和542)分别置于摆轴(51)的槽(511)内;扭簧(53)套在摆轴(51)外;扭簧(53)的两扭臂沿摆轴(51)径向分别位于斜舌摆臂(521)和方舌摆臂(541)的两侧夹紧斜舌摆臂(521)和方舌摆臂(541);摆轴(51)两端分别伸入壳体(1)两侧的孔内并可绕孔转动,摆轴(51)与壳体(1)外的执手相联;定位柱(13)位于斜舌摆臂(521)和方舌摆臂(541)之间并固定在壳体(1)上;斜舌摆轮(52)与斜舌组件(2)相联,使摆轮组件上的摆轴(51)正转时通过摆轴(51)上的槽(511)带动斜舌摆轮(52)正转从而使斜舌组件(2)运动;拨杆组件由立柱(12)和拨杆(6)组成,拨杆(6)上开有孔与固定于壳体(1)上的立柱(12)相配,拨杆(6)可绕立柱(12)摆动;拨杆(6)一端位于方舌(3)后侧或位于方舌(3)上设置的凸台(31)后侧,另一端位于方舌摆轮(54)在摆轴(51)反转时通过摆轴(51)上的槽(511)带动方舌摆轮(54)反转时方舌摆臂(541)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以使方舌摆臂(541)驱动拨杆(6)转动从而使拨杆(6)通过方舌(3)后侧或方舌(3)上的凸台(31)的后侧将方舌(3)推出壳体(1)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均毅,
申请(专利权)人:吴均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