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管桩。
技术介绍
预制管桩,一种压入土层中的地下柱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将其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至深部较为坚硬的、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的承载结构,尤其适用于软弱且较厚土层的地基。其中,管桩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桩端部土阻力和桩侧土摩擦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楼层越来越高,这对桩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桩基础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的预制管桩的外周为圆形,使得管桩和周围土壤的接触面积较小,这导致管桩的侧壁和桩侧土摩擦力较小,进而导致管桩的承载力较小,根本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因此,施工中只能加长管桩长度或增加管桩数量来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然而,这样将大大地增加了工程成本和工程难度。另外,对于通过增加管桩的表面积来增加桩侧土摩擦力的方式,由于管桩的表面积变化较小,无法显著增加桩侧土摩擦力,仍然无法满足工程实际要求。而且,若为了增加管桩表面积而增加了管桩的体积,这使得管桩的用料更多,进而使得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用以解决现有管桩的侧壁与其周围土体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导致管桩与桩侧土的摩擦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桩,其包括桩体(10),且所述桩体(10)为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0)横截面的外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部和凸部,且相邻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均首尾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其包括桩体(10),且所述桩体(10)为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0)横截面的外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部和凸部,且相邻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均首尾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凹弧(1),所述凸部为凸弧(2),且所述凹弧(1)和所述凸弧(2)均为半径相同的半圆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凹弧(1)和所述凸弧(2)的端点均位于同一个圆周上或均位于同一个矩形的外周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1)和所述凸弧(2)的总数量至少为10个。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