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护桩,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支护桩。
技术介绍
1、支护桩多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所防护的土壤、土坡出现向支护桩内侧所在的坑、洞塌陷,因此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结构多样。
2、伴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在一些河道的开挖、治理过程中,为了防止河岸被冲刷造成塌陷,也会采用支护桩对河岸进行防护,然而现有的支护桩在布设使用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下问题,第一、桩身上端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较差;第二、为了保证桩身的结构强度,其表面不存在空隙,进而不利于河水向河岸两侧的浸润,同时也不利于一些依靠河流土壤进行打洞栖身的动物的生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态支护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支护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态支护桩,包括柱形杆及设在柱形杆左右两侧呈对称状态的延伸壁,所述柱形杆的两端之间开设有贯穿孔。
4、所述柱形杆前后两侧的杆体上均间隔开设有连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杆(1)及设在柱形杆(1)左右两侧呈对称状态的延伸壁(2),所述柱形杆(1)的两端之间开设有贯穿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针对相接触的延伸壁(2),所述卡头(5)卡设在相邻的延伸壁(2)的上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5)具体为钢筋混凝土卡头,所述第一辅助钢筋杆(8)位于卡头(5)内的一端与卡头(5)内的钢筋结构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管(7)的外部焊接有若干第二辅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杆(1)及设在柱形杆(1)左右两侧呈对称状态的延伸壁(2),所述柱形杆(1)的两端之间开设有贯穿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针对相接触的延伸壁(2),所述卡头(5)卡设在相邻的延伸壁(2)的上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5)具体为钢筋混凝土卡头,所述第一辅助钢筋杆(8)位于卡头(5)内的一端与卡头(5)内的钢筋结构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管(7)的外部焊接有若干第二辅助钢筋杆(9),所述柱形杆(1)、延伸壁(2)为一体式钢筋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