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86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去污装置,去污装置设置调节池的上部,包括生物滤池、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依次围绕于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的底部与调节池连通,进水渠的上部藉由多个布水管与潜流湿地处理池连通,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底部与出水渠连通;污水输送装置,污水输送装置能将调节池的污水输送至生物滤池和进水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占用面积小和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具有分散、规模较小且不易集中、管理人员水平低等特点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视。就大、中型规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来说,针对大、中型规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采用的主要技术有微生物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和生态塘技术,但农村生活污水因存在分散、规模较小且不易集中、管理人员水平低等特点,使其处理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否则会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具体地来说,人工湿地技术占地面积大,受环境影响较大,净化能力有限,长时间运行很容易出现堵塞问题且单独采用该工艺处理的生活污水很难达标,生态塘技术不成熟,设计和运行参数需进一步研究,很多农村地区不具备设置氧化塘的条件,而微生物处理技术也应该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微生物组合及其载体。因此,急需充分考虑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和改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以制备出一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易管理、适用于小水量等优点的处理技术和设备,解决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易管理、适用于小水量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克服农村生活污水因存在分散、规模较小且不易集中、管理人员水平低等特点而难以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去污装置,去污装置设置调节池的上部,包括生物滤池、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依次围绕于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的底部与调节池连通,进水渠的上部藉由多个布水管与潜流湿地处理池连通,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底部与出水渠连通;及污水输送装置,污水输送装置能将调节池的污水输送至生物滤池和进水渠。其中,调节池用于收集和调节污水。较佳地,污水输送装置包括离心泵、调节控制阀和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与离心泵相连,调节控制阀设置于输送管道上,输送管道与生物滤池、进水渠连通。具体地,调节控制阀有多个,通过对控制阀的开或关调节可以控制污水流入生物滤池或进水渠及其流量。较佳地,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螺旋喷头,螺旋喷头与污水输送装置连通。具体地,螺旋喷头设置在污水输送装置的伸入生物滤池上部的输送管道上。螺旋喷头能将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并较均匀的喷洒在好氧微生物载体上,以提高污水生物滤效率。较佳地,生物滤池的底部延伸方向还设置通风孔,通风孔位于调节池内。通风孔能够为生物滤池内部好氧微生物载体上的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较佳地,生物滤池的内部固定设置上篦子板和下篦子板,生物滤池内部设置好氧微生物载体,好氧微生物载体置于上篦子板和下篦子板之间。具体地,下篦子板设置在生物滤池的底部,生物滤池通过下篦子板上的通孔与调节池连通。生物滤池的内部的好氧微生物载体上的好氧型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等物质。较佳地,好氧微生物载体为装填聚氨酯泡沫的多孔塑料球。具体地,将聚氨酯泡沫切块装填于多孔塑料球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空隙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强等优点。较佳地,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挺水植物、第一碎石层、除氮微生物载体、除磷单元和第二碎石层。第一碎石层和第二碎石层既有利于污水的通过,又能阻止除氮微生物载体和除磷单元随污水流走。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内部设置了挺水植物、除氮微生物载体和除磷单元,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挺水植物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能降低污水中氧含量、氮含量和磷含量等,并能美化环境。较佳地,除氮微生物载体为聚氨酯泡沫和纳米凹凸棒土形成的复合聚氨酯泡沫层。微生物经过复合聚氨酯泡沫层固化后,其官能基团与复合聚氨酯泡沫发生了价键或范德华力等形式的作用,其主链结构得到加固,使微生物不易流失,能在载体表面形成好氧、缺氧及厌氧环境,可具备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较佳地,除磷单元为海绵铁层。海绵铁层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材料,它是由精矿粉和氧化铁经过研磨、磁选后再经过高温烧结、冷却、冲洗、破碎和筛选而得到的多孔状颗粒物质,其主要成分为铁氧化物,能去除污水中的较佳地,挺水植物包括芦苇和香藩。芦苇和香藩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能降低污水中氧含量、氮含量和磷含量等,并能美化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去污装置设置于调节池上部的双层结构和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依次围绕于生物滤池,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占用面积小和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污水先在污水输送装置的作用下流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处理后,流回调节池,在污水输送装置的作用下经预处理的污水能流入进水渠,经进水渠的上部多个布水管将污水均匀地流入潜流湿地处理池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经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底部流入出水渠,在出水渠中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能用于浇灌、洒水等用途。附图说明图1为污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图2为图1按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污水处理设备100包括调节池10、去污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污水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图中箭头方向为污水流动方向。请参照图1和图2,调节池10与进水口11连通,调节池10用于收集和调节污水,调节池10设置支撑件13,用于支撑调节池10上部的去污装置。具体地,调节池10可设置于地下。请参照图1和图2,去污装置设置于调节池10的上部,包括生物滤池3、进水渠4、潜流湿地处理池5和出水渠6,进水渠4、潜流湿地处理池5和出水渠6依次围绕于生物滤池3,生物滤池3的底部与调节池10连通。作为优选,从俯视角度来看,生物滤池3为圆形,周围环绕的进水渠4、潜流湿地处理池5和出水渠6皆构成环形。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生物滤池3为圆柱体容器,上端具有开口,4个潜流湿地处理池5组成环状围绕生物滤池3,进水渠4的上部藉由多个布水管51与潜流湿地处理池5连通,布水管51的数目视情况而定,具体为每个潜流湿地处理池5中对应3个,多个布水管可以将进水渠4内的污水均匀地分布于潜流湿地处理池5,提高潜流湿地处理池5对污水的处理效率。潜流湿地处理池5的底部可通过开口55与出水渠6连通,经潜流湿地处理池5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出水渠6,出水渠6与出水口21连通,处理达标的污水经出水口21排出污水处理设备100。请参照图2,污水输送装置包括离心泵20、上调节控制阀23a、下调节控制阀23b、输送管道22,输送管道22为三通管,其一与离心泵20连通,其二与生物滤池3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上调节控制阀23a,其三与进水渠4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下调节控制阀23b。污水输送装置能将调节池10的污水输送至生物滤池3和进水渠4。具体地,当打开上调节控制阀23a和关闭下调节控制阀23b时,在离心泵20的作用下,能将调节池10的污水输送至生物滤池3进行预处理,当关闭上调节控制阀23a和打开下调节控制阀23b时,在离心泵20的作用下,能将调节池10经生物滤池3进行预处理的污水输送至进水渠4,再流入潜流湿地处理池5进行处理,并且通过打开或关闭上调节控制阀23a和下调节控制阀23b,可以控制流入生物滤池3和潜流湿地处理池5的污水量。因为农村生活污水存在分散、规模较小且不易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去污装置,所述去污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池的上部,包括生物滤池、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所述进水渠、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池和所述出水渠依次围绕于所述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进水渠的上部藉由多个布水管与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池连通,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底部与所述出水渠连通;及污水输送装置,所述污水输送装置将所述调节池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生物滤池和所述进水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去污装置,所述去污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池的上部,包括生物滤池、进水渠、潜流湿地处理池和出水渠,所述进水渠、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池和所述出水渠依次围绕于所述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进水渠的上部藉由多个布水管与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池连通,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池的底部与所述出水渠连通;及污水输送装置,所述污水输送装置将所述调节池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生物滤池和所述进水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输送装置包括离心泵、调节控制阀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离心泵相连,所述调节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上,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生物滤池、所述进水渠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螺旋喷头,所述螺旋喷头与所述污水输送装置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辉李火均罗颜荣白帆林琳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