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86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进水口;生物池,生物池围绕于沉淀池,生物池包括厌氧池、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厌氧池与进水口连通、厌氧池与一个好氧池连通,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连通且交错设置,生物池与沉淀池连通;出水口,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及回流组件,回流组件可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生物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既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在不需额外添加硝化液和碳源的情况下又能高效率地、显著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氮含量和磷含量,从而克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存在的需额外加入碳源、同时进行污泥回流和加大硝化液的内回流、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视。对华南地区来说,华南地区的农村污水存在水质碳氮比偏低、总磷较高等特点,使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不仅需要额外加入碳源和补充碱度,而且为达到较高的脱氮效果,必须同时进行污泥回流和加大硝化液的内回流两个操作,此外,还具有总磷排放难以达标这一缺点。鉴于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对华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存在的上述问题,急需充分考虑华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和改进华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以制备出一种具有低成本、除氮除磷效率高、易管理、适用于小水量等优点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除氮除磷效率高、易管理、适用于小水量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克服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存在的需额外加入碳源、同时进行污泥回流和加大硝化液的内回流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进水口;生物池,生物池围绕于沉淀池,生物池包括厌氧池、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厌氧池与进水口连通、厌氧池与一个好氧池连通,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连通且交错设置,生物池与沉淀池连通;出水口,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及回流组件,回流组件可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生物池。较佳地,好氧池和厌氧池为多个,多个好氧池和厌氧池依次设置,沉淀池与好氧池连通。在好氧池中不仅进行聚磷菌的聚磷反应,而且硝化菌进行硝化反应产生硝化液,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硝化液和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而大大降低污水中的氮含量,好氧池和缺氧池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不需要往污水中添加硝化液和碳源,而且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多个好氧池和厌氧池依次设置能提高除氮除磷的效果。较佳地,还包括进水渠,进水渠设置于生物池的上部,进水口藉由进水渠与生物池连通。具体地,进水渠通过进水孔与生物池的厌氧池和缺氧池连通,采用这种多点进水的方式使污水处理设备内污水的流程顺畅,降低水汽比。同时可以通过控制与生物池的厌氧池和缺氧池连通的进水孔的数目,在厌氧段和缺氧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分段点流量,以便同时满足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对碳源的需要分点,以此解决碳源的竞争问题。较佳地,还包括出水渠,出水渠设置于生物池的上部,出水口藉由出水渠与沉淀池连通。出水渠能将沉淀池内处理达标的污水导出污水处理设备之外。较佳地,厌氧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挺水植物、支撑层和海绵铁层。较佳地,好氧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挺水植物、支撑层和好氧生物载体。较佳地,缺氧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挺水植物、支撑层和缺氧生物载体。较佳地,支撑层选自陶瓷层和碎石层中的一种。具体地,挺水植物可以是菖蒲和美人蕉,通过附着生长在挺水植物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和TP进行去除,又能美化环境;将陶瓷层或碎石层作为支撑层有利于提水植物的生长,而且能借助附着于其上的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TN和TP;好氧生物载体和缺氧生物载体为装填聚氨酯泡沫的多孔塑料球,只是两个所承载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装填聚氨酯泡沫的多孔塑料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空隙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微生物经过聚氨酯泡沫固定化后,其官能基团与载体发生了不同形式价键或范德华力等形式的作用,其主链结构得到加固,微生物不易流失,对微生物本身而言,加固后的主链结构性质较稳定,不易被破坏,因此能耐pH值变化、有机物浓度变化、生物毒性物质等的冲击,不易失活;海绵铁层包括精矿粉和氧化铁经过研磨、磁选后再经过高温烧结、冷却、冲洗、破碎和筛选而得到的粒径1-2cm多孔状颗粒物质,能高效的去除水中磷酸盐。较佳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泵和回流管道,沉淀池内的污泥在回流泵的作用下经回流管道回流至厌氧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生物池围绕于沉淀池,此设置可使污水处理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生物池包括厌氧池、好氧池和缺氧池,厌氧池与一个好氧池连通,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连通且交错设置,也就是说,污水有依次经过了厌氧池、好氧池和缺氧池各自中的反应,可避免丝状菌的过度繁殖而克服污泥膨胀,生物池的首端设置厌氧池,能够创造良好的厌氧释磷环境,去除污水中的总磷,具体地说,在厌氧池的厌氧环境下,聚磷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为了自身的生长便释放出其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利用污水中溶解性有机基质所需的能量,进入好氧池后,聚磷菌活力得到充分恢复,能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基质摄取大量溶解态的正磷酸盐,将这些摄取大量磷的聚磷菌从污水中去除,即可达到除磷的目的,在厌氧池和好氧池的相互作用下,聚磷菌完成聚磷反应;在好氧池中不仅进行聚磷菌的聚磷反应,而且硝化菌进行硝化反应产生硝化液,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硝化液和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而大大降低污水中的氮含量,好氧池和缺氧池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不需要往污水中添加硝化液和碳源,而且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污水进入生物池后,经生物池内的厌氧池、好氧池和缺氧池处理后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一方面,回流组件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生物池而促进生物池中厌氧池、好氧池和缺氧池各自中的反应,另一方面,沉淀池内的出水经出水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污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图2为污水处理设备沿污水的流经方向展开的平面图;图3为图1按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1按B-B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污水处理设备100,包括进水口1、生物池(图中未示出)、进水渠3、进水孔6、出水渠7、出水口8、沉淀池9、沉淀池管道10、回流组件11和导流管道19。进水口1通过进水渠3与生物池连通,出水口8通过出水渠7与沉淀池9连通,导流管道19将生物池和沉淀池9中的沉淀池管道10连通。图中箭头方向为污水流动方向。请参照图1和图2,生物池包括厌氧池2、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厌氧池2与进水口1连通、厌氧池2与一个好氧池连通,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连通且交错设置。具体如图1所示,好氧池包括3个,且分别为好氧池4a、好氧池4b、好氧池4c,缺氧池为2个,且分别为缺氧池5a和缺氧池5b。厌氧池2、好氧池4a、缺氧池5a、好氧池4b、缺氧池5b及好氧池4c连通且依次设置,好氧池4c与沉淀池9连通,生物池围绕沉淀池9且两者构成圆柱体结构使污水处理100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生物池的首端设置厌氧池2,能够创造良好的厌氧释磷环境,去除污水中的总磷,在好氧池4a中不仅进行聚磷菌的聚磷反应,而且硝化菌进行硝化反应产生硝化液,在缺氧池5a中,反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硝化液和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而大大降低污水中的氮含量,好氧池4a和缺氧池5a、好氧池4b和缺氧池5b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不需要往污水中添加硝化液和碳源,而且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进一步的,好氧池4a、缺氧池5a、好氧池4b、缺氧池5b和好氧池4c依次设置且连通,有利于高效和尽可能地降低污水中的氮含量和磷含量。污水经好氧池4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进水口;生物池,所述生物池围绕于所述沉淀池,所述生物池包括厌氧池、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厌氧池与一个所述好氧池连通,至少一个所述好氧池和至少一个所述缺氧池连通且交错设置,所述生物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及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可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进水口;生物池,所述生物池围绕于所述沉淀池,所述生物池包括厌氧池、至少一个好氧池和至少一个缺氧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厌氧池与一个所述好氧池连通,至少一个所述好氧池和至少一个所述缺氧池连通且交错设置,所述生物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及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可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厌氧池皆为多个,多个所述好氧池和多个所述厌氧池交错设置,所述沉淀池与多个所述好氧池中污水最后流入的所述好氧池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渠,所述进水渠设置于所述生物池的上部,所述进水口藉由所述进水渠与所述生物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辉李火均罗颜荣白帆林琳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