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886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以及占地面积大、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低、污水处理后废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隔渣提升池、高效反硝化反应器、高负荷生物反应器、脱磷池和过滤消毒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生活污水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少、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一级A以上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国家对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一般都要求达到一级A,部分地方标准要求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水标准。为了达到排放要求,目前主要采用MBR或人工湿地等方法。MBR法存在投资和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人工湿地存在占地大、水质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以及占地面积大、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低、污水处理后废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收集污水的隔渣提升池,位于地面上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高效反硝化反应器,位于地面上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脱碳脱氨的高负荷生物反应器,以及均位于地面以下且并排分布用于对脱碳脱氨污水进行脱磷的脱磷池和用于对脱磷污水进行消毒过滤的过滤消毒池;所述隔渣提升池上部位于所述隔渣提升池内污水水面上方连接有生活污水输送管,所述隔渣提升池的内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内的污水泵至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内的污水提升泵,所述隔渣提升池和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内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内的污水输送管,并且所述污水输送管的进液端与所述污水提升泵的出液口连接;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包括反硝化反应塔,水平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下部、进液端与所述污水输送管的出液端连接、用于均匀布水的污水分配管,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中部并位于所述污水分配管上方用于进行反硝化反应的反硝化脱氮装置,水平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上部并位于所述反硝化脱氮装置正上方用于将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的污水抽离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的污水外抽管,连接于所述污水分配管的进液端和所述污水外抽管的出液端之间的循环管,设于所述循环管上的循环泵,以及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顶部的三相分离器;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位于所述污水分配管和所述反硝化脱氮装置之间形成活性污泥悬浮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的侧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污泥的排泥口,所述反硝化反应塔的顶部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正上方设有与所述三相分离器顶部的气相分离区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反硝化反应塔的侧顶部设有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污水澄清区相连通的污水出口;所述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塔,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内上部的布水装置,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内下部的布气装置,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内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布气装置之间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塔内的污水进行生物脱碳脱氨反应的生物脱碳脱氨反应装置,以及顶面不高于所述生物反应塔底面的水封箱;所述生物反应塔的顶部设有生物反应塔出气口和与所述布水装置连通的生物反应塔进水口,所述生物反应塔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出口之间连通有塔间输水管,所述生物反应塔的侧壁底部设有生物反应塔污水出口,所述生物反应塔污水出口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水封箱的内底部,所述水封箱的顶部与所述脱磷池的上部之间连通有箱池输水管,所述脱磷池和所述过滤消毒池的上部连通,所述过滤消毒池上部外侧壁设有废水外排管。进一步地,所述隔渣提升池内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分隔成污水渣池和污水池的隔渣板,所述隔渣板底部设有隔渣栅栏,并且所述污水渣池和所述污水池通过所述隔渣栅栏相连通,所述污水提升泵位于所述污水池内,所述生活污水输送管连接在所述污水渣池上部。进一步地,所述箱池输水管上连接有除磷剂投加混合管,并且所述除磷剂投加混合管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将除磷剂添加至所述脱磷池内的除磷剂加药装置,所述脱磷池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沉淀污泥的污泥泥斗,所述脱磷池的内顶面竖直连接有用于将从所述箱池输水管内进入所述脱磷池内的污水导流至所述脱磷池底部的导向隔板,所述导向隔板靠近所述箱池输水管分布,并且所述导向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泥斗的顶部之间相隔,所述导向隔板与所述脱磷池连通有所述过滤消毒池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一层斜管斜板填料层,所述脱磷池内在位于所述脱磷池和所述过滤消毒池相连通处设有脱磷池出水堰槽,所述脱磷池出水堰槽位于所述斜管斜板填料层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往所述过滤消毒池内添加消毒剂的消毒剂投加混合管,所述消毒剂投加混合管的消毒剂投加端口伸入至所述脱磷池出水堰槽内,所述过滤消毒池的内顶壁中部竖直向下连接有用于将所述过滤消毒池分隔成底部相连通的前消毒区和后消毒区的消毒区分隔板,前、后消毒区的中部均设有一层过滤填料层,前、后消毒区相连通的部位位于所述过滤填料层的下方,所述前消毒区的上部与所述脱磷池相连通,所述废水外排管连接于所述后消毒区上并位于所述过滤填料层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箱池输水管上位于所述除磷剂投加混合管和所述水封箱之间设有分流阀,并且所述分流阀的一个出液端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出液端连接在所述污水池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脱碳脱氨反应装置包括从上至下等距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内并均位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布气装置之间的第一承托分布板、第二承托分布板、第三承托分布板和第四承托分布板,填充于所述第一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二承托分布板之间并且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缓释催化剂的混合填料,填充于所述第二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三承托分布板之间并且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缓释催化剂的塑料环状填料,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三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四承托分布板之间并且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缓释催化剂的塑料球形填料;所述混合填料由铁碳填料和陶瓷填料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并且所述铁碳填料的粒径和所述陶瓷填料的粒径均为2-10mm,所述塑料环状填料的粒径为10-50mm,所述塑料球形填料的粒径为50-100mm;所述第一承托分布板、所述第二承托分布板、所述第三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四承托分布板的结构相同,均为等距阵列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塑料板,所述第一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二承托分布板之间的竖直距离、所述第二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三承托分布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以及所述第三承托分布板和所述第四承托分布板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均为1-1.5m。进一步地,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的内上部并与所述生物反应塔进水口连通的布水管,以及两根以上等距连通于所述布水管上的布水头,所有所述布水头的布水口均垂直朝向于所述生物反应塔的顶面;所述布气装置包括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内下部的布气管,以及两根以上等距连通于所述布气管上的布气头,所述布气管的外端穿过所述生物反应塔的塔壁后连接有输气管,并且所述输气管上设有鼓风机,所有所述布气头的布气口均垂直朝向于所述生物反应塔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分配管包括水平位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下部的塔内污水输送管,以及等距竖直连通于所述塔内污水输送管上的两根以上支分配管,所述塔内污水输送管的进液端与所述污水输送管的出液端连接,所有所述支分配管的配水口出水方向均倾斜向下45°角分布;所述污水外抽管包括水平位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内上部的塔内污水外输管,以及等距竖直连通于所述塔内污水外输管上的两根以上抽污水管,所有所述抽污水管的抽污水进口均倾斜向下45°角分布,所述塔内污水外输管的出液端与所述循环管的进液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收集污水的隔渣提升池(1),位于地面上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位于地面上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脱碳脱氨的高负荷生物反应器(3),以及均位于地面以下且并排分布用于对脱碳脱氨污水进行脱磷的脱磷池(4)和用于对脱磷污水进行消毒过滤的过滤消毒池(5);所述隔渣提升池(1)上部位于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污水水面上方连接有生活污水输送管(6),所述隔渣提升池(1)的内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的污水泵至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内的污水提升泵(7),所述隔渣提升池(1)和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内的污水输送管(8),并且所述污水输送管(8)的进液端与所述污水提升泵(7)的出液口连接;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包括反硝化反应塔(9),水平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下部、进液端与所述污水输送管(8)的出液端连接、用于均匀布水的污水分配管(10),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中部并位于所述污水分配管(10)上方用于进行反硝化反应的反硝化脱氮装置(11),水平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上部并位于所述反硝化脱氮装置(11)正上方用于将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的污水抽离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污水外抽管(12),连接于所述污水分配管(10)的进液端和所述污水外抽管(12)的出液端之间的循环管(13),设于所述循环管(13)上的循环泵(14),以及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顶部的三相分离器(15);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位于所述污水分配管(10)和所述反硝化脱氮装置(11)之间形成活性污泥悬浮区(16),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侧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污泥的排泥口(17),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顶部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15)正上方设有与所述三相分离器(15)顶部的气相分离区相连通的排气口(18),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侧顶部设有与所述三相分离器(15)的污水澄清区相连通的污水出口(19);所述高负荷生物反应器(3)包括生物反应塔(20),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上部的布水装置,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下部的布气装置,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布气装置之间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的污水进行生物脱碳脱氨反应的生物脱碳脱氨反应装置,以及顶面不高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底面的水封箱(25);所述生物反应塔(20)的顶部设有生物反应塔出气口(22)和与所述布水装置连通的生物反应塔进水口(21),所述生物反应塔进水口(21)与所述污水出口(19)之间连通有塔间输水管(23),所述生物反应塔(20)的侧壁底部设有生物反应塔污水出口(24),所述生物反应塔污水出口(24)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水封箱(25)的内底部,所述水封箱(25)的顶部与所述脱磷池(4)的上部之间连通有箱池输水管(26),所述脱磷池(4)和所述过滤消毒池(5)的上部连通,所述过滤消毒池(5)上部外侧壁设有废水外排管(27)。...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用于收集污水的隔渣提升池(1),位于地面上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位于地面上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脱碳脱氨的高负荷生物反应器(3),以及均位于地面以下且并排分布用于对脱碳脱氨污水进行脱磷的脱磷池(4)和用于对脱磷污水进行消毒过滤的过滤消毒池(5);所述隔渣提升池(1)上部位于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污水水面上方连接有生活污水输送管(6),所述隔渣提升池(1)的内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的污水泵至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内的污水提升泵(7),所述隔渣提升池(1)和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内的污水输送管(8),并且所述污水输送管(8)的进液端与所述污水提升泵(7)的出液口连接;所述高效反硝化反应器(2)包括反硝化反应塔(9),水平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下部、进液端与所述污水输送管(8)的出液端连接、用于均匀布水的污水分配管(10),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中部并位于所述污水分配管(10)上方用于进行反硝化反应的反硝化脱氮装置(11),水平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上部并位于所述反硝化脱氮装置(11)正上方用于将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的污水抽离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污水外抽管(12),连接于所述污水分配管(10)的进液端和所述污水外抽管(12)的出液端之间的循环管(13),设于所述循环管(13)上的循环泵(14),以及设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顶部的三相分离器(15);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位于所述污水分配管(10)和所述反硝化脱氮装置(11)之间形成活性污泥悬浮区(16),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侧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内污泥的排泥口(17),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顶部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15)正上方设有与所述三相分离器(15)顶部的气相分离区相连通的排气口(18),所述反硝化反应塔(9)的侧顶部设有与所述三相分离器(15)的污水澄清区相连通的污水出口(19);所述高负荷生物反应器(3)包括生物反应塔(20),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上部的布水装置,水平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下部的布气装置,设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布气装置之间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塔(20)内的污水进行生物脱碳脱氨反应的生物脱碳脱氨反应装置,以及顶面不高于所述生物反应塔(20)底面的水封箱(25);所述生物反应塔(20)的顶部设有生物反应塔出气口(22)和与所述布水装置连通的生物反应塔进水口(21),所述生物反应塔进水口(21)与所述污水出口(19)之间连通有塔间输水管(23),所述生物反应塔(20)的侧壁底部设有生物反应塔污水出口(24),所述生物反应塔污水出口(24)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水封箱(25)的内底部,所述水封箱(25)的顶部与所述脱磷池(4)的上部之间连通有箱池输水管(26),所述脱磷池(4)和所述过滤消毒池(5)的上部连通,所述过滤消毒池(5)上部外侧壁设有废水外排管(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渣提升池(1)内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渣提升池(1)分隔成污水渣池(31)和污水池(28)的隔渣板(29),所述隔渣板(29)底部设有隔渣栅栏(30),并且所述污水渣池(27)和所述污水池(28)通过所述隔渣栅栏(30)相连通,所述污水提升泵(6)位于所述污水池(28)内,所述生活污水输送管(6)连接在所述污水渣池(31)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池输水管(26)上连接有除磷剂投加混合管(37),并且所述除磷剂投加混合管(37)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将除磷剂添加至所述脱磷池(4)内的除磷剂加药装置(33),所述脱磷池(4)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沉淀污泥的污泥泥斗(34),所述脱磷池(4)的内顶面竖直连接有用于将从所述箱池输水管(26)内进入所述脱磷池(4)内的污水导流至所述脱磷池(4)底部的导向隔板(32),所述导向隔板(32)靠近所述箱池输水管(26)分布,并且所述导向隔板(32)的底部与所述污泥泥斗(34)的顶部之间相隔,所述导向隔板(32)与所述脱磷池(4)连通有所述过滤消毒池(5)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一层斜管斜板填料层(35),所述脱磷池(4)内在位于所述脱磷池(4)和所述过滤消毒池(5)相连通处设有脱磷池出水堰槽(36),所述脱磷池出水堰槽(36)位于所述斜管斜板填料层(35)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往所述过滤消毒池(5)内添加消毒剂的消毒剂投加混合管(38),所述消毒剂投加混合管(38)的消毒剂投加端口伸入至所述脱磷池出水堰槽(36)内,所述过滤消毒池(5)的内顶壁中部竖直向下连接有用于将所述过滤消毒池(5)分隔成底部相连通的前消毒区(41)和后消毒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易春丁树涛何晓英陈寿兵吴玉梅赵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立蓝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