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79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05
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在化粪池旁,地面下设防腐材料作的厌氧输送箱体、生化箱体,提升箱体,第一箱体内用隔板分成含厌氧的厌氧箱和含压力泵的输送箱;第二箱体内为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的生化箱;第三箱体内为含清水泵的提升箱。厌氧、输送、提升箱内装水位、流量、PH传感器及流量、COD、氨氮检测仪,并设云端服务器及控制器,成为无人值守的地下污水处理场。若在建筑物、景观水源等旁,则增设带格删的预处理箱。箱体结构可在工厂内预制好,现场只需装进出及连接水管等,大大减少现场工程量、劳动强度、施工难度和周期。上马1个月可建成日处理1000m

Intelligent equipment sewage landscape water source treatment device

Intelligent equipment sewage landscape water source treatment device. Next to the septic tank, there are anaerobic conveying box and biochemical box made of anti-corrosion materials under the ground to lift the box. The first box is divided into anaerobic tank and conveying box with pressure pump by partition; the second box is biochemical tank with aerobic, facultative and partial anaerobic; the third box is lifting box with clean water pump. The water level, flow, pH sensor and flow, COD, ammonia nitrogen detector are installed in the anaerobic, conveying and lifting tank, and the cloud server and controller are set to become an unattended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f it is next to buildings and landscape water sources, a pre-treatment box with grid deletion shall be added. The box structure can be prefabricated in the factory, and only the inlet and outlet and connecting water pipes need to be installed on the site, greatly reducing the work quantity, labor intensity,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and cycle on the site. One month after being put on the horse, it can be built to handle 1000m every d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涉及用于景观水源的污水处理装置的配置、结构、维护及遥控等。属污水处理类(C02F)、控制调节类(G05B)。
技术介绍
最早国内用于景观水源的污水地下就地处理技术,主要有一体化氧化沟和其它埋地处理设施,这些设施需要曝气机构和污泥处理,但曝气机构运行成本高,大量的污泥处理易导致二次污染;且从原理上,只考虑了厌氧和好氧微生物作用,而忽视了兼氧微生物的特殊作用。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提供的污水景观水源地下就地处理系统,采用按污水流向顺次设置连通的高效厌氧池、输送装置池、综合生化处理池。所述综合生化处理池内放有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的填充物。实现运行中不需曝气、加药、加温,运行费用低,且出水水质好。但上述这种污水景观水源地下就地处理系统仍存在如下问题:1)因要采用三或四个连通的水池,则池子从开挖、修建、装修和最后安装等所有工程工作量必须在现场进行,施工操作者工作量大,条件差,难度大,工期较长。2)由于没提供智能化自动化检控措施,在进水水质水量发生异动时,需要高级工艺技术人员对系统运行进行调整,对人员要求高、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就是解决现有的结构,现场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以及维护要求高,难度大等问题。技术方案: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化粪池或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污水沟、景观水源旁,其内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1)含填充物的厌氧处理部分,2)含压力泵的输送部分,3)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填充物并有人工通风系统的综合生化处理部分,4)含清水泵的回用提升系统,至少综合生化处理部分表层为园艺化土地,其特征是:1)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如下三个箱体:第一个为厌氧输送箱体1A;第二个为生化箱体1B;第三个为提升箱体1C;厌氧输送箱体内中间设隔板1.3,将箱体分开为厌氧箱1和输送箱2两部分,隔板上开隔板通水口1.4和装内导水管1.5;厌氧输送箱体顶盖上对应厌氧箱和输送箱位置分别至少设一个厌氧观察井1.6和输送观察井2.3;生化箱体1B内设综合生化处理部分,成为生化箱3;输送箱和生化箱内设从上方将第一、第二两箱体压力水路连通的输水管2.2。提升箱体1C内为提升箱4,包括:处理水进水孔4.1、清水泵4.2、回用提升管路4.3、提升观察井4.4;其中处理水进水孔4.1与生化箱处理水排水口3.1连通。2)三个箱体均为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密封箱体;三个观察井均有密封盖。3)设置自控系统9,包括:①在厌氧箱、输送箱和提升箱内,分别配置至少如下三个一组的传感器:水位传感器9a、PH值传感器9b、DO传感器9c。在回用提升管路4.3处,至少配置如下三个检测仪:流量监测仪9d、COD检测仪9e、氨氮检测仪9f。②设云端服务器:至少有处理器CPU、内存、显示器、WEB网页端、APP端及数据接口。③设采集传感器数据、向工艺设备传送执行信号及向云端服务器收发信号的控制器;工艺设备至少有输送箱内的压力泵2.1、提升箱内的清水泵4.2、人工通风系统用外部风机3.4。上述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若设置在景观水源、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旁,则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与厌氧箱之间增设预处理箱8;预处理箱包括:预处理箱体8A、其内的隔栅7、自控隔栅清洗装置7.2、隔栅传感器7a、预处理水出口8.1和预处理出水管8.2(见实施例2)。上述三个或四个箱体顶面高度相同,与地面10平齐,且三个或四个箱体顶面上均有园艺化土地10A。上述防腐材料可为金属、玻璃钢或集装箱所用材料。上述厌氧箱内填充物可包含悬挂式填充物。上述厌氧箱内可布置为活塞流流态结构。上述输送箱内可有输水管的满流输送装置。上述生化箱内可设有催化填充物和固定填充物。上述人工通风系统包括:上下通气管道和外部风机,气流方向是自上而下。上述排水口带不通风的水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采用三个或四个箱体的装备,则可用耐腐材料在工厂内预制好,然后在现场安装,现场只需安装进水管、排水管和连接两相邻箱体间的水管等即可。大大减少现场工程量、施工难度和周期。一般上马1个月可建成日处理1000m3污水装置,能解决当前严重污染的急需问题。2)由于设置智能化自控系统,可在远处用智能手机通过云端服务器遥控,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景观水源污水处理场,能自动智能应对进水水质水量的异常变化,以及可自动控制回用提升清水的用量等。3)出水水质好,清澈透明。设置提升箱可将处理水直接回用作为人工瀑布、喷泉、人工湖等园林景观使用。也可回用作冲洗水、浇灌水等。本装置出水CODcr值可在20mg/L以下,NH3-N值可在3mg/L以下,且无臭气。使用范围宽,处理污水量1--500000m3/日,进水CODcr值范围可为0—1000mg/L。本技术的处理技术简称PASG技术。4)三或四个箱体顶面全部与地面平齐,其上覆盖园艺化土地,且有浇水自控系统。土地利用率高,管理方便,节约社会资源,且创造了优美环境。5)由于没有曝气机构,运行费用低;因不加药、不加温、不曝气,能耗在0.1-0.25度电/m3,直接运行费小于0.15元/m3。6)由于污泥处理量少,节省人力财力,且有利于保持现场优美环境,调试正常后无噪声、臭气等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的厌氧输送箱体1A、综合生化箱体1B、提升箱体1C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实施例1为污水处理装置设在化粪池旁)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即正剖视示意图。图3实施例2的预处理箱体8A、厌氧输送箱体1A、综合生化箱体1B、提升箱体1C外观立体示意图。(实施例2为污水处理装置设在景观水源、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旁)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即正剖视示意图。图5自控系统原理示意框图。图6满流输送装置内输水管2.2剖面图。图7传统自流式输送方式输水管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图2、图5、图6、图7。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设在化粪池旁。其结构如下:1)见图1,图2,化粪池5设化粪池排出管道5.1与厌氧输送箱体1A内的厌氧箱1下方的污水进口1.1连通。厌氧箱1内填充物包含悬挂式填充物,且厌氧箱内布置为污水活塞流流态结构或称推流流态结构。见图2,厌氧输送箱体1A内中间设隔板1.3分开,成为厌氧箱1和输送箱2两部分。隔板上开通水口1.4,该处装内导水管1.5,使厌氧箱内处理后的污水导入输送箱2。输送箱内有压力泵2.1及将压力水送入生化箱3的输水管2.2,并有自动启闭控制输水管满流的输送装置。管内满流见图6。图7为传统自流式输送方式输水管剖面图,对比两者,可见前者输送效率高。见图1、图2厌氧输送箱体1A顶盖上对应厌氧箱位置设有厌氧观察井1.6;对应输送箱位置顶盖设有输送观察井2.3。见图1、图3,第一箱体1A和第二箱体1B间有连通的输水管2.2。见图2,生化箱3内水流方向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化粪池或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景观水源旁,其内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1)含填充物的厌氧处理部分,2)含压力泵的输送部分,3)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填充物并有人工通风系统的综合生化处理部分,4)含清水泵的回用提升系统,至少综合生化处理部分表层为园艺化土地,其特征是:/n1)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如下三个箱体:第一个为厌氧输送箱体(1A);第二个为生化箱体(1B);第三个为提升箱体(1C);厌氧输送箱体内中间设隔板(1.3),将箱体分开为厌氧箱(1)和输送箱(2)两部分,隔板上开隔板通水口(1.4)和装内导水管(1.5);厌氧输送箱体顶盖上对应厌氧箱和输送箱位置分别至少设一个厌氧观察井(1.6)和输送观察井(2.3);生化箱体内设综合生化处理部分,成为生化箱(3);输送箱和生化箱内设从上方将两箱压力水路连通的输水管(2.2);提升箱体(1C)内为提升箱(4),包括:处理水进水孔(4.1)、清水泵(4.2)、回用提升管路(4.3)、提升观察井(4.4);其中,处理水进水孔与生化箱处理水排水口(3.1)连通;/n2)三个箱体均为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密封箱体;观察井均有密封盖;/n3)设置自控系统9,包括:①在厌氧箱、输送箱和提升箱内,分别配置至少如下三个一组的传感器:水位传感器(9a)、PH值传感器(9b)、DO传感器(9c);在回用提升管路(4.3)处,至少配置如下三个检测仪:流量监测仪(9d)、COD检测仪(9e)、氨氮检测仪(9f);②设云端服务器:至少有处理器CPU、内存、显示器、WEB网页端、APP端及数据接口;③设采集传感器数据、向工艺设备传送执行信号及向云端服务器收发信号的控制器;工艺设备至少有输送箱内的压力泵(2.1)、提升箱内的清水泵(4.2)、人工通风系统用外部风机(3.4)。/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装备化污水景观水源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化粪池或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景观水源旁,其内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1)含填充物的厌氧处理部分,2)含压力泵的输送部分,3)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填充物并有人工通风系统的综合生化处理部分,4)含清水泵的回用提升系统,至少综合生化处理部分表层为园艺化土地,其特征是:
1)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如下三个箱体:第一个为厌氧输送箱体(1A);第二个为生化箱体(1B);第三个为提升箱体(1C);厌氧输送箱体内中间设隔板(1.3),将箱体分开为厌氧箱(1)和输送箱(2)两部分,隔板上开隔板通水口(1.4)和装内导水管(1.5);厌氧输送箱体顶盖上对应厌氧箱和输送箱位置分别至少设一个厌氧观察井(1.6)和输送观察井(2.3);生化箱体内设综合生化处理部分,成为生化箱(3);输送箱和生化箱内设从上方将两箱压力水路连通的输水管(2.2);提升箱体(1C)内为提升箱(4),包括:处理水进水孔(4.1)、清水泵(4.2)、回用提升管路(4.3)、提升观察井(4.4);其中,处理水进水孔与生化箱处理水排水口(3.1)连通;
2)三个箱体均为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密封箱体;观察井均有密封盖;
3)设置自控系统9,包括:①在厌氧箱、输送箱和提升箱内,分别配置至少如下三个一组的传感器:水位传感器(9a)、PH值传感器(9b)、DO传感器(9c);在回用提升管路(4.3)处,至少配置如下三个检测仪:流量监测仪(9d)、COD检测仪(9e)、氨氮检测仪(9f);②设云端服务器:至少有处理器CPU、内存、显示器、WEB网页端、APP端及数据接口;③设采集传感器数据、向工艺设备传送执行信号及向云端服务器收发信号的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树涛何晓英汪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立蓝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