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68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04
一种包装盒包含盒底部、二盖板、二外体板、二内体板以及四襟片。二盖板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于盒底部的相对两侧,二外体板则分别沿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盒底部的另外相对两侧。二内体板则分别沿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对应的外体板外侧,二内板体于远离对应的外板体的一侧分别具有二凸缘,且内体板于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外体板于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每一盖板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相对两侧各自连接一个襟片,且每一襟片分别具有一扣合开口,当形成一包装盒时,四襟片分别翻折以贴合于对应的外体板,且二内体板分别翻折以插入对应侧的二襟片的扣合开口内,以节省包装盒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本技术揭露一种包装盒,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子产品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应运而生。对于高精密度且相当脆弱的电子产品而言,由于其极易在运送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例如水、灰尘、撞击力等的影响而损坏,因此对包装结构的要求更是严苛。为了降低商品在运送过程的损坏率,防水、防尘、及抗震已是保护性包装结构所需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较为常见的作法是将电子产品收纳于包装盒之中,以保护电子产品,并避免电子产品于运送期间受到伤害。然而,在环保意识日益高涨下,如何能有效地降低包装盒的材料使用量,将有助于达到节能环保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本技术揭露一种包装盒,包含盒底部、二盖板、二外体板、二内体板以及四襟片。二盖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于盒底部的相对两侧,二外体板沿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盒底部的另外相对两侧,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二内体板分别沿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对应的外体板外侧,二内板体于远离对应的外板体的一侧分别具有二凸缘,且内体板于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外体板于第二方向上的高度。每一盖板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相对两侧各自连接一个襟片,且每一襟片分别具有一扣合开口,当前盖板、后盖板以及二外体板分别朝盒底部翻折以形成一包装盒时,四襟片分别翻折以贴合于对应的外体板,且二内体板分别翻折以插入对应侧的两个襟片的扣合开口内。在一实施例中,二盖板分别为前盖板以及后盖板。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盒还包含盒盖部与插舌部,盒盖部连接于后盖板,插舌部连接于盒盖部。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内体板分别包含延伸部与插入部,延伸部连接对应的外体板,插入部连接于延伸部,二凸缘设置于插入部。在一实施例中,插入部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外体板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一实施例中,插入部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对应侧的两个襟片的扣合开口于第一方向上所形成的扣合开口宽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二凸缘形成于插入部的两侧,固定于对应侧的两个襟片的扣合开口之中,且二凸缘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扣合开口宽度。在一实施例中,二外体板分别包含补偿部,连接于对应的内体板。在本技术中,包装盒有效地减少了内体板的高度,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包装盒的材料使用量。此外,包装盒更可以利用内体板插入部插入襟片的扣合开口之中,更可以有效地提升包装盒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包装盒的展开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包装盒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是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另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组件或相似组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之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揭露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包装盒的展开示意图,而图2则是包装盒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包装盒100包含有一盒底部170、二盖板,例如是前盖板180与后盖板160、二外体板140、二内体板150以及一襟片组130。二盖板沿一第一方向210依次连接于盒底部170的相对两侧,二外体板140则沿一第二方向220依次连接于盒底部170的另外相对两侧,亦即二盖板与二外体板140分别连接于矩形盒底部170四边。其中,第一方向210,Y轴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220,X轴方向。二内体板150则沿第二方向220依次连接于对应的外体板140外侧,亦即外体板140连接于内体板150以及盒底部170之间。襟片组130分别连接二盖板的相对两侧。此外,内体板150于第二方向220上的长度小于外体板140于第二方向220上的长度,即,内体板150的高度156小于外体板140的高度144。相较于已知的包装盒,包装盒100有效地减少了内体板150的高度,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所需的用纸量。以图1中的包装盒100为例,当内体板150的高度156,换言之,内体板150沿着第二方向220上的长度,设计成为外体板140的高度144,换言之,外体板140沿着第二方向220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时,图1中斜线区域200部分的纸材可以完全地被节省,有效地降低了包装盒的用纸量,进而降低包装盒的生产成本。此外,襟片组130包含有四襟片,例如是二第一襟片132分别沿着第二方向220连接于后盖板160的相对两侧,以及二第二襟片134分别沿着第二方向220连接于前盖板180的相对两侧。每一第一襟片132则包含有一第一扣合开口133,且每一第二襟片134则包含有一第二扣合开口135。当前盖板180、后盖板160以及二外体板140分别朝盒底部170翻折以形成一包装盒时,二第一襟片132与二第二襟片134分别翻折以贴合于对应的外体板140,且二内体板150分别翻折以插入对应侧的第一襟片132的第一扣合开口133与第二襟片134的第二扣合开口135。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内体板150分别包含有一延伸部151连接对应的外体板140以及一插入部153连接于延伸部151。其中,插入部153于第一方向210上的宽度154小于外体板140于第一方向210上的宽度142。参阅图2,如图中所示,当第一襟片132与第二襟片134翻折并贴合于对应的外体板140时,第一襟片132的第一扣合开口133与第二襟片134的第二扣合开口135共同形成了一扣合开口宽度131,而插入部153插入第一扣合开口133与第二扣合开口135,并固定于其中,以有效地将内体板150、第一襟片132、第二襟片134以及外体板140相互扣合,进而提升包装盒100的结构强度,以有效地保护放置于其中的产品。在一实施例中,插入部153于第一方向210上的宽度154小于第一扣合开口133与第二扣合开口135所形成的扣合开口宽度131。在一实施例中,同时参阅图1与图2,插入部153更包含有二凸缘157,形成于插入部153的两侧,以固定于第一扣合开口133与第二扣合开口135之中,且二凸缘157于第一方向210上的宽度152大于扣合开口宽度131。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盒100还包含有一盒盖部120,连接于后盖板160,以及一插舌部110连接于盒盖部120,以形成一可密封的包装盒100,然本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此外,外体板140更包含有一补偿部146以补偿折叠时包装盒100材料的厚度。综上所述,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包装盒有效地减少了内体板的高度,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包装盒所需的用纸量。此外,利用内体板插入部插入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含:盒底部;二盖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盒底部的相对两侧;二外体板,沿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盒底部的另外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二内体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外体板外侧,所述二内体板于远离对应的所述外体板的一侧分别具有二凸缘,且所述内体板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外体板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四襟片,每一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相对两侧各自连接一个所述襟片,且每一所述襟片分别具有扣合开口,当所述二盖板以及所述二外体板分别朝所述盒底部翻折以形成包装盒时,所述四襟片分别翻折以贴合于对应的所述外体板,且所述二内体板分别翻折以插入对应侧的两个所述襟片的所述扣合开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含:盒底部;二盖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盒底部的相对两侧;二外体板,沿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盒底部的另外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二内体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外体板外侧,所述二内体板于远离对应的所述外体板的一侧分别具有二凸缘,且所述内体板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外体板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四襟片,每一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相对两侧各自连接一个所述襟片,且每一所述襟片分别具有扣合开口,当所述二盖板以及所述二外体板分别朝所述盒底部翻折以形成包装盒时,所述四襟片分别翻折以贴合于对应的所述外体板,且所述二内体板分别翻折以插入对应侧的两个所述襟片的所述扣合开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盖板分别为前盖板以及后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盒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小松江育才吕信璋
申请(专利权)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