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30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底箱;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系统;底箱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移动装置、压紧机构、钻孔机构;移动装置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X相连接;Y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Z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Z相连接;伺服电机Z、伺服电机X、伺服电机Y、液压控制系统、钻孔机构均通过电线与机架外部设置的数控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完成电机壳的全自动钻孔任务,省时省力,钻孔精度高,只需工人将待钻孔电机壳放入钻孔机的特定位置即可,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A Fully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for Moto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y automatic motor shell dril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bottom box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rame;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ttom box; a movable device, a pressing mechanism and a drill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box in turn; a movable device includes an X-axis movable mechanism, a Y-axis movable mechanism and a Z-axis movable mechanism; and an X-axis movabl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ervo motor X; The axle mo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rvo motor Y; the Z-axis mo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rvo motor Z; the servo motor Z, the servo motor X, the servo motor Y, th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rilling mechanism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numerical control box set outside the frame through the wi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 the automatic drilling task of the motor shell, save time and labor, and has high drilling accuracy. Only the worker puts the motor shell to be drilled into the specific position of the drilling machine, thus freeing the labor force,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
技术介绍
工厂里在进行电机壳钻孔任务时,通常是技术熟练的工人用电钻手动完成;工人需要先制作钻孔模板,在钻孔模板上钻出所需的特定位置的孔;再将钻孔模板放置在待钻孔电机壳的表面上,工人手持电钻根据钻孔模板对电机壳进行钻孔。这种钻孔方法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在钻孔过程中钻孔模板容易移动,钻孔精度低;此外,当电机壳所需孔的位置改变时,还需对钻孔模板进行再加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底箱;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箱、电机;油箱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与电机相连接;底箱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移动装置、压紧机构、钻孔机构;移动装置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X相连接;Y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Z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Z相连接;伺服电机Z、伺服电机X、伺服电机Y、液压控制系统、钻孔机构均通过电线与机架外部设置的数控箱相连接;Y轴移动机构包括导柱、移动平台Y、丝杠螺杆Y;丝杠螺杆Y的下端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伺服电机Y设置于底箱的内部;丝杠螺杆Y的上端通过固定套与移动平台Y相连接;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螺杆Y相匹配的丝杠螺母Y;移动平台Y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导套;导套的内部均插置有导柱;导柱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底箱上,上端均与顶板固定相接;Z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Z、丝杠螺杆Z、定位导轨Z;定位导轨Z横向铺设于移动平台Y的上端;定位导轨Z为两条;定位导轨Z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Z;滑块Z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Z的下侧前端、下侧后端;移动平台Z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Z,连接块Z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Z;定位导轨Z的中间横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Z相匹配的丝杠螺杆Z;丝杠螺杆Z的左端通过固定座Z与伺服电机Z相连接,右端通过丝杠螺母Z与固定座Z相连接;固定座Z为两个,固定座Z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Y的左端、右端;X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X、丝杠螺杆X、定位导轨X;定位导轨X纵向铺设于移动平台Z的上端;定位导轨X为两条;定位导轨X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X;滑块X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X的下侧左端、下侧右端;移动平台X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X,连接块X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X;定位导轨X的中间纵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X相匹配的丝杠螺杆X;丝杠螺杆X的后端通过固定座X与伺服电机X相连接,前端通过丝杠螺母X与固定座X相连接;固定座X为两个,固定座X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Z的前端、后端;移动平台X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向后贯穿固定板与压板相连接;底板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侧设置有定位销;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压板压紧待钻孔电机壳完成压紧任务;钻孔机构包括顶板、电机、钻头;顶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机;顶板的左端、右端向下翻折分别形成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置有电机;电机均与钻头相连接;顶板的后端设置有集线管;电机的电线均通过集线管与数控箱相连接。液压缸的前端、后端均设置有电磁阀,前端电磁阀、后端电磁阀分别通过进油管、出油管与液压泵相连接;液压泵通过连接管与油箱相连接;液压泵与电机相连接;电机、电磁阀分别通过电线与数控箱相连接。移动平台Z的左端、右端均设置有防尘折叠板。移动平台X的左端、右端均设置有挡片。移动平台Y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移动平台X上开设有多个减重槽;移动平台Z上开设有多个减重槽。底板为L型;底板的竖直板面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板。固定板为L型;固定板的竖直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定位板的上端设置有水平切削面。顶板与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本技术可完成电机壳的全自动钻孔任务,省时省力,钻孔精度高,只需工人将待钻孔电机壳放入钻孔机的特定位置即可,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当生产所需的钻孔位置发生改变时,只需调整数控箱内的参数来改变钻孔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动平台Z及压紧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移动平台X的仰视图。图4为防尘折叠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箱;2、导柱;3、移动平台Y;4、丝杠螺杆Y;5、固定套;6、移动平台Z;7、移动平台X;8、定位导轨Z;9、丝杠螺杆Z;10、固定座Z;11、伺服电机Z;12、定位导轨X;13、固定板;14、液压缸;15、底板;16、压板;17、定位板;18、定位销;19、减重孔;20、电机;21、顶板;22、右侧板;23、左侧板;24、集线管;25、伺服电机X;26、导套;27、连接柱;28、滑块X;29、连接块X;30、减重槽;31、防尘折叠板;32、丝杠螺杆X;33、固定座X。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底箱1;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压紧机构的压紧或松开;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箱、电机;油箱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与电机相连接;底箱1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移动装置、压紧机构、钻孔机构;移动装置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X25相连接;Y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Z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Z11相连接;伺服电机Z11、伺服电机X25、伺服电机Y、液压控制系统、钻孔机构均通过电线与机架外部设置的数控箱相连接;Y轴移动机构包括导柱2、移动平台Y3、丝杠螺杆Y4;丝杠螺杆Y4的下端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伺服电机Y设置于底箱1的内部;丝杠螺杆Y4的上端通过固定套5与移动平台Y3相连接;固定套5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螺杆Y4相匹配的丝杠螺母Y;移动平台Y3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导套26;导套的内部均插置有导柱2,导套可沿着导柱上下移动;导柱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底箱1上,上端均与顶板21固定相接;伺服电机Y驱动丝杠螺杆Y4转动带动移动平台Y3在顶板21与底箱1之间上下移动;Z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Z6、丝杠螺杆Z9、定位导轨Z8;定位导轨Z8横向铺设于移动平台Y3的上端;定位导轨Z8为两条;定位导轨Z8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Z;滑块Z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Z6的下侧前端、下侧后端;移动平台Z6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Z,连接块Z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Z;定位导轨Z8的中间横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Z相匹配的丝杠螺杆Z9;丝杠螺杆Z9的左端通过固定座Z与伺服电机Z11相连接,右端通过丝杠螺母Z与固定座Z相连接;固定座Z为两个,固定座Z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Y3的左端、右端;伺服电机Z11驱动丝杠螺杆Z9转动带动移动平台Z6沿着定位导轨Z左右移动。如图4所示,移动平台Z6的左端、右端均设置有防尘折叠板31,防止钻孔过程中切削屑落入定位导轨Z中。如图2、3所示,X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X7、丝杠螺杆X32、定位导轨X12;定位导轨X12纵向铺设于移动平台Z6的上端;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底箱(1);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箱、电机;所述油箱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底箱(1)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移动装置、压紧机构、钻孔机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X(25)相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所述Z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Z(11)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Z(11)、伺服电机X(25)、伺服电机Y、液压控制系统、钻孔机构均通过电线与机架外部设置的数控箱相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导柱(2)、移动平台Y(3)、丝杠螺杆Y(4);所述丝杠螺杆Y(4)的下端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伺服电机Y设置于底箱(1)的内部;所述丝杠螺杆Y(4)的上端通过固定套(5)与移动平台Y(3)相连接;所述固定套(5)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螺杆Y(4)相匹配的丝杠螺母Y;所述移动平台Y(3)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导套(26);所述导套的内部均插置有导柱(2);所述导柱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底箱(1)上,上端均与顶板(21)固定相接;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Z(6)、丝杠螺杆Z(9)、定位导轨Z(8);所述定位导轨Z(8)横向铺设于移动平台Y(3)的上端;所述定位导轨Z(8)为两条;所述定位导轨Z(8)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Z;所述滑块Z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Z(6)的下侧前端、下侧后端;所述移动平台Z(6)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Z,连接块Z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Z;所述定位导轨Z(8)的中间横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Z相匹配的丝杠螺杆Z(9);所述丝杠螺杆Z(9)的左端通过固定座Z与伺服电机Z(11)相连接,右端通过丝杠螺母Z与固定座Z相连接;所述固定座Z为两个,固定座Z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Y(3)的左端、右端;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X(7)、丝杠螺杆X(32)、定位导轨X(12);所述定位导轨X(12)纵向铺设于移动平台Z(6)的上端;所述定位导轨X(12)为两条;所述定位导轨X(12)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X(28);所述滑块X(28)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X(7)的下侧左端、下侧右端;所述移动平台X(7)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X(29),连接块X(29)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X;所述定位导轨X(12)的中间纵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X相匹配的丝杠螺杆X(32);所述丝杠螺杆X(32)的后端通过固定座X与伺服电机X(25)相连接,前端通过丝杠螺母X与固定座X相连接;所述固定座X为两个,固定座X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Z(6)的前端、后端;所述移动平台X(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活塞杆向后贯穿固定板(13)与压板(16)相连接;所述底板(15)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板(17),定位板(17)的上侧设置有定位销(18);所述钻孔机构包括顶板(21)、电机(20)、钻头;所述顶板(21)上设置有多个电机(20);所述顶板(21)的左端、右端向下翻折分别形成左侧板(23)、右侧板(22);所述左侧板(23)、右侧板(22)上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均与钻头相连接;所述顶板(21)的后端设置有集线管(24);所述电机的电线均通过集线管(24)与数控箱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电机壳钻孔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底箱(1);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箱、电机;所述油箱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底箱(1)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移动装置、压紧机构、钻孔机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X(25)相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所述Z轴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Z(11)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Z(11)、伺服电机X(25)、伺服电机Y、液压控制系统、钻孔机构均通过电线与机架外部设置的数控箱相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导柱(2)、移动平台Y(3)、丝杠螺杆Y(4);所述丝杠螺杆Y(4)的下端与伺服电机Y相连接,伺服电机Y设置于底箱(1)的内部;所述丝杠螺杆Y(4)的上端通过固定套(5)与移动平台Y(3)相连接;所述固定套(5)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螺杆Y(4)相匹配的丝杠螺母Y;所述移动平台Y(3)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导套(26);所述导套的内部均插置有导柱(2);所述导柱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底箱(1)上,上端均与顶板(21)固定相接;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Z(6)、丝杠螺杆Z(9)、定位导轨Z(8);所述定位导轨Z(8)横向铺设于移动平台Y(3)的上端;所述定位导轨Z(8)为两条;所述定位导轨Z(8)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Z;所述滑块Z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Z(6)的下侧前端、下侧后端;所述移动平台Z(6)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Z,连接块Z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Z;所述定位导轨Z(8)的中间横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Z相匹配的丝杠螺杆Z(9);所述丝杠螺杆Z(9)的左端通过固定座Z与伺服电机Z(11)相连接,右端通过丝杠螺母Z与固定座Z相连接;所述固定座Z为两个,固定座Z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Y(3)的左端、右端;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X(7)、丝杠螺杆X(32)、定位导轨X(12);所述定位导轨X(12)纵向铺设于移动平台Z(6)的上端;所述定位导轨X(12)为两条;所述定位导轨X(12)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契合的滑块X(28);所述滑块X(28)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X(7)的下侧左端、下侧右端;所述移动平台X(7)的下侧中部设置有连接块X(29),连接块X(29)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螺母X;所述定位导轨X(12)的中间纵向设置有与丝杠螺母X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管明春陈志全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全新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