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09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其可以高效精准进行甩硅油。其包括上下气缸,所述上下气缸的上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固接有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甩油装置安装板,所述甩油装置安装板的前端固装有甩油装置,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下布置,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的距离。

Silicone Oil Rejection Structure of Pump Cover Assembly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licone oil throwing structure of a pump cover assembly machine, which can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throw silicone oil. The upper and lower cylinde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orizontal mounting plate, the first horizontal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cylinder seat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s,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s is fixed with the cylinder seat of the second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s,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s is fixed with the oil throwing device mounting plate. The front end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n oil throwing device,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oil throwing device is arranged downward. The output straight line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 is angled at 60 degrees. The output stroke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s and the second horizontal front and rear cylinders are the same and equal to the distance of two adjacent extended one-way valve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盖组装的
,具体为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
技术介绍
泵盖本体制作完成后,见图1,在泵盖本体1’的三个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丝堵孔2’、单向阀孔3’、加长单向阀孔4’、安装连接孔5’,需安装工艺丝堵、单向阀、加长单向阀,现有的组装通过人工完成,其组装费时费力,且安装精度低,为了能够让泵盖应用于机械组装,其每个结构都需要机械组装,其中在安装加长单向阀孔前,需要向加长单向阀孔内进行甩硅油,由于其设置有等边三角形结构的三个加长单向阀孔,现有的结构无法做到精准甩硅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其可以高效精准进行甩硅油。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气缸,所述上下气缸的上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固接有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甩油装置安装板,所述甩油装置安装板的前端固装有甩油装置,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下布置,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的距离,当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均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最近端的加长单向阀孔的正上方位置布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固接于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板;所述甩油装置包括电机、油枪,所述电机垂直向固接于所述甩油装置安装板,所述油枪斜向固接于所述甩油装置安装板,所述电机的下部输出端套装有油槽,所述油枪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油槽的正上方布置;所述上下气缸固装于上板、下板、第一导向柱组成的安装架内,所述上下气缸固装于所述上板的下端面,所述上下气缸的上部活塞杆贯穿上板后固装于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和所述上板间设置有四根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上部固装于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的对应位置,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下端贯穿所述上板的对应导向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的距离,当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均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最近端的加长单向阀孔的正上方位置布置,三个甩油位置的中心成等边三角形,当两个水平前后气缸都在原点时,在第一个加长单向阀孔的位置抹油;第一水平前后气缸在动点,第二水平前后气缸在原点时,在第二个加长单向阀孔的位置抹油;第一水平前后气缸在原点,第二水平前后气缸在动点时,在第三个加长单向阀孔的位置抹油;其可以高效精准进行甩硅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适用的泵盖本体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泵盖本体1’、丝堵孔2’、单向阀孔3’、加长单向阀孔4’、安装连接孔5’上下气缸1、第一水平安装板2、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安装板5、甩油装置6、第二水平安装板7、电机8、油枪9、油槽10、上板11、下板12、第一导向柱13、第二导向柱14。具体实施方式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见图2:其包括上下气缸1,上下气缸1的上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水平安装板2,第一水平安装板2上固接有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的缸座,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的缸座,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的输出端固接有甩油装置安装板5,甩油装置安装板5的前端固装有甩油装置6,甩油装置6的输出端朝向下布置,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4’的距离,当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的输出端均处于缩回状态时,甩油装置6的输出端位于最近端的加长单向阀孔4’的正上方位置布置。第一水平前后气缸3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安装板7,第二水平前后气缸4的缸座固接于第二水平安装板7;甩油装置6包括电机8、油枪9,电机8垂直向固接于甩油装置安装板5,油枪9斜向固接于甩油装置安装板5,电机8的下部输出端套装有油槽10,油枪9的输出端位于油槽10的正上方布置;上下气缸1固装于上板11、下板12、第一导向柱13组成的安装架内,上下气缸1固装于上板11的下端面,上下气缸1的上部活塞杆贯穿上板11后固装于第一水平安装板2;第一水平安装板2和上板11间设置有四根第二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14的上部固装于第一水平安装板2的对应位置,第二导向柱14的下端贯穿上板11的对应导向孔。其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的距离,当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均处于缩回状态时,甩油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最近端的加长单向阀孔的正上方位置布置,三个甩油位置的中心成等边三角形,当两个水平前后气缸都在原点时,驱动上下气缸,在第一个加长单向阀孔的位置抹油;第一水平前后气缸在动点,第二水平前后气缸在原点时,驱动上下气缸在第二个加长单向阀孔的位置抹油;第一水平前后气缸在原点,第二水平前后气缸在动点时,驱动上下气缸在第三个加长单向阀孔的位置抹油;其可以高效精准进行甩硅油。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气缸,所述上下气缸的上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固接有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甩油装置安装板,所述甩油装置安装板的前端固装有甩油装置,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下布置,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的距离,当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均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最近端的加长单向阀孔的正上方位置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气缸,所述上下气缸的上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固接有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缸座,所述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甩油装置安装板,所述甩油装置安装板的前端固装有甩油装置,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下布置,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直线成角为60°,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行程相同、均等于相邻的两个加长单向阀孔的距离,当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第二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均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甩油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最近端的加长单向阀孔的正上方位置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盖组装机的甩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前后气缸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二水平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峰王江盼刘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