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连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引脚组织器的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03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1:34
一种连接器组件(102),包括屏蔽结构(126)和触头模块(122),触头模块具有带有信号引脚(166)的信号触头(124)和接地引脚(188,198),接地引脚形成所述屏蔽结构的部分,从而为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引脚组织器(136)联接到触头模块,且包括导电框架(250)和具有插塞部(350)的介电框架(252)。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屏蔽结构,且具有接收对应的接地引脚的接地引脚孔(322)和接收对应的插塞部的窗口(320)。所述插塞部具有接收对应的信号引脚的信号引脚孔(354)。所述插塞部将信号引脚与导电框架电隔离。引脚组织器基本上填充触头模块的底部与电路板(106)之间的空间,从而在触头模块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为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in Organizer

A connector assembly (102) includes a shielding structure (126) and a contact module (122), which has a signal contact (124) with a signal pin (166) and a ground pin (188, 198), and the ground pin forms part of the shielding structure to provide electrical shielding for the signal pin. The pin organizer (136)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act module and comprises a conductive frame (250) and a dielectric frame (252) with a plug portion (350). The conductive fram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has a ground pin hole (322) for receiving the corresponding ground pin and a window (320) for receiving the corresponding plug part. The plug part has a signal pin hole (354) for receiving corresponding signal pins. The plug part electrically isolates the signal pin from the conductive frame. The pin organizer basically fills the space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contact module and the circuit board (106), thereby providing an electrical shield for the signal pins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contact module and the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引脚组织器的连接器组件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具有引脚组织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一些电气系统利用连接器组件(例如,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来互连两个电路板,例如主板和子卡。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从连接器组件的安装端延伸的引脚的触头。通过将引脚装载到电路板中的镀覆通孔中,将引脚经通孔安装到电路板。连接器组件通常被预组装并配置为安装到电路板。为了确保引脚正确取向,许多连接器组件包括引脚组织器,其联接到连接器组件的底部并且将引脚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以安装到电路板。高速连接器组件遭受串扰问题,并且由于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几何形状,可能表现出高于期望的回波损耗。例如,贯穿连接器组件的屏蔽中的间隙或空间可导致连接器性能降低。利用引脚组织器的常规电气系统在引脚组织器的区域中遭受屏蔽问题。例如,引脚组织器的厚度在连接器组件的底部和电路板的顶部之间形成未屏蔽的区域。仍然需要一种具有改进的电气屏蔽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屏蔽结构和触头模块,所述触头模块具有多个信号触头,该多个信号触头各自包括从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的用以端接到电路板的信号引脚。所述触头模块具有从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的用以端接至电路板的多个接地引脚,其形成所述屏蔽结构的部分。所述接地引脚为所述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所述引脚组织器联接到所述触头模块,且包括导电框架和联接到所述导电框架的介电框架。所述介电框架具有多个插塞部。所述导电框架电连接到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导电框架具有延伸通过所述导电框架的多个接地引脚孔用以接收对应的接地引脚,以及延伸通过所述导电框架的窗口用以接收所述介电框架的对应的插塞部。所述插塞部具有通过其延伸的对应的信号引脚孔以接收对应的信号引脚。所述插塞部将所述信号引脚与所述导电框架电隔离。所述引脚组织器基本上填充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间,从而在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为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包括插座组件的电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插座组件的分解图,其示出了触头模块。图3是触头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处于组装状态的根据示例性实施的触头模块的底部透视图。图5是联接到插座组件的底部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组件的底部透视图,其示出了引脚组织器。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引脚组织器的分解底部透视图。图7是引脚组织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分解底部透视图。图8是引脚组织器的底部透视图,示出了介电框架和导电框架。图9是引脚组织器的顶部透视图,示出了介电框架和导电框架。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组件的一部分的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到插座组件的底部的引脚组织器。图11是插座组件的一部分的底部透视图,示出了安装到插座组件的底部的引脚组织器。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引脚组织器的分解底部透视图。图13是引脚组织器的底部透视图,示出了装载到导电框架中的介电框架。图14是引脚组织器的顶部透视图,示出了装载到导电框架中的介电框架。图15是引脚组织器的一部分的仰视图,示出了装载到导电框架中的介电框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透视图。连接器系统100包括中板组件101。连接器系统100包括第一连接器组件102,其配置为联接到第二连接器组件104,第二连接器组件104是中板组件101的部分。连接器系统100包括第三连接器组件103,其配置为联接到第四连接器组件105,第四连接器组件105是中板组件101的部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组件102是插座组件,并且在下文中可以称为插座组件102,并且,第二连接器组件104是插头组件,并且在下文中可以称为插头组件10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器组件103是插座组件,并且在下文中可以称为插座组件103,并且第四连接器组件105是插头组件,并且在下文中可以称为插头组件105。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连接器组件,例如夹层连接器、竖直连接器、直角连接器或其他类型的连接器。本文描述的主题提供了用于连接器组件的引脚组织器,连接器组件例如是插座组件102、103,插头组件104、105,或其他类型的连接器组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2是按列成对的插座组件,其具有布置成列的信号触头的对,而插座组件103是按行成对的插座组件,其具有布置成行的信号触头的对。插座组件102、103可以类似,并且包括类似的特征。下面的描述集中于插座组件102和插头组件104,但是可以应用于插座组件103和插头组件105,并具有相应的修改以适应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不同布置。插座组件102和插头组件104各自电连接到相应的电路板106、108。插座组件102和插头组件104用于在可分离的配合接口处将电路板106、108彼此电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插座组件102和插头组件104配合时,电路板106、108彼此竖直取向。在替代实施例中,电路板106、108的替代取向是可能的。插座组件102包括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22的壳体120。触头模块122大致彼此平行以堆叠配置保持。可以在插座组件102中提供任何数量的触头模块122,包括单个的触头模块122。每个触头模块122包括多个信号触头124(如图2所示),其限定通过插座组件102的信号路径。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2可以不包括堆叠的触头模块,而是可以包括保持信号触头124的单个触头模块。单触头模块可以连接到前壳体,或者可以由前壳体限定,信号触头以行和列的阵列拼合(stitch)在其中。例如,插座组件102可以是夹层连接器,其具有诸如壳体的结构,保持多个信号触头124,从而限定单个触头模块。信号触头可以直接穿过插座组件102,而不是直角触头。插座组件102包括限定配合端(在下文中可称为配合端128)的前部128和限定安装端(下文中可称为安装端130)的底部130。在替代实施例中,配合和安装端可以位于在前部128或底部130之外的不同位置。信号触头124(如图2所示)被接收在壳体120中并且在配合端128处保持在其中,以电端接到插头组件104。信号触头124以行和列的矩阵布置。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在配合端128处,行为水平取向并且列为竖直取向。每个列内的信号触头124设置有相应的相同的触头模块122。每个行内的信号触头124设置有多个触头模块122。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取向是可能的。任何数量的信号触头124可以设置在行和列中。信号触头124穿过插座组件102从配合端128延伸到安装端130,以安装到电路板106。可选地,安装端130可以基本上垂直于配合端128取向;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取向也是可能的,例如平行。可选地,信号触头124可以以承载差分信号的对布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24的对布置在相同的列中(列成对布置);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24的对可以布置成行(行成对布置)。可选地,对中的信号触头124可以布置在相同的触头模块122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触头模块122具有为信号触头124提供电气屏蔽的屏蔽结构126。触头模块122通常可以沿着安装端130和配合端128之间的信号触头12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为每对信号触头124提供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102),包括:屏蔽结构(126);触头模块(122),其具有多个信号触头(124),所述信号触头每一个包括用于端接至电路板(106)的信号引脚(166),所述信号引脚从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所述触头模块具有形成所述屏蔽结构的一部分的多个接地引脚(188,198),所述多个接地引脚从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用于端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接地引脚为所述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以及引脚组织器(136),其联接到所述触头模块,所述引脚组织器包括导电框架(250)和联接到所述导电框架的介电框架(252),所述介电框架具有多个插塞部(350),所述导电框架电连接到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导电框架具有延伸通过所述导电框架用以接收对应的接地引脚的多个接地引脚孔(322),所述导电框架具有延伸通过所述导电框架用以接收所述介电框架的对应的插塞部的窗口(320),所述插塞部具有延伸通过所述插塞部用以接收对应的信号引脚的对应的信号引脚孔(354),所述插塞部将所述信号引脚与所述导电框架电气隔离;其中,所述引脚组织器基本上填充在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间,从而在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为所述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3 US 15/648,4991.一种连接器组件(102),包括:屏蔽结构(126);触头模块(122),其具有多个信号触头(124),所述信号触头每一个包括用于端接至电路板(106)的信号引脚(166),所述信号引脚从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所述触头模块具有形成所述屏蔽结构的一部分的多个接地引脚(188,198),所述多个接地引脚从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用于端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接地引脚为所述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以及引脚组织器(136),其联接到所述触头模块,所述引脚组织器包括导电框架(250)和联接到所述导电框架的介电框架(252),所述介电框架具有多个插塞部(350),所述导电框架电连接到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导电框架具有延伸通过所述导电框架用以接收对应的接地引脚的多个接地引脚孔(322),所述导电框架具有延伸通过所述导电框架用以接收所述介电框架的对应的插塞部的窗口(320),所述插塞部具有延伸通过所述插塞部用以接收对应的信号引脚的对应的信号引脚孔(354),所述插塞部将所述信号引脚与所述导电框架电气隔离;其中,所述引脚组织器基本上填充在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间,从而在所述触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为所述信号引脚提供电气屏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02),其中,所述介电框架(252)嵌入所述导电框架(250)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02),其中,所述导电框架(250)围绕每个插塞部(35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02),其中,所述导电框架(250)包括面向所述触头模块(122)的顶部(302)和面向所述电路板(106)的底部(304),所述导电框架包括在所述底部中的在所述窗口(320)之间的通道(346),所述插塞部(350)由接收在对应的通道中的连接杆(352)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02),其中,所述导电框架(250)的窗口(320)布置成行且成列,所述插塞部(350)由连接杆(352)连接,所述介电框架(252)的插塞部和连接杆填充对应的列中的窗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02),其中,所述介电框架(252)是第一介电框架,所述引脚组织器(136)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介电框架分离且分立的第二介电框架,所述第一介电框架填充第一列窗口中的窗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A特劳德JD皮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