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及装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可伸缩地装置于壳体上的锁舌,其特点在于所述锁舌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锁舌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所述锁舌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螺纹的旋动连接而可伸出或缩进于外壳的一侧壁开有的锁舌孔中,形成开启或锁闭的功能。不仅有效地简化了锁舌的推拉移动结构,而且在组装、生产制造上也极为简单、容易;并且也有效地降低各传动部件的摩擦阻力,从而将电子锁类产品的故障率控制在极低的范围,达到有效延长电子锁类产品的使用寿命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锁。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锁类产品用的推拉移动机构主要由电机、滑板及连接于电机与滑板之间的齿轮系组成。如中国专利ZL01243039.7公开了一种“锁用电机型滑板推拉移动机构”,该机构主要由电机、装有传动轴及弹簧的滑板以及连接于电机与传动轴之间的齿轮系组成。这种结构的电子锁主要通过推拉移动机构的滑板推拉锁舌伸出或缩进而实现开锁或上锁动作。由于这种结构的电子锁的锁舌的伸出或缩进动作是通过滑板上设有拨块伸入锁舌上开有的孔来实现拨动锁舌伸出或缩进的,这使得该锁在加工制造上,不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组装较为困难,而且滑板在锁壳体滑行带动锁舌伸出或缩进过程中,使电机不但要克服自身滑动时产生摩擦阻力,同时还需要加多一倍的推拉力来克服在锁舌伸出或缩进时产生摩擦阻力。这样不仅给整个推拉移动机构增加了运行的阻力,而且加速了各传动部件的磨损,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因此,这种结构的电子锁在结构上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组装较困难、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且故障率极低、使用寿命长的电子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及装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可伸缩地装置于壳体上的锁舌,其特点在于所述锁舌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锁舌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所述锁舌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螺纹的旋动连接而可伸出或缩进于外壳的一侧壁开有的锁舌孔中。其中,上述锁壳内腔中内螺纹结构既可以由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构成;为进一步使本技术在加工制造上更为容易、简单和便于装配,上述锁壳内腔中内螺纹结构也可以由其壳体内腔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套构成,并在上述锁壳内腔中设有二起到缓冲作用的弹簧,该二弹簧分别套置在位于螺套左、右两侧的输出轴上。为了再进一步使本技术的结构更为简单、组装生产容易、成本更低,上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组及输出轴,其中,所述齿轮组的输入齿轮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且其输出齿轮与输出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输出轴另一端穿置于锁壳内腔中并与螺套相旋动连接。为使本技术能够方便地控制上述电机工作电源的通断,上述外壳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电源的通断的行程开关,上述锁舌的侧面相对应地设有用于卡拨行程开关的拨片的凹槽。本技术由于采用设有内螺纹结构的锁舌与设有外螺纹的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直接相旋动连接的结构,使用本技术的锁舌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螺纹的旋动连接而可伸出或缩进于外壳的一侧壁开有的锁舌孔中,形成开启或锁闭的功能。不仅有效地简化了锁舌的推拉移动结构,而且在组装、生产制造上也极为简单、容易;并且也有效地降低各传动部件的摩擦阻力,从而将电子锁类产品的故障率控制在极低的范围,达到有效延长电子锁类产品的使用寿命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锁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1及装置于外壳1内的电路控制装置20、包含有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可伸缩地装置于壳体1上的锁舌2,为有效解决现有电子锁的推拉移动结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生产成本高,且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技术所述锁舌2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锁舌2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所述锁舌2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螺纹的旋动连接而可伸出或缩进于外壳1的一侧壁开有的锁舌孔中,形成开启或锁闭的功能。使本技术不仅有效地简化了锁舌的推拉移动结构,而且在组装、生产制造上也极为简单、容易;并且也有效地降低各传动部件的摩擦阻力,从而将电子锁类产品的故障率控制在极低的范围,达到有效延长电子锁类产品的使用寿命的效果。其中,上述锁壳内腔中内螺纹结构既可以由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构成;为进一步使本技术在加工制造上更为容易、简单,并能有效确保在锁壳内腔中有足够空间来装置缓冲弹簧,上述锁壳内腔中内螺纹结构也可以由其壳体内腔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套3构成。并在上述锁壳内腔中设有二起到缓冲作用的弹簧4、5,该二弹簧4、5分别套置在位于螺套左、右两侧的输出轴上。上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螺套3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上述锁舌2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螺纹3相旋动连接。为了再进一步使本技术的结构更为简单、组装生产容易、成本更低,上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6、齿轮组7及输出轴8,其中,所述齿轮组7的输入齿轮与电机6的电机轴相连接,且其输出齿轮与输出轴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输出轴8另一端穿置于锁壳内腔中并与螺套3相旋动连接。为使本技术能够方便地控制上述电机工作电源的通断,上述外壳1设有用于控制电机6工作电源的通断的行程开关9,上述锁舌2的侧面相对应地设有用于卡拨行程开关9的拨片91的凹槽21。为使本技术加工制造成本更低,并且又能确保锁舌的结构强度,上述锁舌2为塑胶材质的壳体,且其外表面包覆有金属罩壳10。该金属罩壳10既可以为全包覆于锁舌2外表面的结构,也可以半包覆于锁舌2外表面的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1)及装置于外壳(1)内的电路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可伸缩地装置于壳体(1)上的锁舌(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锁舌(2)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所述锁舌(2)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螺纹的旋动连接而可伸出或缩进于外壳(1)的一侧壁开有的锁舌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壳内腔中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套(3),上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螺套(3)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上述锁舌(2)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螺纹(3)相旋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壳内腔中设有二起到缓冲作用的弹簧(4、5),该二弹簧(4、5)分别套置在位于螺套(3)左、右两侧的输出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6)、齿轮组(7)及输出轴(8),其中,所述齿轮组(7)的输入齿轮与电机(6)的电机轴相连接,且其输出齿轮与输出轴(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输出轴(8)另一端穿置于锁壳内腔中并与螺套(3)相旋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1)设有用于控制电机(6)工作电源的通断的行程开关(9),上述锁舌(2)的侧面相对应地设有用于卡拨行程开关(9)的拨片(91)的凹槽(2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锁舌(2)为塑胶材质的壳体,且其外表面包覆有金属罩壳(10)。专利摘要一种电子锁。本技术包括外壳及装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可伸缩地装置于壳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1)及装置于外壳(1)内的电路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出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可伸缩地装置于壳体(1)上的锁舌(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壳体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对应地设有与锁舌(2)的内螺纹相旋接的外螺纹,所述锁舌(2)通过穿置于其壳体内腔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螺纹的旋动连接而可伸出或缩进于外壳(1)的一侧壁开有的锁舌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