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及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53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及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可胀缩的第一气囊层和固定板;所述的第二固定带的两端均与第一固定带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一气囊层连接于第二固定带朝向第一固定带的一侧;所述的固定板连接于第一气囊层外侧。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上述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和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能够对进行有创血压检测的传感器以及患者手腕进行固定,以避免检测过程中创口针头或传感器的脱离脱落,从而影响检测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能够快速高效的对有创血压的创口针头和传感器进行固定。

Fixed band of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and fixed device of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fixing belt and an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fixing device. The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fixing belt comprises a first fixing belt, a second fixing belt, a expandable first airbag layer and a fixing plate;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fixing belt are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belt; the first airbag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ixing belt toward the first fixing belt. One side; the fix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balloon layer. The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the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fixing belt and the air pump.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ixed band of an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which can fix the sensor for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detection and the wrist of the patient so as to avoid the detachment of the wound needle or sensor during the detection process, thereby affecting the de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or fixing device, which can fix the wound needle and sensor of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及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及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有创血压检测由于能够实时测试患者的血压变化,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术过程中。有创血压检测是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的压力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感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可获得被测部位血管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为了便于操作和观察,常常选用患者的桡动脉进行有创血压检测作业。但是检测过程中,患者的手腕常常会产生移动,并带动导管和传感器移动,从而对有创血压检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而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有创血压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能够对进行有创血压检测的传感器进行固定,以免在检测过程中创口针头或传感器脱离脱落影响检测进行。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对有创血压的创口针头和传感器进行固定。为达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100、第二固定带110、可胀缩的第一气囊层120和固定板130;所述的第二固定带110的两端均与第一固定带100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一气囊层120连接于第二固定带110朝向第一固定带100的一侧;所述的固定板130连接于第一气囊层120外侧。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板130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可胀缩的第二气囊层140。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带100的与第二固定带110连接的一侧连接可胀缩的第三气囊层150,且第三气囊层150位于第一固定带100和第二固定带110的两连接点之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板130开设有固定孔131。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孔131的内壁设有可胀缩的第四气囊层132。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板130的朝向第一固定带100的一侧设有两个凸起的限位部133,两个限位部133间形成用来对患者手腕进行限位的容纳槽134。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板130朝向第一固定带100的一侧设有滑移槽135,两个限位部133滑动设于滑移槽135内。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板130呈弧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带100的与第二固定带110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锁扣102,第二固定带110的一端滑动贯穿第一固定带100并与第二锁扣102可拆卸连接。为达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上述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和气泵,气泵用来给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所包括的气囊层进行充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能够对进行有创血压检测的传感器以及患者手腕进行固定,以避免检测过程中创口针头或传感器的脱离脱落,从而影响检测进行。(2)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装置,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对有创血压的创口针头和传感器进行固定。(3)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优选方案中,在固定板130两端分别设置可胀缩的第二气囊层140,通过第二气囊层140的弹性固定来保护导管和传感器,从而避免对导管或传感器造成损伤;并且,两个第二气囊层140间形成的空间用来容纳患者创口处,可保护患者创口处不被挤压。(4)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优选方案中,在第一固定带100的与第二固定带110连接的一侧连接可胀缩的第三气囊层150,通过第三气囊层150的膨胀对患者手腕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5)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优选方案中,在固定板130上开设固定孔131,通过固定孔131固定并保护传感器;在固定孔131的内壁设置可胀缩的第四气囊层132,通过第四气囊层132的膨胀挤压对传感器进行弹性固定,在避免传感器脱落出固定孔131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传感器的损伤。(6)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优选方案中,在固定板130上设有两个限位部133,两个限位部133之间形成对患者手腕进行限位的容纳槽134,可避免患者手腕移动,并可保护患者创口处不被挤压;在固定板130上设置滑移槽135,两个限位部133滑动设于滑移槽135内,以便根据患者手腕姿势来调节容纳槽134的位置,从而对患者手腕进行更有效的固定。(7)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优选方案中,固定板130为弧形板,有助于提高对手腕部分的限位固定效果。(8)本技术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优选方案中,第二固定带110的一端滑动穿过第一固定带100并与第二锁扣102可拆卸连接;可通过拉伸第二固定带110穿过第一固定带100的长度,来调节第一固定带100和第二固定带110之间形成的限位区域的范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固定带(100)、第二固定带(110)、可胀缩的第一气囊层(120)和固定板(130);所述的第二固定带(110)的两端均与第一固定带(100)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一气囊层(120)连接于第二固定带(110)朝向第一固定带(100)的一侧;所述的固定板(130)连接于第一气囊层(120)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固定带(100)、第二固定带(110)、可胀缩的第一气囊层(120)和固定板(130);所述的第二固定带(110)的两端均与第一固定带(100)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一气囊层(120)连接于第二固定带(110)朝向第一固定带(100)的一侧;所述的固定板(130)连接于第一气囊层(120)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板(130)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可胀缩的第二气囊层(1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带(100)的与第二固定带(110)连接的一侧连接可胀缩的第三气囊层(150),且所述的第三气囊层(150)位于第一固定带(100)和第二固定带(110)的两连接点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板(130)开设有固定孔(13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创血压传感器固定带,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孔(131)的内壁设有可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