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09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手腕固定板、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配合,解决了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的问题。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rterial catheter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tery catheterization positio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xing plate.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fixing plate.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wrist fixing plate is movable. A second wrist fixing plate is connected, a first fixing clasp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wrist fixing plate, a second fixing clasp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wrist fixing plate, and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wrist fixing plate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fixing clasp.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second wrist fixing plate, the first magic sticking tape and the second magic sticking tap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t only inconvenient arm and finger movement, but also not better positioning of arterial cathete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动脉置管是心脏外科手术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最常用的方法,动脉置管在围术期的通畅性是有效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重要保证,但在临床工作中,动脉置管常用于桡动脉,由于低龄患儿的配合差或成人无意识的腕部的弯曲,使得桡动脉置管容易出现打折、移位以及血栓的形成,致使围术期不能充分实现有创血压的监测,此外,目前常用的单纯腕部捆绑式束缚带,容易影响桡动脉置管的位置并影响对置管情况的观察,中国技术CN202408876U中提出了一种桡动脉置管固定装置,该技术在使用时,手掌前臂托板可以保证手掌和前臂在同一平面,但无法保证手掌不会相对前臂左右移动,该技术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具备可以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且方便用户活动手臂和手指的优点,解决了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腕固定板;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和第二手腕固定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所述第一固定板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粘带,所述第二固定板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粘带。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粘钩层。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的背面且位于粘钩层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织物层。优选的,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二手腕固定板顶部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二手腕固定板顶部的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二手腕固定板,使得第二手腕固定板可以和第一手腕固定板共同对手腕进行固定,使得手腕无法相对前臂运动,避免手腕上下左右移动,避免动脉置管出现打折、移位以及血栓,且并未对手指进行限位,方便用户活动手指,通过设置了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方便用户对手腕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了第一固定孔和第一魔术贴粘带,可以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了第二固定孔和第二魔术贴粘带,可以对第二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一手腕固定板和第二手腕固定板牢牢的固定在前臂上,通过第二手腕固定板、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配合,解决了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粘钩层和织物层,当第一魔术贴粘带穿过第一固定板正面底部的第一固定孔后可以通过粘钩层和织物层进行固定,当第二魔术贴粘带穿过第二固定板正面底部的第二固定孔后同样可以通过粘钩层和织物层进行固定,且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松紧,通过设置了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方便第二手腕固定板相对第一手腕固定板打开或关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一连接板、3第二固定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手腕固定板、6第二手腕固定板、7第一固定扣、8第二固定扣、9第一连接片、10第二连接片、11防滑软垫、12第一固定孔、13第一魔术贴粘带、14第二固定孔、15第二魔术贴粘带、16粘钩层、17织物层、18第一铰链、19第二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3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腕固定板5;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6,第二手腕固定板6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7,第二手腕固定板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8,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9,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扣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0,第一手腕固定板5和第二手腕固定板6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11,第一固定板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第一固定板1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孔1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粘带13,第二固定板3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4,第二固定板3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孔1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粘带15,第一魔术贴粘带13和第二魔术贴粘带15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粘钩层16,第一魔术贴粘带13和第二魔术贴粘带15的背面且位于粘钩层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织物层17,通过设置了粘钩层16和织物层17,当第一魔术贴粘带13穿过第一固定板1正面底部的第一固定孔12后可以通过粘钩层16和织物层17进行固定,当第二魔术贴粘带15穿过第二固定板3正面底部的第二固定孔14后同样可以通过粘钩层16和织物层17进行固定,且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松紧,第一手腕固定板5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18,第一铰链18活动连接在第二手腕固定板6顶部的左侧,第一手腕固定板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19,第二铰链19活动连接在第二手腕固定板6顶部的右侧,通过设置了第一铰链18和第二铰链19,方便第二手腕固定板6相对第一手腕固定板5打开或关闭,通过设置了第二手腕固定板6,使得第二手腕固定板6可以和第一手腕固定板5共同对手腕进行固定,使得手腕无法相对前臂运动,避免手腕上下左右移动,避免动脉置管出现打折、移位以及血栓,且并未对手指进行限位,方便用户活动手指,通过设置了第一固定扣7、第二固定扣8、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方便用户对手腕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了第一固定孔12和第一魔术贴粘带13,可以对第一固定板1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了第二固定孔14和第二魔术贴粘带15,可以对第二固定板3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一手腕固定板5和第二手腕固定板6牢牢的固定在前臂上,通过第二手腕固定板6、第一魔术贴粘带13和第二魔术贴粘带15配合,解决了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腕固定板(5);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6),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6)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7),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8),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9),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扣(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0),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和第二手腕固定板(6)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11),所述第一固定板(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孔(1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粘带(13),所述第二固定板(3)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4),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孔(1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粘带(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腕固定板(5);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6),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6)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7),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8),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9),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扣(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0),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5)和第二手腕固定板(6)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11),所述第一固定板(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孔(12)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燕张宏方虹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