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192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克隆水稻pe‑1基因,以及利用转基因互补试验鉴定基因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以及该基因PE‑1编码的蛋白质;还公开了该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在促进水稻早熟中的应用,以及公开了该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在调控水稻叶色中的应用。

PE-1 gene controlling early ripening and fresh green in r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the cloning of rice pe_1 gene by map-based cloning technolog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 function by using GM complementary tes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ce early ripening fresh green control gene PE_1 and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e gene PE_1, and also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ce early ripening fresh green control gene PE_1 in promoting rice early ripe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ce early ripening fresh green control gene PE_1 in regulating rice leaf 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克隆水稻pe-1基因,以及利用转基因互补试验鉴定基因的功能;同时还涉及该基因对水稻早熟及叶色调控的机理,用以改良农作物的光和效率,提高水稻产量。
技术介绍
水稻作为模式生物,同时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叶色突变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进而引起色素中的叶绿素比例、叶绿素的含量和组分发生改变,从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叶色异常的表型、严重时甚至会死亡,最终影响植株的光合效率、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造成减产[1]。叶色突变是生理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子机理非常复杂,叶色突变体如何形成的,同一种类型的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机理和调控过程是否相同,通过探明水稻叶色调控基因的遗传机制及分子调控机理,并应用于育种实践,提高作物光合效率,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早熟高产育种对水稻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早熟有利于品种在严寒和逆境来临前完成生命周期,优化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其特征是: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其特征是: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编码的蛋白质,其特征是:所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早熟鲜绿控制基因PE-1在促进水稻早熟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玉春徐娜王跃星林晗焦然胡娟章怡兰郑士仪周纯胡锦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