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15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蒸煮领域,特别涉及不怕碰撞的食品的蒸煮领域。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包括机架(13)、安装在机架(13)上的内壁有保温层(3)的外筒(2)、通过轴承连接安装在外筒(2)内部的滚筒(12)、安装在外筒(2)左端的与滚筒(12)内部联通的螺旋进料装置(14)、处于滚筒(12)右端的出料口(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全自动联系蒸煮,并且能够对产生的泡沫进行清除,同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水位和压强。

A Fully Automatic Continuous Coo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ood cooking, in particular to the field of food cooking which is not afraid of collision. A fully automatic continuous cooking device comprises a rack (13), an outer cylinder (2) with an insulating layer (3)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ack (13), a roller (12) mounted inside the outer cylinder (2) through a bearing connection, a screw feeding device (14) moun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2) and an outlet (7)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roller (12).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automatic connection cooking, and can remove the generated foam, and can simultaneously select different water level and pressure according to the n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蒸煮领域,特别涉及不怕碰撞的食品的蒸煮领域。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蒸煮或加热设备广为使用,在这些先有技术的蒸煮设备中,进行蒸煮通常采用中心设置的蒸汽喷管,该蒸汽喷管具有沿整个喷管开设的喷汽孔。然而,即便朝蒸汽喷管下游侧减少喷汽孔的数目,作用在整个原料上的压力和温度对原料的任意部分来说总是相等,因为喷射的蒸汽来自设置在下游侧的蒸汽喷管。再者,虽然根据蒸煮程度,即,在蒸煮腔中原料的总滞留时间,要求对每个蒸煮腔单独控制温度和压力,但是在每一蒸煮腔室中是同时而且均匀地对作用在原料上的温度与压力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蒸煮温度和蒸煮压力控制的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包括机架(13)、安装在机架(13)上的内壁有保温层(3)的外筒(2)、通过轴承连接安装在外筒(2)内部的滚筒(12)、安装在外筒(2)左端的与滚筒(12)内部联通的螺旋进料装置(14)、处于滚筒(12)右端的出料口(7),滚筒(12)内部有固定在滚筒(12)筒侧内壁上的螺旋推料叶片(11),处于外筒(2)与滚筒(12)之间并处于滚筒(12)下方有蒸汽管(10),蒸汽管(10)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滚筒(12)侧壁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滚筒(12)横向放置,滚筒(12)下部浸有其横截面直径1/5-3/5高度的水。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外筒(2)上部有联通滚筒(12)内部的人孔(5),人孔(5)上有人孔盖。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处于外筒(2)与滚筒(12)之间并处于滚筒(12)上方有喷淋管(6),喷淋管(6)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外筒(2)下部有联通滚筒(12)内部的排污口(9),排污口(9)通过阀门连接排污管道。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外筒(2)的右端有联通滚筒(12)内部的溢流口(8),溢流口(8)连接抽气泵。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溢流口(8)由处于外筒(2)的右端侧部(18)上的限位孔(20)、聚液槽(17)、出液口(16)、滑块(22)、拉手(21)、导槽(19)构成,滑块(22)在导槽19)中滑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滚筒(12)中部有链轮,链轮与外部动力输入装置(4)连接,滚筒(12)的右端成锥形缩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实现全自动联系蒸煮,并且能够对产生的泡沫进行清除,同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水位和压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溢流口结构示意图;图3是外筒的右端上溢流口位置示意图;其中,1、进料口,2、外筒,3、保温层,4、外部动力输入装置,5、人孔,6、喷淋管,7、出料口,8、溢流口,9、排污口,10、蒸汽管,11、螺旋推料叶片,12、滚筒,13、机架,14、螺旋进料装置,15、第一电机,16、出液口,17、聚液槽,18、右端侧部,19、导槽,20、限位孔,21、拉手,2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装置是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本技术以对黄豆的蒸煮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把黄豆放置在进料口1,螺旋进料装置4为一个内部有螺旋叶片的筒体,在第一电动机15带动下转动,从而把黄豆输送入与螺旋进料装置连接的滚筒12中,通过调节第一电动机的转速可以调节黄豆进入滚筒12的速度,滚筒12安装在外筒2中,两者通过轴承连接,滚筒12中央外侧有链轮,链轮在外部动力输入装置(如第二电机)4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滚筒12转动,滚筒12是一个侧部有多个内外相同的小孔的筒体,滚筒12的内部有螺旋推料叶片11,进入滚筒12的黄豆在螺旋推料叶片11向前面移动直至最后通过出料口7排出,为了出料的顺利,滚筒12的出料口附近为锥形的圆台筒结构。本技术是通过把滚筒12浸入在外筒2,外筒2内部有水,水的高度为滚筒(12)横截面直径的2/5,水的温度为90度-100度,通过安装在外筒2与滚筒12之间并处于滚筒12下方有蒸汽管10对水进行加热,并补充水分,蒸汽管10上有大量内外相同的小孔,蒸汽从该小孔冒出对水进行加热,同时补充水量,为了防止水过多,在外筒2右端有溢流口8,溢流口8由处于外筒2的右端侧部18上的限位孔20、聚液槽17、出液口16、滑块22、拉手21、导槽19构成,滑块22在导槽19中滑动,调节滑块22使溢流口的限位孔20与滚筒(12)横截面直径的2/5处对齐,溢流口8连接抽气泵,超过限位孔20的水或者水中产生的泡沫都通过溢流口8被抽气泵抽出。为了在蒸煮结束后对滚筒12进行清理,在处于外筒2与滚筒12之间并处于滚筒12上方设置有喷淋管6,喷淋管6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在蒸煮结束后打开喷淋管6的外接水源进行清理,外筒2下部有联通滚筒12内部的排污口9,排污口9通过阀门连接排污管道,清洗完成的废水进入排污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3)、安装在机架(13)上的内壁有保温层(3)的外筒(2)、通过轴承连接安装在外筒(2)内部的滚筒(12)、安装在外筒(2)左端的与滚筒(12)内部联通的螺旋进料装置(14)、处于滚筒(12)右端的出料口(7),滚筒(12)内部有固定在滚筒(12)筒侧内壁上的螺旋推料叶片(11),处于外筒(2)与滚筒(12)之间并处于滚筒(12)下方有蒸汽管(10),蒸汽管(10)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滚筒(12)侧壁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滚筒(12)横向放置,滚筒(12)下部浸有其横截面直径1/5‑3/5高度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3)、安装在机架(13)上的内壁有保温层(3)的外筒(2)、通过轴承连接安装在外筒(2)内部的滚筒(12)、安装在外筒(2)左端的与滚筒(12)内部联通的螺旋进料装置(14)、处于滚筒(12)右端的出料口(7),滚筒(12)内部有固定在滚筒(12)筒侧内壁上的螺旋推料叶片(11),处于外筒(2)与滚筒(12)之间并处于滚筒(12)下方有蒸汽管(10),蒸汽管(10)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滚筒(12)侧壁上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小孔,滚筒(12)横向放置,滚筒(12)下部浸有其横截面直径1/5-3/5高度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2)上部有联通滚筒(12)内部的人孔(5),人孔(5)上有人孔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连续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外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日北孙志莲倪文颖倪庆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