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63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属五金锁具行业。它通过在前挡上铆接前挡钉,再装入螺管,螺管穿过法兰及内芯套两侧的通孔,然后与穿过后挡板的安装螺钉连接,把前挡、法兰、内芯套及后挡板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在法兰和内芯套前端圆柱体上开圆孔,使前通和后通不再摇晃,力学性能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把手1、前通2、后挡10等,它的结构特点是前挡3后端面连接前挡钉4,前挡钉4连接连接螺管6,连接螺管6穿过法兰5的通孔5-2、内芯套7的通孔7-2连接在从后挡板9穿过的安装螺钉8上。在法兰5圆柱体5-1有圆孔5-3;在内芯套7圆柱体7-1有圆孔7-3。后挡板9有倒折的刺脚9-3。(*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属五金锁具行业。
技术介绍
筒式锁是目前国、内外使用得较多的一种锁具,它结构稍简单,制作、安装容易,价格较低,易为广大消费者、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接受,因而使用量大,是一种普及型锁具。回顾历史,筒式锁,它的基本结构二十年来没有多大改变,都是沿用1980年代的设计,人们好像习惯了,充其量对执手进行一些改进,以使增多一些花色品种。现在深入研究筒式锁,其实它的弱点是很多的,如前通和后通的外圆柱面没有和内芯套两端出管内圆柱面互相贴紧,有较大的间隙,因而晃动性大;另外,整个锁体结构不够牢固,力学性能差,安装到房门上后容易松动,甚至转动。过往这一些弱点人们却没有高度重视,反正是普及型锁,价格便宜,能够使用也就罢了。广东省中山市星光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有着十多年的制锁经验,决心改变这种筒式锁的内部结构,提出一种新的筒式锁,这便是本技术的产生背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它通过在前挡上焊接前挡钉,再装入螺管,螺管穿过法兰及内芯套两侧的通孔,然后与穿过后挡板的安装螺钉连接,紧紧地把前挡、法兰、内芯套、及后挡板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特别是前通和后通在改进的法兰、内芯套两端的圆孔通过时,受到圆孔的导向作用,这样前通和后通不再摇晃。通过这种改进,就改变了过去靠薄弱的支承架承担拉力,直接通过螺管将前挡、后挡板拉紧于门上,并将前挡固定,不能转动,达到更好的力学性能。专利技术人是这样构思的在筒式锁中引入螺管结构,即在前挡上铆接两个前挡钉,前挡钉连接螺管,螺管穿过法兰、内芯套两侧的通孔达到后挡板的前端面上,用两个长的连接螺钉从后挡板两侧的螺孔中穿过并旋入螺管中,在连接螺钉的拉紧力下,把后挡板、内芯套法兰及前挡四个零部件紧紧地结合一起,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为了防止前通和后通晃动,专利技术人把法兰和内芯套两端的圆筒由原有的三节式改为两节式,而在圆柱体前端平面开一个圆孔,而圆孔的直径与前通和后通的外径配合,因而前通和后通也就得到良好的导向,也即利用法兰及内芯套的端面圆孔来增加其对前、后通的支承,也就不再有摇晃现象了。专利技术人更为想得周到的是,为了解决锁具安装到门后不再松动,转动的问题,而在后挡板上增加向内倒折的刺脚,在连接螺钉的旋紧过程中,后挡板向内芯套靠拢时,会将刺脚紧紧地钉入门的木板中,增加锁体牢固度。因此,专利技术人用了这样三个结构上的改变,把筒式锁变得更加坚固,减少摇晃现象。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结构新颖,制作、安装容易;(二)锁体牢固度极大地增强,不再有摇晃、松动的现象;(三)达到了更好地力学性能,提高了筒式锁的质量,更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依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附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主视图; 附图2为本技术部件前挡及螺管连结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部件前挡及螺管连结的剖视左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部件前挡及螺管连结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部件法兰的主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部件法兰的剖视左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部件法兰的立体图;附图8为本技术部件内芯套的主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部件内芯套的剖视左视图;附图10为本技术部件内芯套的立体图;附图11为已有技术筒式锁的内芯套的立体图;附图12为本技术部件后挡板的主视图;附图13为本技术部件后挡板的剖视左视图;附图14为本技术部件后挡板的立体图;根据附图我们得知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包括前把手1、前通2、后挡10、后通11及后把手12,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前挡3后端面轴向连接前挡钉4,前挡钉4连接带内螺纹的连接螺管6,连接螺管6穿过法兰5的通孔(5-2)、内芯套7的通孔(7-2)连接在从后挡板9穿过的安装螺钉8上。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法兰5连接内芯套7;在法兰5、内芯套7周边有对应的通孔(5-2)及(7-2);在法兰5前端圆柱体(5-1)平面上有圆孔(5-3);在内芯套7前端圆柱体(7-1)平面上有圆孔(7-3)。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是后挡板9中部有圆孔(9-1),两侧有螺钉孔(9-2),边端有倒折的刺脚(9-3)。它的第四个结构特点是前通2穿过法兰5的圆孔(5-3)连接在法兰5里,前挡3连接在法兰5的圆柱体(5-1)上;前把手1连接在前通2的前端;后通11穿过内芯套7的圆孔(7-3)连接在内芯套7里,后挡10连接在内芯套7的圆柱体(7-1)上,后把手12连接在后通11的末端上。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各附图制作出本技术后,可以在一个新安装的门上进行试验。在门边钻出锁体圆孔后,从门前面推进本技术锁体,然后从门后面后挡板9两侧的螺钉孔(9-2)旋紧连接螺钉8,在拉紧的过程中,后挡板9不断向门板靠紧,最后,后挡板9两侧的刺脚(9-3)扎入到门体中,这时整个锁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然后安装后挡10、后把手12,这样本技术即安装完毕。经检验,前通2和后通11一点也不摇晃,锁体结构牢固,力学性能优良,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通过本技术的研制,有力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为筒式锁进入千家户提供了新的保障。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包括前把手(1)、前通(2)、后挡(10)、后通(11)及后把手(12),其特征是前挡(3)后端面轴向连接前挡钉(4),前挡钉(4)连接带内螺纹的连接螺管(6),连接螺管(6)穿过法兰(5)的通孔(5-2)、内芯套(7)的通孔(7-2)连接在从后挡板(9)穿过的安装螺钉(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其特征是法兰(5)连接内芯套(7);在法兰(5)、内芯套(7)周边有对应的通孔(5-2)及(7-2);在法兰(5)前端圆柱体(5-1)平面上有圆孔(5-3);在内芯套(7)前端圆柱体(7-1)平面上有圆孔(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其特征是后挡板(9)中部有圆孔(9-1),两侧有螺钉孔(9-2),边端有倒折的刺脚(9-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其特征是前通(2)穿过法兰(5)的圆孔(5-3)连接在法兰(5)里,前挡(3)连接在法兰(5)的圆柱体(5-1)上;前把手(1)连接在前通(2)的前端;后通(11)穿过内芯套(7)的圆孔(7-3)连接在内芯套(7)里,后挡(10)连接在内芯套(7)的圆柱体(7-1)上,后把手(12)连接在后通(11)的末端上。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属五金锁具行业。它通过在前挡上铆接前挡钉,再装入螺管,螺管穿过法兰及内芯套两侧的通孔,然后与穿过后挡板的安装螺钉连接,把前挡、法兰、内芯套及后挡板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在法兰和内芯套前端圆柱体上开圆孔,使前通和后通不再摇晃,力学性能好。本技术包括前把手1、前通2、后挡10等,它的结构特点是前挡3后端面连接前挡钉4,前挡钉4连接连接螺管6,连接螺管6穿过法兰5的通孔5-2、内芯套7的通孔7-2连接在从后挡板9穿过的安装螺钉8上。在法兰5圆柱体5-1有圆孔5-3;在内芯套7圆柱体7-1有圆孔7-3。后挡板9有倒折的刺脚9-3。文档编号E05B9/04GK2739298SQ20042004383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连接螺管的筒式锁,包括前把手(1)、前通(2)、后挡(10)、后通(11)及后把手(12),其特征是前挡(3)后端面轴向连接前挡钉(4),前挡钉(4)连接带内螺纹的连接螺管(6),连接螺管(6)穿过法兰(5)的通孔(5-2)、内芯套(7)的通孔(7-2)连接在从后挡板(9)穿过的安装螺钉(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致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星光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