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心式压电机械臂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驱动及机械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式压电机械臂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机械臂常采用液压式结构,结构庞大负载、功率要求高,难以微型化,或者是采用电磁电机的驱动结构,关节内置驱动器框架将驱动器置于关节内部,在面临微型化时同样面临结构复杂、功率密度低等问题。压电驱动器是利用压电体逆效应形成机械驱动或控制的一类装置,具有反应快、精度高和抗干扰等优点,因而由其所构造的驱动与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反应敏捷,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用于驱动机械臂的多自由度电机在施加稳定可调预压力和可靠输出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夹心式压电机械臂及其驱动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心式压电机械臂,包含第一纵振关节、弯振关节和第二纵振关节;所述第一纵振关节、弯振关节、第二纵振关节均包含第一至第二圆柱销、两个轴承、前金属基体、第一至第二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夹持板、后金属基体和预紧螺栓;所述前金属基体包含驱动头、连接部和结合部,所述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心式压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纵振关节、弯振关节和第二纵振关节;所述第一纵振关节、弯振关节、第二纵振关节均包含第一至第二圆柱销、两个轴承、前金属基体、第一至第二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夹持板、后金属基体和预紧螺栓;所述前金属基体包含驱动头、连接部和结合部,所述驱动头为圆柱体,所述结合部为长方体,所述驱动头的外壁通过所述连接部和结合部一端的端面固连,所述结合部另一端端面的中心设有和所述预警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驱动头两侧端面的中心均设有阶梯通孔;所述两个轴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驱动头两个端面的阶梯通孔中、外圈和所述驱动头固连;所述第一、第二圆柱销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心式压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纵振关节、弯振关节和第二纵振关节;所述第一纵振关节、弯振关节、第二纵振关节均包含第一至第二圆柱销、两个轴承、前金属基体、第一至第二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夹持板、后金属基体和预紧螺栓;所述前金属基体包含驱动头、连接部和结合部,所述驱动头为圆柱体,所述结合部为长方体,所述驱动头的外壁通过所述连接部和结合部一端的端面固连,所述结合部另一端端面的中心设有和所述预警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驱动头两侧端面的中心均设有阶梯通孔;所述两个轴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驱动头两个端面的阶梯通孔中、外圈和所述驱动头固连;所述第一、第二圆柱销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轴承的内圈中,另一端伸出其对应的轴承;所述后金属基体为长方体,其一端端面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中心设有贯穿后金属基体、供所述预警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压电陶瓷片、第二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夹持板的中心均设有供所述预警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预警螺栓从后金属基体梯形凹槽一侧依次穿过后金属基体、夹持板、第一压电陶瓷片、电极片、第二压电陶瓷片后和所述前金属基体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施加预紧力形成夹心式结构;所述夹持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纵振关节、第二纵振关节中的第一至第二压电陶瓷片均采用纵振压电陶瓷片,所述弯振关节中的第一至第二压电陶瓷片均双分区压电陶瓷片;所述第二纵振关节的驱动头伸入弯振关节的梯形凹槽,且第二纵振关节驱动头的侧壁和弯振关节梯形凹槽的三个面均相抵;第二纵振关节的第一圆柱销和弯振关节的第一固定柱之间、第二纵振关节的第二圆柱销和弯振关节的第二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金家楣,李昕键,阮重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