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629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多个金属共电极。发光元件分散地配置于驱动基板上,且每一发光元件包括磊晶结构层以及配置于磊晶结构层上的第一型电极与第二型电极。金属共电极分散地配置于驱动基板上,且接触每一发光元件的部分第二型电极以形成欧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发光二极管做为显示像素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显示面板中,共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皆会配置于显示区域中,其中发光二极管位于每一像素区且电性连接至共电极,借着共电极与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电压差而使得显示介质层的状态改变而进行显示。目前在发光二极管的制作上,大都会选择4.5eV-5.3eV的高功函数且性质稳定又透光的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来作为电极材料。目前的共电极也采用相同的材料,即氧化铟锡(ITO)来制作,然而氧化铟锡(ITO)材质较不具延展性及韧性,易增加显示面板共电极制程的难度因而减低显示面板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较佳的制作良率。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其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多个金属共电极。发光元件分散地配置于驱动基板上,且每一发光元件包括磊晶结构层以及配置于磊晶结构层上的第一型电极与第二型电极。金属共电极分散地配置于驱动基板上,且接触每一发光元件的部分第二型电极以形成欧姆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共电极接触每一第二型电极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与每一第二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分散地配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且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磊晶结构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磊晶结构层上的第一型电极与第二型电极;以及多个金属共电极,分散地配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且接触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部分所述第二型电极以形成欧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分散地配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且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磊晶结构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磊晶结构层上的第一型电极与第二型电极;以及多个金属共电极,分散地配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且接触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部分所述第二型电极以形成欧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金属共电极接触各所述第二型电极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与各所述第二型电极的所述上表面的面积的比值小于等于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金属共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型金属共电极与多个第二型金属共电极,各所述多个第一型金属共电极与各所述多个第二型金属共电极的材料相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型金属共电极的材质包括金、锗、镍或上述材质的合金,而所述多个第二型金属共电极的材质包括钛、铝或上述材质的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型金属共电极对应接触的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具有第一主要发光波长,而所述多个第二型金属共电极对应接触的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具有第二主要发光波长,所述第一主要发光波长大于所述第二主要发光波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型金属共电极对应接触的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为红光发光元件,而所述多个第二型金属共电极对应接触的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为蓝光发光元件或绿光发光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接合垫,配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且位于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凌赖育弘苏义闵
申请(专利权)人: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