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为行踪识别方法及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行为行踪识别方法及平台。
技术介绍
时空大数据是社会安全领域最为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主要包含目标对象的时空关系、时空轨迹、时空位置及其相应属性信息,具有跨时空、多尺度、多粒度等特征。异常行为行踪的发生通常标志着异常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时空大数据背景下,异常行为行踪的识别关乎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安全问题。针对异常行为行踪的诸多特性,例如时空轨迹、关系网络等,若对其时空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异常行为行踪的识别与预警预测,从而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现有技术中,基于时空大数据对异常行为行踪进行识别时,首先面临时空数据匹配、关联、复原、补全等问题;其次面临目标对象关系网络的准确构建和异常关系行为识别问题;再次面临着行踪理解识别问题。目前,大多数社会安全方面的模型都是基于业务规则来构建,时空数据不足、模型局限性较大,当面对复杂的异常行为行踪识别时准确率便会下降,从而导致误判、漏判等研判不准情况的出现,并且有些异常行为行踪不能预判。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为行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源异构的时空数据,所述时空数据包括多个关注对象的行为行踪数据;对所述时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根据所述数据模型,识别目标对象的行为和/或行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为行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源异构的时空数据,所述时空数据包括多个关注对象的行为行踪数据;对所述时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根据所述数据模型,识别目标对象的行为和/或行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时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包括:根据所述时空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关注对象的时空关系,以实现对所述时空数据的数据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空数据包括多个关注对象的行为数据,所述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包括: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获取若干个关注对象之间的多维关联因素;基于所述多维关联因素,建立所述若干个关注对象间的多维关系网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多维关联因素,建立所述若干个关注对象间的多维关系网络之后,所述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建立数据模型还包括:采用基于时间聚合的多粒度时变关系网络压缩表征与建模的方式,将时间维度加入到所述多维关系网络中,以时间聚合方式发现所述多维关系网络中关键演变节点及时间片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空数据包括多个关注对象的行踪数据,所述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包括:基于所述融合后的时空数据,获取若干个关注对象的行踪轨迹信息;通过学习所述行踪轨迹信息与行踪模式的映射关系,得到行踪轨迹识别模型;其中,所述行踪模式包括正常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杨云祥,郭静,李慧波,阳兵,李炳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