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89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然后采用GB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检测样液COD浓度,将样液进行浓缩和稀释,制成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2)在建立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中,将标准溶液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以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峰面积为纵坐标,CO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COD浓度的标准曲线;(3)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与步骤(2)绘制好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废水的COD浓度。该方法测得的结果准确可靠,检测时间极短,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低,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COD浓度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化学分析
,具体涉及二氯吡啶酸、四氯吡啶甲酸、氨氯吡啶酸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COD是指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被化学氧化剂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剂对应的氧气的质量浓度,是水质监测中重要的指标。目前,测定COD浓度较准确的是采用GB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采用该方法测量时间长,操作复杂,使用昂贵且有毒的重金属,有二次污染等缺点。目前,测定COD浓度的方法还有: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①分光光度法:张景东,袁洪丹.COD水质在线监测方法:CN107144534A[P].2017;刘宪华,谭璐,隋欣恬.一种测定海水化学需氧量的方法:CN103592242A[P].2016;李顺兴,郑凤英,蔡舒婕等.一种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方法:CN102818778A[P].2012。采用此法对于含高浓度盐废水,测定结果误差较大。②快速消解法:李武,宋茜茜,钱桂敏等.氯耗氧曲线校正-密封消解法测定高氯水体中COD的方法:CN102279183A[P].2011;孙世民,李晓玥,秦继磊等.一种实验室微波消解法测定COD值的方法:CN104316644A[P].2014;专利加入化学试剂进行测量,成本较高,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操作较复杂,人为误差大;测定时间较长。③光催化氧化法:艾仕云,李嘉庆,杨娅,等.一种新的光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采用此方法对于较复杂的废水,较难降解的物质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测定成本较高,测定时间长。综上所述,以上方法有很多缺陷。所以,研究一种新的方法检测COD浓度是必须的。吡啶羧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或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溶剂、医药、农药、饲料、染料等领域。被誉为杂环类医药、农药和兽药的“芯片”。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如此重要、用途广泛,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吡啶羧酸类化合物进入市场,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进入工业废水中。所以以吡啶羧酸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方法分析废水中COD浓度是可行的且具有现实意义。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R1、R2、R3、R4为氢、卤素、烃基、酰基、氰基、醇基、羧基、氨基等基团。在生产吡啶羧酸类化合物时,二氯吡啶酸、四氯吡啶甲酸、氨氯吡啶酸往往会同时存在,而目前还没有一种分析这三种化合物的高效液相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目前测定COD浓度的方法测样时间长,处理成本高,测量结果不准确,有二次污染,操作复杂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中COD浓度的新思路,测定结果准确、快速、成本低、无环境污染、操作简单,为用本专利技术测定其它物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然后采用GB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检测样液COD浓度,将样液进行浓缩和稀释,制成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2)在建立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中,将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以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峰面积为纵坐标,CO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COD浓度的标准曲线;(3)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与步骤(2)绘制好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废水的COD浓度。其中,步骤(1)中所述标准溶液的COD浓度为15mg/L—3000mg/L。步骤(2)所述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具体条件为:采用紫外检测器,AgilentC18色谱柱,以乙腈、水、磷酸为流动相,所述检测波长为200nm—380nm。所述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分析条件为:流动相中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25:75)—(50:50),磷酸的体积分数为5‰—8‰;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8mL/min—1.2mL/min。所述色谱柱的粒径为5μm,规格为250mm*4.6mm。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为20—35℃,检测波长为220—250nm,进样量为20μ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只需使用一次重铬酸钾标准法测量COD浓度,然后通过浓缩和稀释即可得到标准曲线,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时间。2、本专利技术检测COD浓度时不需要使用任何有毒物质,对环境无二次污染。3、采用该方法结果准确,可为生产中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废水COD浓度的测定提供可靠的数据。4、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选择性好、成本低,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测定其他废水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与参考。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二氯吡啶酸、四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当含有这三种不同的酸时可以采用同一种分析条件,实现了这三种酸的同步检测,操作简单,检测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含二氯吡啶酸生产废水的COD浓度标准曲线;图2是含四氯吡啶甲酸生产废水的COD浓度标准曲线;图3是含氨氯吡啶酸生产废水的COD浓度标准曲线;图4是同时进含二氯吡啶酸、四氯吡啶甲酸、氨氯吡啶酸生产废水时高效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良特点,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成果而做出的其他实施例,均为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二氯吡啶酸、四氯吡啶甲酸、氨氯吡啶酸以及它们混合时液相色谱检测条件:色谱柱选用AgilentC18色谱柱,粒径5μm,规格25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30:70,磷酸(体积分数):5‰;流动相的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34nm,进样量:20μL。制作标准曲线(图1至图3):(1)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采用GB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检测样液的COD浓度,将样液进行浓缩和稀释,制成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如:当废水样液COD浓度为500mg/L,取500mL样液加热浓缩为250mL,此时,废水样液的COD浓度为1000mg/L;或取500mL稀释成1000mL,此时,废水样液的COD浓度为250mg/L,按照上述稀释或浓缩方法获得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2)在建立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中,将标准溶液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以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峰面积为纵坐标,CO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COD浓度的标准曲线。以二氯吡啶酸、四氯吡啶甲酸、氨氯吡啶酸为研究对象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如下:二氯吡啶酸:y=5992.6x+69744,R2=0.9998四氯吡啶甲酸:y=12591x+375102,R2=0.9996氨氯吡啶酸:y=12943x+132351,R2=0.9999式中:y为峰面积,x为COD浓度,R为线性相关系数。样品的分析测定: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与绘制好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污水的COD浓度。结果见表1至表3,图4。表1五个含二氯吡啶酸生产废水待测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和采用GB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然后采用GB 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检测样液COD浓度,将样液进行浓缩和稀释,制成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2)在建立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中,将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以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峰面积为纵坐标,CO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COD浓度的标准曲线;(3)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与步骤(2)绘制好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废水的COD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然后采用GB11914-89重铬酸钾标准法检测样液COD浓度,将样液进行浓缩和稀释,制成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2)在建立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中,将不同COD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以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峰面积为纵坐标,CO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COD浓度的标准曲线;(3)分别在厌氧池、好氧池中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与步骤(2)绘制好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废水的COD浓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标准溶液的COD浓度为15mg/L—3000mg/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测定含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生产废水COD浓度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开华王宇曹胜文段正康李华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比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