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88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属于医疗设备器械领域。它包括箱体、进样夹杯模块、检测分析模块、清洗模块、样本位、测试杯位、试剂位、回收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进样针和夹杯装置同时在竖直方向机械臂移动的方法,避免了使用多套机械臂单独夹杯或进样的方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检测分析模块采用双光源的设计,散射浊度法和透射浊度法相结合,检测结果较普通单一光学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且能同时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大量的样品进行多项指标的检测;实验运行安全可靠,模块化结构维护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凝血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凝血分析装置是根据正常血液样本和异常血液样本在特定试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不同的凝结时间来进行止血和血栓检测的大型分析仪器。目前在凝血检测领域,检测装置主要分为半自动凝血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由于半自动凝血分析仪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成本,因此已逐渐被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所取代。目前比较常见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一般采用三轴移动加样的方式,如公开号CN105759066A,公开日2016-07-13,专利技术名称为全自动凝血检测分析仪、方法,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该方法使用微流控盘片作为反应腔体,通过进样针将样品、试剂依次注入微流控盘片中,使用马达驱动微流控盘片旋转让样品和试剂混合,光源发出测量光穿过检测腔内的混合物实现检测。但是该分析仪存在检测区域结构繁琐、可处理样本数量少、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能批量高效的处理血液样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包括箱体(1)、进样夹杯模块(2)、检测分析模块(3)、清洗模块、样本位(4)、测试杯位(5)、试剂位(7)、回收位(9);所述的进样夹杯模块(2)包括三维移动平台、进样装置、夹杯装置、震动装置;三维移动平台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移动臂、前后方向的第二移动臂、竖直方向的第三移动臂;箱体(1)内设置有两根滑轴和第一传送皮带,第一传送皮带位于两根滑轴中间,第一移动臂滑块(211)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套装在两根滑轴上,第一移动臂滑块(211)通过齿块和第一传送皮带啮合;第二移动臂固定于第一移动臂的滑块(211)上;第二移动臂上设置有第二传送皮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包括箱体(1)、进样夹杯模块(2)、检测分析模块(3)、清洗模块、样本位(4)、测试杯位(5)、试剂位(7)、回收位(9);所述的进样夹杯模块(2)包括三维移动平台、进样装置、夹杯装置、震动装置;三维移动平台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移动臂、前后方向的第二移动臂、竖直方向的第三移动臂;箱体(1)内设置有两根滑轴和第一传送皮带,第一传送皮带位于两根滑轴中间,第一移动臂滑块(211)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套装在两根滑轴上,第一移动臂滑块(211)通过齿块和第一传送皮带啮合;第二移动臂固定于第一移动臂的滑块(211)上;第二移动臂上设置有第二传送皮带、滑轨,滑块(212)活动套装在滑轨上,滑轨位于第二传送皮带的下方;第三移动臂设置有底板(213)、电机(214)、同步轮(215)、第三传送皮带(216)、第一导轨(217)、第一滑块(218)、第二导轨(219)、第二滑块(220);第三移动臂的电机(214)固定于底板(213)上,同步轮(215)固定于电机(214)上,第三传送皮带(216)绕在同步轮(215)上;第三移动臂的第一导轨(217)、第二导轨(219)固定于底板(213)上,第一滑块(218)、第二滑块(220)分别套装活动于第一导轨(217)、第二导轨(219)上;第三移动臂通过齿块固定在滑块(212)上,齿块啮合于第二传送皮带上;进样装置包括进样针(221)、进样针固定块(222)、压块(223)和柱塞泵(10),进样针(221)安装于进样针固定块(222)上,进样针固定块(222)固定于第二滑块(220)上,并通过与压块(223)的连接啮合于第三传送皮带(216)的右侧部分;柱塞泵(10)固定于箱体底板(1)上,进样针(221)与柱塞泵(10)之间通过硬管连接;夹杯装置由夹杯滑块(224)、夹杯底板(225)、测试杯夹子(226)、弹簧组成,夹杯滑块(224)固定于第一滑块(217)上,并通过与压块的连接啮合于第三传送皮带(216)的左侧部分;夹杯底板(225)固定于夹杯滑块(224)上,测试杯夹子(226)通过弹簧连接安装于夹杯底板(225)上;震动装置包括震动电机(227)、震动摇杆(228)、导向轴(229),震动电机(227)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侃陈均项一丹李云浩陈正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