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峻麟专利>正文

锁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78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锁的保护装置,是在锁体前方设一可开启的保护盖,用以遮盖锁孔。该保护盖与一制动器连接,该制动器由一驱动单元操纵,并有一控制单元可产生特定的信号,用于控制该驱动单元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使锁孔处于隐蔽状态,因此外人不能利用锁孔打开或破坏锁体。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使现有门锁获得双重防护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锁的保护装置,尤指机械门锁的保护装置。锁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经常用于对门的保护。现有机械门锁都设有一外露的锁孔,一般发生盗窃时,窃贼首先要借助万能钥匙从锁孔开启门锁,或用工具从锁孔钻入以破坏门锁。另外,有些人出于儿童的好奇或恶作剧心理而将金属、强力胶等异物塞进锁孔,以至于使该锁无法开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由保护盖(1)、驱动单元(3)、制动器(2)、控制单元(4)以及相应的电源组成,它与各种带有锁孔的机械门锁配合使用,其中保护盖(1)装在锁孔的前方;驱动单元(3)由接收器(31)与驱动器(32)组成;制动器(2)连接在保护盖(1)与驱动器(32)之间;控制单元(4)是与上述接收器(31)相互匹配的信号发生器,当它发出一定的信号时,接收器(31)接收该信号并使上述驱动器(32)工作,通过制动器(2)来控制保护盖打开或关闭,从而使锁孔外露或隐蔽。上述控制单元(4)和接收器(31)可以以数字编码式、磁感式等形式产生和接收控制信号,按目前电子技术水平,其具体电路的设计并不困难,而且已有许多现有技术可以借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使锁孔处于隐蔽状态,因此外人不能利用锁孔打开或破坏锁体,另外,本技术还使现有门锁获得双重防护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意图。图3图2的A-A剖视图。图4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意图。图5图4的剖视图。实施例1如图2、3所示,保护盖(1)通过一导轨设置在锁体(5)的前方遮住锁孔(51),它可以沿着导轨左右滑动以露出锁孔(51)。本例中制动器(2)为一齿条,它与保护盖(1)固结在一起。驱动器(32)为一马达,它通过机械传动系统与作为制动器(2)的齿条相连接。本例中的控制单元(4)为一设置在钥匙(42)把上的匣体,该钥匙用于开启锁体(5),匣体中设有一产生控制信号的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由设于匣体外表面的按钮(41)来控制。本例中的接收器(31)为一与上述控制单元(4)中的发射电路相互匹配的信号接收电路,当它接收到上述发射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时会产生相应的信号用来控制作为驱动器(32)的马达转动,于是通过齿条带动保护盖(1)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保护盖(1)。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将保护盖的一部分制成齿条状,并使保护盖的该部分通过机械传动系统与驱动器连接,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功效。实施例3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保护盖(1)的一侧边(11)绞接在锁体(5)的侧前方,并在该侧边(11)处设有一突臂(12)。控制单元(4)固定在保护盖(1)的附近,它利用一电子键盘产生控制信号。接收器(32)为一与之相应的电子电路。驱动器(32)包括一其上装有电磁铁的活动杆(321)。制动器(2)为一连杆,它的一端与上述活动杆(321)连接,另一端连接在保护盖(1)上的突臂(12)上。当上述接收器接收到从控制单元(4)传来的正确信号后,驱动电磁铁带动活动杆(321)移动,活动杆在通过作为制动器(2)的连杆和突臂(12)带动保护盖(1)以摆动的方式开启。权利要求1.一种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保护盖(1),装在锁孔(51)的前方;驱动单元(3),由接收器(31)与驱动器(32)组成;制动器(2),固定在保护盖(1)上,且与驱动单元(3)连接;控制单元(4),为一与接收器(31)相互匹配的信号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电源(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盖(1)为一无孔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4)设置于保护盖(1)的附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4)为一独立的匣体,其中装有信号发射电路,该电路的控制按钮(41)安装在上述匣体的外表面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匣体安装在该锁的钥匙(42)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32)为一马达。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32)为一带有电磁铁的活动杆(32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2)为一齿条。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2)为一与活动杆(321)相连的连杆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锁的保护装置,是在锁体前方设一可开启的保护盖,用以遮盖锁孔。该保护盖与一制动器连接,该制动器由一驱动单元操纵,并有一控制单元可产生特定的信号,用于控制该驱动单元动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使锁孔处于隐蔽状态,因此外人不能利用锁孔打开或破坏锁体。另外,本技术还使现有门锁获得双重防护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文档编号E05B17/14GK2179898SQ94200840公开日1994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赖峻麟 申请人:赖峻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保护盖(1),装在锁孔(51)的前方;驱动单元(3),由接收器(31)与驱动器(32)组成;制动器(2),固定在保护盖(1)上,且与驱动单元(3)连接;控制单元(4),为一与接收器(3 1)相互匹配的信号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电源(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峻麟
申请(专利权)人:赖峻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