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液力增压式电控喷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柴油机,具体地说是柴油机燃油系统。
技术介绍
柴油机作为目前已知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的动力机械,在采用电子控制后变得更加清洁与智能。目前,柴油机在船用动力方面仍保持统治地位。燃油喷射系统是发动机的心脏,随着民众对油耗标准的日渐提高以及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柴油机燃油系统发展与改进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喷油器是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超高压喷油有助于燃油的雾化与燃烧,船用柴油机,为了实现高压喷射,在喷油器内设置增压装置是解决方法之一,而仅仅是增设增压装置的喷油器将使喷油器结构变长、重量加大许多。而且,出于经济性的考虑,船用柴油机有相当占比燃用重油,对于电控喷油器来说,重油必须与电磁阀做出有效隔离,而若又仅仅增加隔离装置,将使得喷油器尺寸进一步加长;而且,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油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喷油器内增压并能使用重油的、适合船用柴油机使用的船用液力增压式电控喷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船用液力增压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上体、喷油器中间体、喷油器下体、电 ...
【技术保护点】
1.船用液力增压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上体、喷油器中间体、喷油器下体、电磁阀组件、增压器组件、针阀偶件,喷油器上体、喷油器中间体和喷油器下体自上而下设置,喷油器上体里设置伺服油进油口、高压进油道、伺服油回油口、伺服油主回油路、伺服油回油支路、重油进油口、重油进油道,高压进油道连通伺服油进油口,伺服油主回油路分别连通伺服油回油口和伺服油回油支路,重油进油道连通重油进油道;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端盖、铁芯、衔铁、阀杆,阀杆的上部设置在喷油器上体里,阀杆的下部伸入至喷油器中间体里,衔铁固定在阀杆的顶端,衔铁所在的腔连通回油节流孔,回油节流孔连通伺服油主回油路,衔铁的上方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船用液力增压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上体、喷油器中间体、喷油器下体、电磁阀组件、增压器组件、针阀偶件,喷油器上体、喷油器中间体和喷油器下体自上而下设置,喷油器上体里设置伺服油进油口、高压进油道、伺服油回油口、伺服油主回油路、伺服油回油支路、重油进油口、重油进油道,高压进油道连通伺服油进油口,伺服油主回油路分别连通伺服油回油口和伺服油回油支路,重油进油道连通重油进油道;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端盖、铁芯、衔铁、阀杆,阀杆的上部设置在喷油器上体里,阀杆的下部伸入至喷油器中间体里,衔铁固定在阀杆的顶端,衔铁所在的腔连通回油节流孔,回油节流孔连通伺服油主回油路,衔铁的上方设置铁芯,铁芯的上方设置端盖,铁芯的中部设置电磁阀弹簧,电磁阀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端盖和阀杆上,铁芯里缠绕线圈,阀杆与喷油器上体形成上部环腔,阀杆与喷油器中间体形成下部环腔和泄压腔,阀杆、喷油器上体、喷油器中间体三者之间形成中间环腔,阀杆内部设置相通的横向孔和纵向孔,横向孔和纵向孔构成泄压通道,喷油器中间体里设置增压进油道、连通通道、伺服油连通通道,增压进油道连通下部环腔和高压进油道,连通通道连通中部环腔,伺服油主回油路分别连通伺服油回油支路和伺服油连通通道,伺服油回油支路连通上部环腔;所述增压器组件包括增压活塞,增压活塞设置在喷油器下体里,喷油器下体里开有进油窗口、伺服油回油窗口、增压窗口、增压油道、喷油窗口、压力连通通道,增压活塞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小头端套有增压活塞弹簧,增压活塞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顶在大头端和增压器下体上,小头端与其下方的增压器下体之间形成增压腔,增压活塞弹簧所在位置为低压腔,大头端中部设置增压活塞环腔,进油窗口连通重油进油道,伺服油回油窗口连通伺服油连通通道,增压油道分别连通增压窗口和增压腔,压力连通通道连通喷油窗口,并通过进油节流孔连通高压进油道;所述针阀偶件包括针阀体、针阀、喷嘴,喷嘴位于针阀体下方,针阀位于针阀体里并与针阀体之间形成盛油槽,针阀顶端伸入喷油器下体里并套有针阀弹簧,针阀弹簧所在位置为针阀控制腔,针阀控制腔连通压力连通通道,针阀体下端部为球状且开有通孔,针阀下端部为与针阀体球状下端部配合的针阀锥面,喷嘴里开设喷射通道,喷嘴端部开设喷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液力增压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喷油器上体里设置混合油回油口,喷油器下体里设置混合油回油道,混合油回油道连通混合油回油口,增压活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云,陈康,付立洲,白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