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油规律可变的蓄压式重油电控喷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燃油系统,具体地说是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
技术介绍
喷油规律是柴油机燃烧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控制喷油速率控制燃烧过程可以实现燃烧过程理想化,从而改善燃烧过程。柴油机喷油初期的喷射率是决定预混合燃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NOx和噪声,希望初始喷射率很低;喷射中期相当于扩散燃烧期,为了降低碳烟,希望喷射率很陡地加大,并且随着转速和负荷的增高,喷油率的丰满度必须增大,即从三角形向矩形过渡,以确保燃油和空气的充分混合;喷射后期是喷射压力降低期,由于此间燃油雾化不良而产生颗粒物排放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喷油结束时,应快速回油以实现喷油压力的迅速降低,从而使喷油后期尽量缩短。这样便可以达到同时改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排放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既能够实现喷油器的靴形喷射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排放性能,又可以实现控制腔内的快速建压,提高喷油器响应速度的喷油规律可变的蓄压式重油电控喷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喷油规律可变的蓄压式重油电控喷 ...
【技术保护点】
1.喷油规律可变的蓄压式重油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电磁阀组件、控制滑阀组件、针阀组件,电磁阀组件、控制滑阀组件和针阀组件自上而下设置,电磁阀组件位于喷油器体里,喷油器体里设置蓄压腔、燃油进油油路、伺服油进油油路、伺服油回油油路、燃油回油油路,蓄压腔连通燃油进油油路;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体、电磁阀座、电磁铁、衔铁、控制阀杆、电磁阀复位弹簧,电磁阀体位于喷油器体里,电磁阀座位于喷油器体下方,电磁阀座下方为控制阀杆底座,电磁铁安装在电磁阀体里,电磁铁里缠绕线圈,电磁阀体为中空结构,其中空结构里设置电磁阀复位弹簧,伺服油回油油路连通电磁阀体的中空结构,衔铁位于电磁 ...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油规律可变的蓄压式重油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电磁阀组件、控制滑阀组件、针阀组件,电磁阀组件、控制滑阀组件和针阀组件自上而下设置,电磁阀组件位于喷油器体里,喷油器体里设置蓄压腔、燃油进油油路、伺服油进油油路、伺服油回油油路、燃油回油油路,蓄压腔连通燃油进油油路;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体、电磁阀座、电磁铁、衔铁、控制阀杆、电磁阀复位弹簧,电磁阀体位于喷油器体里,电磁阀座位于喷油器体下方,电磁阀座下方为控制阀杆底座,电磁铁安装在电磁阀体里,电磁铁里缠绕线圈,电磁阀体为中空结构,其中空结构里设置电磁阀复位弹簧,伺服油回油油路连通电磁阀体的中空结构,衔铁位于电磁阀座里并位于电磁阀体的下方,电磁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喷油器体和衔铁上,控制阀杆的顶端连接衔铁,控制阀杆的下端部伸入至控制阀杆底座里,控制阀杆底部与控制阀杆底座之间形成控制阀杆导向腔,控制阀杆导向腔连通回油油路,电磁阀座与控制阀杆底座之间形成过渡容腔,控制阀杆底座上设置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连通油腔、控制滑阀上腔连通油路,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连通油腔和控制滑阀上腔连通油路均连通过渡容腔,过渡容腔里的控制阀杆部分设置中部凸起,中部凸起的上端面为上端密封锥面,中部凸起的下端面为下端密封锥面,控制阀杆与控制阀杆底座之间形成控制阀杆进油腔,控制阀杆进油腔连通伺服油进油油路;所述控制滑阀组件包括控制滑阀复位弹簧底座、控制滑阀阀杆、液力补偿活塞,控制滑阀复位弹簧底座设置在控制阀杆底座下方,控制滑阀复位弹簧底座与控制阀杆底座之间形成环形油槽,控制滑阀阀杆、液力补偿活塞分别位于控制滑阀复位弹簧底座里,控制阀杆底座里设置受力滑块,受力滑块上方为控制滑阀上腔,受力滑块下方为控制滑阀下腔,控制滑阀阀杆的上端部连接受力滑块并套有控制滑阀复位弹簧,控制滑阀上腔连通控制滑阀上腔连通油路;液力补偿活塞上方为液力补偿活塞上腔,液力补偿活塞中部与控制滑阀复位弹簧底座之间形成液力补偿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普东方,马修真,范立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