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油支板、燃气涡轮起动机及微小型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涡轮起动机及微小型燃机的涡轮部件供油结构的
,特别地,涉及一种供油支板、燃气涡轮起动机及微小型燃机。
技术介绍
燃气涡轮起动机以及微小型燃机由于其结构紧凑,经常将导向器设计为一体化过渡段,即将过渡段的承力支板和导向器集成在一个机匣,承力支板通常为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气动叶型支板。叶片型的承力支板(以下简称气动支板)用于连接轴承座和导向器,涡轮部件的气动支板要经过高温燃气通道,工作温度通常为800℃以上,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而润滑轴承座所需的滑油一般由外部油管引入,经由滑油进油管流进轴承座处的滑油喷嘴,滑油进油管一般由气动支板内穿过高温燃气通道。为了保证滑油在工作时不会被高温燃气影响导致结焦,滑油进油管不能与气动支板接触,所以气动支板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滑油进油管的通过。并且,滑油进油管通常通过焊接与轴承座和供油口连接。但是,由于滑油进油管一般为金属圆管,为了保证油管不与气动支板接触,在滑油进油管截面积一定时,圆形管对应的气动支板截面积会较大,而在叶栅性能中,叶型损失与最大厚度有关,最大厚度的增加会导致叶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油支板,其应用于燃气涡轮起动机及微小型燃机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进油管连接并用于通入滑油的内层空心支板(11)、与内层空心支板(11)连接并作为导向器(20)叶片的气动支板(13)及与内层空心支板(11)连接并用于向轴承座(30)的滑油喷嘴通入滑油的滑油喷嘴座(15);内层空心支板(11)位于气动支板(13)内,内层空心支板(11)与气动支板(13)之间的间隙均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油支板,其应用于燃气涡轮起动机及微小型燃机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进油管连接并用于通入滑油的内层空心支板(11)、与内层空心支板(11)连接并作为导向器(20)叶片的气动支板(13)及与内层空心支板(11)连接并用于向轴承座(30)的滑油喷嘴通入滑油的滑油喷嘴座(15);内层空心支板(11)位于气动支板(13)内,内层空心支板(11)与气动支板(13)之间的间隙均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支板,其特征在于,内层空心支板(11)与气动支板(13)之间的间隙为1mm~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支板,其特征在于,供油支板与导向器(20)一体成型制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油支板,其特征在于,供油支板与导向器(20)通过3D打印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豪,欧阳玉清,潘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