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燃气会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窜气的成分为未燃烧的燃油气、水蒸气和废气等。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稀释机油,降低机油的使用性能;废气中的二氧化硫遇到空气氧化生成硫酸,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会导致发动机零件的腐蚀和加速磨损;窜气还会使曲轴箱的压力过高而破坏曲轴箱的密封,使机油渗漏流失;加速机油的老化,降低可靠性。因此,需要采用曲轴箱通风系统对窜气进行控制。窜气在流经曲轴箱通风系统时,会携带大量的油气,造成机油损耗,同时恶化排放,因此必须对油气进行分离,减小机油损耗。通过在气缸盖罩中集成油气分离器来对发动机排除的油气进行分离,传统的气缸盖罩只能进行单次分离,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如公开号为CN20555901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气缸盖罩”,包括气缸盖罩本体,气缸盖罩本体内侧形成有油气预分离腔室,该油气预分离腔室设有预分离进气口和预分离出气口,在油气预分离室内从所述预分离进气口到所述预分离出气口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初分离装置由至少两个隔板组成,所述气缸盖罩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气缸盖罩、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组合形成油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装置包括:平行布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滤孔板和第一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一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一回油管组成的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位于初分离装置后方;第二滤孔板、滤芯和第二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二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二回油管、以及设置在第二滤孔板上的单向阀组成的细分离装置,所述细分离装置位于粗分离装置后方,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细分离装置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初分离装置由至少两个隔板组成,所述气缸盖罩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气缸盖罩、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组合形成油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装置包括:平行布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滤孔板和第一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一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一回油管组成的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位于初分离装置后方;第二滤孔板、滤芯和第二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二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二回油管、以及设置在第二滤孔板上的单向阀组成的细分离装置,所述细分离装置位于粗分离装置后方,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细分离装置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分离装置中的第一滤孔板上设置有粗滤孔,所述第一滤挡板上设置有一滤筋条或针状凸起部,所述第一回油腔设置在第一滤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滤挡板为非封闭的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回油管设置在第一回油腔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分离装置中的第二滤孔板、滤芯和第二滤挡板彼此紧贴地布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滤孔板上设置有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雄,覃星念,韦福观,赵宁宁,叶双超,余晓强,肖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