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68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该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进气孔,所述预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滤孔板、第一滤挡板、第二滤孔板、滤芯、第二滤挡板、底板、第一回油腔、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腔和第二回油管;该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能够对油气混合物进行二次加速,分别分离大油滴和小油滴并通过回油腔流出,分离效率高;在小油滴的吸附上,滤芯由于二次加速的冲击力不会有残留物堵塞,因此无需定期更换滤芯,能够解决定期更换维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油气进入燃烧室参加燃烧,这一部分油气中含有的机油通常不能完全燃烧,而是连同废气一起经活塞环窜入曲轴箱内,进入到曲轴箱后,该部分机油蒸汽凝结变稀,性能下降,而且可燃混合气和废气进入曲轴箱内还会使得曲轴箱内压力增大,机油从曲轴油封、衬垫等处渗漏,增加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因此,需要通过在气缸盖罩中集成油气分离器来对发动机排除的油气进行分离,传统的气缸盖罩只能进行单次分离,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如公开号为CN20555901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气缸盖罩”,包括气缸盖罩本体,气缸盖罩本体内侧形成有油气预分离腔室,该油气预分离腔室设有预分离进气口和预分离出气口,在油气预分离室内从所述预分离进气口到所述预分离出气口依次设有沿垂直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横向隔板和沿水平方向呈迷宫式间隔排列的多个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之间形成连通预分离进气口和预分离出气口的迷宫式的油气通道,并在气缸盖罩外侧壁集成有油气分离器。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现有技术中气缸盖罩油气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气缸盖罩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气缸盖罩、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组合形成油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分离装置由至少两个树状挡板组成,所述树状挡板布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预分离装置包括:平行布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滤孔板和第一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一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一回油管组成的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位于初分离装置后方;第二滤孔板、滤芯和第二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二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二回油管组成的细分离装置,所述细分离装置位于粗分离装置后方,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细分离装置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气缸盖罩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气缸盖罩、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组合形成油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分离装置由至少两个树状挡板组成,所述树状挡板布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预分离装置包括:平行布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滤孔板和第一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一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一回油管组成的粗分离装置,所述粗分离装置位于初分离装置后方;第二滤孔板、滤芯和第二滤挡板、底板上的第二回油腔和其下的第二回油管组成的细分离装置,所述细分离装置位于粗分离装置后方,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细分离装置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分离装置中的第一滤孔板上设置有粗滤孔,所述第一滤挡板上设置有一滤筋条或针状凸起部,所述第一回油腔设置在第一滤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滤挡板为非封闭的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回油管设置在第一回油腔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分离装置中的第二滤孔板、滤芯和第二滤挡板彼此紧贴地布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滤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宁覃星念朱雄韦福观张雄叶双超余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