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1548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胶黏剂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环氧树脂为10—20%,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为25—40%,荧光有机小分子为0.1—1%,硅烷偶联剂为0.5—1%,二甲苯与乙酸丁酯混合溶剂为40—60%,固化剂为10—20%组成。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环氧树脂加热熔融并加入部分溶剂,然后匀速滴加由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荧光有机小分子以及硅烷偶联剂组成的丙烯酸酯预聚体,加热搅拌,通过自由基聚合将丙烯酸单体、荧光有机小分子与硅烷偶联剂接支共聚于环氧树脂,然后在其内补充剩余溶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经混合搅拌,得到荧光胶黏剂。该荧光胶黏剂在加热固化后具有力学性能好,粘接性强以及荧光防伪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多功能、高性能的胶粘剂在现代工业各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普通分子结构的胶粘剂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时合成高分子材料成为胶粘剂重要的研究方向。环氧树脂胶粘剂是性能极为优异的胶粘剂品种,特别是它环境适应性强、粘着力强、环保性好等特点,使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应用范围及广。当然,环氧树脂胶粘剂也有它自身缺点:(1)固化物一般偏脆,抗剥离、抗开裂、抗冲击性能差。(2)对极性小的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氟塑料等)粘接力小,必须先进行表面活化处理。(3)适用期短:大部分双组分必须现用现配,否则就会固化。因此,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能够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施工简便。传统荧光分子在稀溶液中可高效发光,但在浓溶液或聚集状下,发光能力显著减弱甚至完全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非辐射能量转换或形成了不利于荧光发射的物种。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极大的限制了发光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胶黏剂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如下组份组成:环氧树脂                       10—20%,丙烯酸酯混合物                 25—40%,荧光有机小分子                 0.1—0.5%,硅烷偶联剂                     1—2%,混合溶剂                       30—50%,固化剂                         10—20%;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混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如下组份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胶黏剂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如下组份组成:环氧树脂10—20%,丙烯酸酯混合物25—40%,荧光有机小分子0.1—0.5%,硅烷偶联剂1—2%,混合溶剂30—50%,固化剂10—20%;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混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如下组份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55—70%,丙烯酸乙基己酯10—25%,丙烯酸羟乙酯15—30%,引发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为E20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E51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有机小分子为对二丙烯酸四苯基乙烯酯或四丙烯酸四苯基乙烯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剂为二甲苯与乙酸丁酯按照体积比1:1混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混合物中所使用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胶黏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立邱振宇王军边学浩李吉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