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484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40~60份,聚氨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10~25份,偶联剂1~4份,活性稀释剂2~8份,填料15~35份,B组分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改性胺类固化剂50~70份,脂肪胺类固化剂2~8份,咪唑类固化剂0~2份,促进剂1~3份,填料2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在电解液环境中性能稳定,具有优异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腐蚀性,在电解液环境中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暴露在电解液环境下部件的粘接与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充电的二次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和尺寸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计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选为电源,尤其是移动电器设备、储能站和新能源汽车等。广阔的应用领域一直推动着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发展。正负极材料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电解质从液体电解质向固态电解质发展研究,电池外型从典型带硬壳的圆柱和方型电池,到软包的平板电池和叠片电池;名称为“一种二次锂电池的封边方法”的专利(CN105826612A)更提出了一种异性的电池的封边方法,应用了3D打印技术,更可以使电池的设计不再拘泥于规则的结构。市场对应用性能与安全性能更高的锂电池的追求,促使着锂电池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体系的开发,更高效的电池制造工艺也在一同发展及应用,因此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各类材料的粘接及密封也有着更多样化的需求。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各类材料的粘接与密封需要解决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粘接与密封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40~60份,聚氨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10~25份,偶联剂1~4份,活性稀释剂2~8份,填料15~35份,B组分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改性胺类固化剂50~70份,脂肪胺类固化剂2~8份,咪唑类固化剂0~2份,促进剂1~3份,填料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40~60份,聚氨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10~25份,偶联剂1~4份,活性稀释剂2~8份,填料15~35份,B组分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改性胺类固化剂50~70份,脂肪胺类固化剂2~8份,咪唑类固化剂0~2份,促进剂1~3份,填料2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E54、E51、E44和E42中的一种或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由聚醚多元醇、2,2-二羟甲基丙酸、对甲基苯磺酸、甲苯-2,4-二异氰酸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丙酮、阻聚剂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在500~2000之间,平均官能度为2~3,醚链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其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双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湖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阿普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