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杂丙撑类氢化酶模型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405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属于合成技术领域。所述模型物分子式为Fe2[(μ‑SCH2)2NC6H4‑4‑I](CO)5L,其化学结构式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杂丙撑类氢化酶模型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
,具体是一种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Fe2[(μ-SCH2)2NC6H4-4-I](CO)5L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正面临与能源相关的两个严峻问题。首先,随着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将导致高成本。其次,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进一步的增加将会对世界气候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主要是由于它不含碳,与其它化学燃料相比有最高的燃烧热值,并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氢能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而且还可以解决由传统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科研工作者试图找到一条高效、低成本合成氢气的途径,而自然界中微生物利用[铁铁]氢化酶高效制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文献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物为Fe2[(μ‑SCH2)2NC6H4‑4‑I](CO)5L,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物为Fe2[(μ-SCH2)2NC6H4-4-I](CO)5L,结构式如下:其中,L为P(C6H4-4-CH3)3、P(C6H4-4-F)3、P(C6H4-3-CH3)3、P(C6H4-3-F)3、P(C4H3O)3。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Fe2S2(CO)6溶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并降温至-78℃;2)缓慢加入三乙基硼氢化锂溶液,反应10~15min后加入三氟乙酸,继续反应10~15min后加入单膦配体L,自然升温至室温后,继续搅拌反应3小时;3)在圆底烧瓶中,将多聚甲醛和对碘苯胺溶解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在避光条件下,在40℃水浴中反应3小时后,再缓慢加入二氯亚砜,室温反应1h后除去二氯甲烷溶剂;4)将步骤3)中得到的化合物加入到步骤2)中,再加入三乙胺,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2小时;5)除去四氢呋喃溶剂,并将残余物提取,最后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收集主色带,即得到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2S2(CO)6、四氢呋喃、三乙基硼氢化锂的用量比为1mmol:15~30mL:2~2.1mL。4.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单膦配体的氮杂丙撑类[铁铁]氢化酶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龙何娇吴宇谢应蒋金孙延春王正邹立科谢斌高凡母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