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01538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嘧啶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新型嘧啶酮类衍生物以及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作为选择性视黄醛脱氢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等方面的医药用途。
技术介绍
人体会从外部环境和体内生物分子代谢中接触多种醛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在人体中以足够多的量存在时会导致细胞毒性和癌变。作为众多酶系统中的一种,醛脱氢酶(ALDHs)在体内用来缓解醛压。人类基因组编码了19种醛脱氢酶(ALDHs),这些酶可以把醛代谢为相应的羧酸及其衍生物。ALDHs在癌症、代谢失衡以及其他疾病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学和毒理学作用。ALDHs在体内生物活性和代谢路径的变化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诸如炎症、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ALDHs的过度表达,尤其是ALDH1A1,使得其在一些恶性肿瘤和癌症干细胞中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生物标记物。ALDH1/2家族共有五种同工酶,分别是:ALDH1A1(视黄醛脱氢酶1,RALDH1)、ALDH1A2、ALDH1A3、ALDH2和ALDH1B1,其中ALDH1A1、ALDH1A2和ALDH1A3是胞质蛋白,ALDH2和ALDH1B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选自氢、非取代或取代的C1-C5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取代或取代的C3-C6碳的环烷基、非取代或取代的烯丙基、非取代的苄基或苯环上取代的苄基;R2选自(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杂基;n为0、1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1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异戊烯基、苄基、邻甲基苄基、间甲基苄基或对甲基苄基;R2选自(C1-C4)直链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杂基;n为0或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1选自乙基、异戊基、异戊烯基、苄基、间甲基苄基;R2选自(C3-C6)环烷基、取代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杂基;n为0或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氟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1);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氯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2);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溴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3);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4);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硝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5);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氰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6);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甲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7);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乙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8);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异丙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9);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4-甲氧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10);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羰基)哌嗪-1-基)丙酰胺(I-11);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4-(呋喃-2-羰基)哌嗪-1-基)丙酰胺(I-12);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3-(3-烟酰基哌嗪-1-基)丙酰胺(I-13);N-(3-甲基丁-2-烯-1-基)-N-(1,3-二甲基-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程刘李梁黛琳刘晓东范亚洲杨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