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316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混凝土发泡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山梨醇40~50份、磷酸钾2~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3份、聚乳酸1~2份、壳聚糖3~5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5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7份、三乙基硅烷6~12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5份、丙烯酸2~4份、氮化硼1~2份、二乙醇胺1~3份、甲壳素5~8份、聚乙二醇10~15份、三聚磷酸钠5~9份、叔丁醇4~7份、碳酸二甲酯3~6份、硅胶粉2~5份、氯化胆碱1~2份、盐酸5~8份、硅藻土5~8份、麸皮2~8份、磷酸氢钙3~6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20~30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发泡混凝土,又名泡沫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发泡混凝土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发泡混凝土是以发泡剂、水泥、粉煤灰、石粉等搅拌成有机胶结料的双套连续结构的聚合物、内含均匀气孔;发泡混凝土是用于屋面保温找坡、地面保温垫层、上翻梁基坑填充,墙体浇注等节能材料。发泡混凝土通常是用机械方法将泡沫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含硅质材料、钙质材料、水及各种外加剂等组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材料。由于发泡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孔隙,使其具有下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1、轻质,发泡混凝土的密度小,密度等级一般为300-1800kg/m3,常用发泡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300-1200kg/m3。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一般可使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发泡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保温隔热性能好,由于发泡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细小孔隙,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即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是普通混凝土所不具备的。通常密度等级在300-1200kg/m3范围的发泡混凝土,导热系数在0.08-0.3w/(m·K)之间,热阻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0-20倍。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墙体及屋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3、隔音耐火性能好,发泡混凝土属多孔材料,因此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隔音材料,在建筑物的楼层和高速公路的隔音板、地下建筑物的顶层等可采用该材料作为隔音层。泡沫混凝土是无机材料,不会燃烧,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在建筑物上使用,可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CN102276290A提供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其按重量份数包含:淀粉40-60,表面活性剂32-47,月桂醇3-8,羧甲基纤维素的碱金属盐2-5。CN103922635A公开一种泡沫混凝土固体粉状发泡剂及其使用方法,其重量份比组成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40份、α-烯基磺酸钠20~40份、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5份、月桂酰肌氨酸钠3~1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烷醇酰胺1~5份;螫合剂:三乙醇胺1~5份;稳泡剂:聚丙烯烯交联树脂、聚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1~5份。CN101654345A提供一种复合型混凝土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由甲组分和乙组分复合而成,所述甲组分为:聚乙烯醇10-20份,松香15-25份,无水碳酸钠1.5-2.5份,工业烧碱3.5-4.5份,三乙醇胺3-5份,工业级盐酸0.2-0.5份,水53.5-55.8份;所述乙组分为:三乙醇胺0.2-0.5份,硫酸钠8-10份,亚硝酸钠12-15份,氯化钙10-25份,水54.7-64.5份。但是上述的发泡剂存在着混凝土强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泡效果好、强度高的混凝土发泡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山梨醇40~50份、磷酸钾2~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3份、聚乳酸1~2份、壳聚糖3~5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5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7份、三乙基硅烷6~12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5份、丙烯酸2~4份、氮化硼1~2份、二乙醇胺1~3份、甲壳素5~8份、聚乙二醇10~15份、三聚磷酸钠5~9份、叔丁醇4~7份、碳酸二甲酯3~6份、硅胶粉2~5份、氯化胆碱1~2份、盐酸5~8份、硅藻土5~8份、麸皮2~8份、磷酸氢钙3~6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20~30份。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铵盐系。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400。所述的盐酸的质量浓度是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发泡剂具有发泡效果好,混凝土强度高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山梨醇40份、磷酸钾2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份、聚乳酸1份、壳聚糖3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份、三乙基硅烷6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份、丙烯酸2份、氮化硼1份、二乙醇胺1份、甲壳素5份、聚乙二醇10份、三聚磷酸钠5份、叔丁醇4份、碳酸二甲酯3份、硅胶粉2份、氯化胆碱1份、盐酸5份、硅藻土5份、麸皮2份、磷酸氢钙3份、表面活性剂1份、水20份。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铵盐系,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400,所述的盐酸的质量浓度是20%。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山梨醇50份、磷酸钾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3份、聚乳酸2份、壳聚糖5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5份、月桂酸二丁基锡7份、三乙基硅烷12份、月桂酸二丁基锡5份、丙烯酸4份、氮化硼2份、二乙醇胺3份、甲壳素8份、聚乙二醇15份、三聚磷酸钠9份、叔丁醇7份、碳酸二甲酯6份、硅胶粉5份、氯化胆碱2份、盐酸8份、硅藻土8份、麸皮8份、磷酸氢钙6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30份。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铵盐系,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400,所述的盐酸的质量浓度是20%。实施例3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山梨醇40份、磷酸钾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份、聚乳酸1份、壳聚糖5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4份、月桂酸二丁基锡4份、三乙基硅烷8份、月桂酸二丁基锡4份、丙烯酸3、氮化硼1份、二乙醇胺2份、甲壳素5份、聚乙二醇15份、三聚磷酸钠5份、叔丁醇5份、碳酸二甲酯5份、硅胶粉3份、氯化胆碱1份、盐酸5份、硅藻土8份、麸皮8份、磷酸氢钙6份、表面活性剂1份、水24份。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铵盐系,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400,所述的盐酸的质量浓度是20%。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发泡剂在发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对上述实施例中合成的发泡剂进行发泡实验,根据标准JG/T266-2011《泡沫混凝土》中的试验方法及要求测定发泡剂的发泡倍数、稳泡时间和沉降距,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发泡倍数323135稳泡时间/h3223261h沉降距/mm1.11.41.3混凝土强度Mpa139129119从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发泡剂具有发泡效果好,混凝土强度高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 :山梨醇40~50份、磷酸钾2~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3份、聚乳酸1~2份、壳聚糖3~5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5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7份、三乙基硅烷6~12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5份、丙烯酸2~4份、氮化硼1~2份、二乙醇胺1~3份、甲壳素5~8份、聚乙二醇10~15份、三聚磷酸钠5~9份、叔丁醇4~7份、碳酸二甲酯3~6份、硅胶粉2~5份、氯化胆碱1~2份、盐酸5~8份、硅藻土5~8份、麸皮2~8份、磷酸氢钙3~6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计将如下原料混合均匀:山梨醇40~50份、磷酸钾2~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3份、聚乳酸1~2份、壳聚糖3~5份、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5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7份、三乙基硅烷6~12份、月桂酸二丁基锡3~5份、丙烯酸2~4份、氮化硼1~2份、二乙醇胺1~3份、甲壳素5~8份、聚乙二醇10~15份、三聚磷酸钠5~9份、叔丁醇4~7份、碳酸二甲酯3~6份、硅胶粉2~5份、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海港
申请(专利权)人:邳州市铁富九龙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