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021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锁,属于与自行车构成一体的锁技术领域。本案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与车共体的电动车车锁。其构成中包括遥控器、锁控电路、锁体、端盖和锁舌;所述锁控电路由接收器JSQ、电磁线圈L、衔铁、电阻R1、电池E和手动开关K1组成,电磁线圈L和衔铁位于锁体内,衔铁与锁舌固定连接,接收器JSQ的电源端正极经电阻R1接电池E的正极,接收器JSQ的负极接电池E的负极,电磁线圈L与手动开关串联后接在接收器JSQ的输出端,衔铁设有复位弹簧,衔铁的杆体上设限位卡槽相配的卡爪设有手柄和复位弹簧。本锁具特别适用于两轮或三轮电动自行车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锁,属于与自行车构成一体的锁

技术介绍
近年来,许多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在出厂时均不配备车锁,用户在购买到 这些电动自行车后,还需要根据所购买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形状选购合适的车 锁。因不同品牌的电动自行车车体各异,故难于购到专门与电动自行车配套 使用的车锁,大多用户多是选购一种代用品,且在车体上难于找到合适的安 装位置。所以在不用时,车锁与车体呈分体状态,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而且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车共体的使用方便且安全 可靠的电动自行车车锁。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自行车车锁,它包括遥控器、锁控电路、锁体、端盖和锁舌,所述锁控电路由接收器JSQ、电磁线圈L、衔铁、电阻R1、电池E和手动开 关K1组成,电磁线圈L和衔铁位于锁体内,衔铁与锁舌固定连接,接收器 JSQ的电源端正极经电阻Rl接电池E的正极,接收器JSQ的负极接电池E 的负极,电磁线圈L与手动开关串联后接在接收器JSQ的输出端,衔铁设有 复位弹簧,衔铁的杆体上设限位卡槽,相配的卡爪设有手柄和复位弹簧。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锁,所说锁体与端盖间为螺纹连接或螺钉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锁,所说锁体设有锁舌的一端设有连接盘,连接盘 与锁体间为螺纹连接或螺钉连接。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锁,所说卡爪设有导套,导套与端盖固定,端盖设 有供卡爪的手柄探出的导槽。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自行车车锁与两轮或三轮电动自行车配套使 用。使用时,需将锁体安装在电动车后轮的制动装置外壳上,锁舌与制动鼓 上所设的锁孔相对,靠限制电动车后轮转动达到锁车防盗的目的。本锁具体 积小,安装在电动车上不影响整车的美观。本锁具借助于电动车的电源和本 锁具配套的遥控装置实现遥控开锁,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防盗性能好。本 锁具可供电动车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安装好后再出厂上市,也可供用户安装在 已购买的无锁的电动车上使用。本锁具特别适用于两轮或三轮电动自行车使 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锁体部分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状态主视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4是本技术的锁控电路原理图。图中标号为l.制动装置外壳2.手柄3.端盖4.锁体5.导槽6.卡爪 7.导套8.电磁线圈9.螺钉10.衔铁11.锁舌12.复位弹簧13.锁孔14. 制动鼓15.连接盘16.卡槽17.复位弹簧18.连动臂19.连动杆20.动 触点臂21.定触点臂22.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附图1 4,本电动车车锁的构成中包括遥控器、接收器、锁体4、端 盖3、锁舌11、置于锁体内的电磁线圈8(L)和衔铁10,衔铁10设有复位弹簧 12,锁舌11与衔铁10共体,二者也可分别制作,再把二者连接在一起。衔 铁10的杆体上设限位卡槽16,与卡槽16相配合的卡爪6设有手柄2和复位 弹簧17。卡爪6与手柄2连为一体,手柄2可从锁体4一侧摆出,也可从端 盖3所设的导槽5中摆出,如图l、图2中所示。当采用图示结构时,卡爪6 需设导套7,导套7与端盖3间可用螺丝连接固定,也可焊接固定。端盖3与 锁体4间为螺纹连接,其间也可采用螺钉连接。为了便于将锁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后轮的制动装置外壳1上,可在锁体4 设有锁舌11的一端设一连接盘15,连接盘15与锁体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螺钉9连接。当连接盘15与锁体4连接时,把制动装置的外壳壁夹持在二者之间。参见图4,本电动自行车车锁的锁控电路部分由接收器JSQ、电磁线圈 8(L)、衔铁IO、电阻R1、电池E和锁控开关K1组成,接收器JSQ的电源端 正极经降压电阻Rl接电池E的正极,接收器JSQ的电源端负极接电池E的 负极,电磁线圈L(8)与手动开关串联后接在接收器JSQ的输出端。与本锁具 配套使用的遥控器及接收器均为石家庄德汇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电池E为 电动车电源。接收器JSQ及电阻R1部分可安装在电动车的电池盒内。参见图3,在本锁具中,手动开关K1釆用手动触点式开关,其定触点臂 21(Kl)上设有绝缘层22,绝缘层22与端盖3间粘接。开关的动触点臂20(Kl) 上设有连动臂18,连动臂18与卡爪6—侧所设的连动杆19相对应。动触点 臂20(Kl)可与端盖3焊接固定或用螺钉固定。参见图1 图3,车锁具的使用启闭过程是这样的..锁车时,足需向上推 动手柄2,卡爪6即与手柄2同步上移,当卡爪6与衔铁10的卡槽16脱离接 触后,在衔铁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衔铁10与锁舌11一起左移,使锁舌ll 的端部顶在制动鼓14的壁上,这时,用手转动电动车的后轮,使锁舌11探 入到制动鼓14的锁孔13内,即完成锁车过程。开锁时,重新向上推动手柄2, 同时,卡爪6带动其一侧的连动杆19同步上移,连动杆19与连动臂18接触 后,带动连动臂18上移,并使开关的两个触点结合,这时,按动遥控器的开 锁按钮,使电磁线圈8(L)得电,在电磁线圈8(L)的作用下,衔铁10克服复位弹 簧12的作用力带动锁舌11 一同右移,使锁舌11与制动鼓14的锁孔13脱离 接触,同时,松开手柄2,卡爪6便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下移,使卡爪6 的下端落入到衔铁的卡槽16内,衔铁10及锁舌11受限,不能左移,这时即 完成开锁的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锁,其特征是它包括遥控器、锁控电路、锁体(4)、端盖(3)和锁舌(11),所述锁控电路由接收器JSQ、电磁线圈L、衔铁(10)、电阻R1、电池E和手动开关K1组成,电磁线圈L和衔铁(10)位于锁体(4)内,衔铁(10)与锁舌(11)固定连接,接收器JSQ的电源端正极经电阻R1接电池E的正极,接收器JSQ的负极接电池E的负极,电磁线圈L与手动开关串联后接在接收器JSQ的输出端,衔铁(10)设有复位弹簧(12),衔铁(10)的杆体上设限位卡槽(16)相配的卡爪(6)设有手柄(2)和复位弹簧(17)。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锁,其特征是所说锁体(4)与端盖 (3)间为螺纹连接或螺钉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锁,其特征是所说锁体(4)设 有锁舌(11)的一端设有连接盘(15),连接盘(15)与锁体(4)间为螺纹连接或螺钉 连接。4、 根据权利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锁,其特征是所说卡爪(6)设有导套(7), 导套(7)与端盖(3)固定,端盖(3)设有供卡爪(6)的手柄(2)探出的导槽(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锁,属于与自行车构成一体的锁
本案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与车共体的电动车车锁。其构成中包括遥控器、锁控电路、锁体、端盖和锁舌;所述锁控电路由接收器JSQ、电磁线圈L、衔铁、电阻R1、电池E和手动开关K1组成,电磁线圈L和衔铁位于锁体内,衔铁与锁舌固定连接,接收器JSQ的电源端正极经电阻R1接电池E的正极,接收器JSQ的负极接电池E的负极,电磁线圈L与手动开关串联后接在接收器JSQ的输出端,衔铁设有复位弹簧,衔铁的杆体上设限位卡槽相配的卡爪设有手柄和复位弹簧。本锁具特别适用于两轮或三轮电动自行车使用。文档编号E05B71/02GK201152092SQ20072013827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锁,其特征是它包括遥控器、锁控电路、锁体(4)、端盖(3)和锁舌(11),所述锁控电路由接收器JSQ、电磁线圈L、衔铁(10)、电阻R1、电池E和手动开关K1组成,电磁线圈L和衔铁(10)位于锁体(4)内,衔铁(10)与锁舌(11)固定连接,接收器JSQ的电源端正极经电阻R1接电池E的正极,接收器JSQ的负极接电池E的负极,电磁线圈L与手动开关串联后接在接收器JSQ的输出端,衔铁(10)设有复位弹簧(12),衔铁(10)的杆体上设限位卡槽(16)相配的卡爪(6)设有手柄(2)和复位弹簧(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韩清献李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