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93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测试工装。该电池测试工装具有安装座、升降机构、正接触电极和负接触电极。升降机构安装于安装座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上下运动。正接触电极和负接触电极连接于升降机构并相互间隔开。升降机构布置成驱使正接触电极和负接触电极压触待测的电池的电极。相比于现有的电池测试,采用本申请的电池工装时,测试更方便,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测试工装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具体涉及电池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电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这种电池的形状通常为方形。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以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目前,这种电池在测试时,通常是先将电池的电极部分使用激光焊接两块接触片。焊接接触片的目的是方便在充放电测试时,便于连接电池电极。在进行充放电测试之后,需要将接触片切割打磨去掉。目前的测试方法中,有以下几个缺点:1、增加了焊接的工艺,浪费产品周转时间。2、焊接的接触片是一次性使用的,浪费极大。3、对产品原有电极表面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测试更方便的电池测试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更方便,成本更低的电池测试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工装,所述电池测试工装具有安装座、升降机构、正接触电极和负接触电极,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安装座上下运动,所述正接触电极和所述负接触电极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并相互间隔开,以及所述升降机构布置成驱使所述正接触电极和所述负接触电极压触待测的电池的电极。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具有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测试工装具有安装座、升降机构、正接触电极和负接触电极,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安装座上下运动,所述正接触电极和所述负接触电极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并相互间隔开,以及所述升降机构布置成驱使所述正接触电极和所述负接触电极压触待测的电池的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测试工装具有安装座、升降机构、正接触电极和负接触电极,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安装座上下运动,所述正接触电极和所述负接触电极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并相互间隔开,以及所述升降机构布置成驱使所述正接触电极和所述负接触电极压触待测的电池的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底座和从所述底座的一侧向上伸出的下导柱,所述升降机构具有电极压板和从所述电极压板的一侧向下伸出的上导柱,其中所述上导柱与所述下导柱配合,使得所述上导柱能够沿着所述下导柱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柱包括位于所述底座的两端的左下导柱和右下导柱,所述上导柱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压板两端并且分别与所述左下导柱和所述右下导柱配合的左上导柱和右上导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导柱具有从所述左下导柱的顶端朝向所述右下导柱延伸出的第一伸出部,所述右下导柱具有从所述右下导柱的顶端朝向所述左下导柱延伸出的第二伸出部;所述左上导柱和所述右上导柱之间具有中间导柱,所述中间导柱的下端两侧分别向左和向右延伸出左安装部和右安装部,其中,所述左上导柱、所述右上导柱部和所述中间导柱相互连接,且所述中间导柱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烁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