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及其充电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819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及其充电弓,目的在于解决采用现有的充电弓时,充电弓信号及电流传输容易受车辆的停放位置及车身的倾斜角度等外在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车辆充电出现接触不良或者充电过程间断的问题。该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包括用于与充电弓中升降机构固定连接的连接上固定板、用于与充电电极相配合的接触板、连接弹簧、弹簧固定件、柔性连接器组件。基于该结构,本申请能有效解决车辆充电出现接触不良或充电过程间断的问题,使车辆在不同使用环境情况下的充电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满足电动车大电流、快速充电的需求。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及其充电弓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弓传输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及其充电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等使用清洁能源(电能、氢能)的汽车也越来越普及,而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为了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通常在电动汽车上设置受电弓,以及与配合使用的充电弓。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时,需要将电动汽车的受电弓中设置的铜排与配合使用的充电弓中设置的铜排接触后,使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接受充电弓发出的电能,从而进行充电操作。授权公告号为CN205468581U,授权公告日为2016.08.1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受电弓和采用该受电弓的电动汽车,受电弓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受电弓极板(即接触式导电体),各受电弓极板均支撑在支撑体上而构成蓬式结构,各受电弓极板的下方分别连接有高度自适应装置,高度自适应装置包括用于适应受电弓极板竖直运动的弹性装置和用于受电弓极板竖直方向导向的导向装置,弹性装置和导向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受电弓极板左右高度的调整,保证受电弓极板与充电架极板的水平接触。上述受电弓虽然实现了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充电弓中升降机构固定连接的连接上固定板、用于与充电电极相配合的接触板、连接弹簧、弹簧固定件、柔性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弹簧、柔性连接器组件分别为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固定件与固定板、接触板相连,所述柔性连接器组件设置在连接上固定板与接触板之间;所述柔性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孔体、与插孔体相配合的插针、接触簧且所述接触簧在插孔体与插针的相互作用下能发生形变且具有自适应性并能实现电流的传输,所述接触簧的节面倾斜角为锐角;所述插针相对于插孔体中心轴的旋转角度为360°,所述插针相对于插孔体中心轴的倾斜角为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充电弓中升降机构固定连接的连接上固定板、用于与充电电极相配合的接触板、连接弹簧、弹簧固定件、柔性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弹簧、柔性连接器组件分别为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固定件与固定板、接触板相连,所述柔性连接器组件设置在连接上固定板与接触板之间;所述柔性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孔体、与插孔体相配合的插针、接触簧且所述接触簧在插孔体与插针的相互作用下能发生形变且具有自适应性并能实现电流的传输,所述接触簧的节面倾斜角为锐角;所述插针相对于插孔体中心轴的旋转角度为360°,所述插针相对于插孔体中心轴的倾斜角为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为2N个且N≥1,所述连接弹簧对称设置在柔性连接器组件两侧;或所述连接弹簧为N个且N≥1,至少一个连接弹簧设置在柔性连接器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簧在插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景瑞刘磊任永国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