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80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辆,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侧面碰撞时抑制配置于底板下侧的电池的损伤的汽车车辆。所述汽车车辆(10)具有车体与电池组(30),所述车体包括底板(21)、与底板(21)连接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横梁(22),所述电池组配置于底板(21)的下方,电池组(30)具有:下侧电池(31);配置于下侧电池(31)的上方的上侧电池(32);及在正面观察时配置于车辆的左右中央处的下侧电池(31)的上方、向左右延伸且两端侧分别连接于横梁(22)的连接部件(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底板的下侧配置有电池组的汽车车辆。
技术介绍
对于在车体的底板中央处形成在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并在该通道部收纳燃料电池栈(燃料電池スタック)、电池等的收纳部件的车体地板结构,提出有将支撑收纳部件的支撑部件的两端分别结合于通道部的侧壁内面的车体地板结构(参考专利文献1)。在该车体地板结构中,在侧面碰撞时,从侧梁向左右内侧施加的负荷经由座椅横梁传向通道部的侧壁之后,从通道部的侧壁传递至支撑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51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体地板结构中,当在侧面碰撞时向左右内侧输入的负荷比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通道部的侧壁变形,座椅横梁向左右内侧移动而损伤通道部内的收纳部件。尤其,当收纳部件为电池时,若被座椅横梁压缩则会成为起火的原因,因此期望更加安全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侧面碰撞时能够抑制配置于底板的下侧的电池的损伤的汽车车辆。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辆,所述汽车车辆具有车体与电池组,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横梁,所述电池组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其中,所述电池组具有:下侧电池;配置于所述下侧电池的上方的上侧电池;及在正面观察时配置于车辆的左右中央处的所述下侧电池的上方,并向左右延伸,两端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的连接部件。根据该汽车车辆,各横梁与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件相连,在侧面碰撞时,即便从一方的横梁向左右内侧输入负荷,连接部件也不会容易变形。由此,在侧面碰撞时,一方的横梁通过与连接部件的连接部分而得到确实的支撑,从该横梁中的连接部分开始,左右外侧进行变形。这样,能够在侧面碰撞时使一方的横梁的左右外侧确实变形,增加由车体产生的碰撞能量的吸收量。因此,能够抑制一方的横梁的向左右内侧方向的移动,并抑制搭载于连接部件的电池的损伤。这里,在侧面碰撞时作用于一方的横梁的负荷经由连接部件传递至另一方的横梁。可选地,在上述汽车车辆中,所述底板在左右中央处具有向上方以凸状形成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所述上侧电池配置于所述通道部的内部,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外侧连接于所述横梁。根据该汽车车辆,利用通道部的内部空间来搭载上侧电池。可选地,在上述汽车车辆中,所述电池组对于所述车体从车辆下侧拆装自如,并通过多个螺栓及螺母联接于所述车体。根据该汽车车辆,电池组通过螺栓及螺母拆装自如地安装于车体。可选地,在上述汽车车辆中,所述连接部件通过螺栓及螺母与所述各横梁联接。根据该汽车车辆,连接部件通过螺栓及螺母与所述各横梁直接联接。可选地,在上述汽车车辆中,所述车体包括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面构件,所述电池组具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下侧电池并向左右延伸,所述支撑板两端侧分别通过螺栓及螺母联接于所述侧面构件。根据该汽车车辆,由于下侧的支撑板及上侧的连接部件以在上下不同的高度固定于车体侧,因此使电池组的在车体处的固定点立体化,在抑制车辆行驶中的电池组对于车体的上下振动的同时,提高车体的刚性。可选地,在上述汽车车辆中,所述横梁为固定座椅的座椅横梁。根据该汽车车辆,实现利用座椅横梁来保护侧面碰撞时的电池。可选地,在上述汽车车辆中,所述座椅横梁在前后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各座椅横梁。根据该汽车车辆,能够实现利用多个座椅横梁在前后广泛的范围应对侧面碰撞。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侧面碰撞时,能够抑制配置于底板的下侧的电池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车辆的概视图;图1(B)为汽车车辆的示意性正面截面图;图2为图1(A)的X-X示意性截面图;图3为除去了盖板部件及电池的状态的电池组的部分示意说明图。符号说明10…汽车车辆、20…侧梁部、21…底板、22…横梁、22a…托架、23…侧面构件、24…第一平坦部、25…第一倾斜部、26…第二平坦部、27…第二倾斜部、28…中央上部、29…通道部、30…电池组、31…下侧电池、32…上侧电池、33…支撑板、34…支撑框、35…连接部件、36…支柱部件、37…盖板部件、40…螺栓、41…螺母、50…座椅、51腿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A)-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图1(A)为汽车车辆的概视图,图1(B)为汽车车辆的示意性正面截面图,图2为图1(A)的X-X示意性截面图,图3为除去了盖板部件及电池等的状态的电池组的部分示意说明图。如图1(A)所示,该汽车车辆10具有作为车轮驱动源的电动机,并如图1(B)所示搭载有向电动机提供电力的电池31、3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31、32大致配置于车室内的前座椅及后座椅的下方。电池31、32的具体的构成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31、32由多个电池单元(バッテリセル)及配置有各电池单元的电池盒构成。如图1(B)所示,汽车车辆10具有例如对将钢板冲压成型所得到的板状的部件进行集成,并通过点焊等接合而成的车体。车体具有:配置成左右一对并在正面观察时具有袋状截面的侧梁部20;构成车室下部并连接于各侧梁部20的底板21;设置于底板21的上侧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横梁22;及配置于侧梁部20的左右内侧并设置于底板21的下侧的左右一对侧面构件23。另外,汽车车辆10在底板21的下侧具有电池组30。如图2所示,电池组30通过螺栓40及螺母41拆装自如地安装于车体。如图2所示,底板21连接于侧梁部20的左右内侧的板上。底板21具有:左右一对的第一平坦部24;从各第一平坦部24的左右内端向上方倾斜并向左右内侧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一倾斜部25;从各第一倾斜部25的左右内端向左右内侧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二平坦部26;从各第二平坦部26的左右内端向上方倾斜并向左右内侧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二倾斜部27;及连接各第二倾斜部27的左右内端的中央上部28。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倾斜部27及中央上部28构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29。横梁22在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帽子状,并与底板21的第一平坦部24、第一倾斜部25及第二平坦部26一同构成封闭截面。横梁22的左右内侧连接于通道部29的第二倾斜部27,横梁22的左右外侧连接于侧梁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22在前后隔开间隔设置有两个,并如图1(B)所示是固定有乘员用的座椅50的腿部51的所谓的座椅横梁。另外,如图2所示,在横梁22设置有配置于封闭截面内并用于联接电池组30的托架22a。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22a通过螺栓40及螺母41并经由底板21的第二平坦部26及电池组30的盖板部件37与电池组30的连接部件35直接联接。侧面构件23在正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倒放的帽子状,并与底板21的第一平坦部24一同构成封闭截面。侧面构件23跨越底板21的前后方向而设置。如图2所示,电池组30具有:下侧电池31;配置于下侧电池31的上方的上侧电池32;支撑下侧电池31的支撑板33;支撑上侧电池32的支撑框34;及在正面观察时配置于下侧电池31的上方并连接左右横梁22的连接部件35。另外,如图3所示,电池组30具有:从支撑板33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并支撑支撑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辆,具有车体与电池组,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横梁,所述电池组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其中,所述电池组具有:下侧电池;上侧电池,其配置于所述下侧电池的上方;及连接部件,其在正面观察时配置于车辆的左右中央处的所述下侧电池的上方,并向左右延伸,两端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0 JP 2017-1345431.一种汽车车辆,具有车体与电池组,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横梁,所述电池组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其中,所述电池组具有:下侧电池;上侧电池,其配置于所述下侧电池的上方;及连接部件,其在正面观察时配置于车辆的左右中央处的所述下侧电池的上方,并向左右延伸,两端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辆,其中,所述底板具有在左右中央处向上方以凸状形成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所述上侧电池配置于所述通道部的内部,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外侧连接于所述横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村纯也大小原崇泰白昌镐梅津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