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秀林专利>正文

叶片式防盗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78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叶片式防盗锁头,内锁芯外面套接有套筒并置于壳体内壁转动配合,内锁芯上设有若干条横向平行的环形槽,每一环形槽中布置有一对弧形叶片及相应复位弹簧,内锁芯外壁上对称设有二条轴向凹槽,套筒上相应位置则设有二条通槽,各弧形叶片的外圈边缘也均设有一个对应缺口,在壳体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二条轴向的长槽,且各长槽的两侧面和壳体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二条圆卡轴分别置于相应的长槽、通槽之间,并和内锁芯的凹槽活动配合构成锁定卡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体内壁仅需加工二条轴向的长槽,无需设置弹簧机构,壳体内壁不穿透,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方便,装配量少,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强度可靠性提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叶片式的防盗锁头。
技术介绍
一般的弹子式锁头防盗性能不强,现在已出现叶片式的防盗锁头。普通的叶片式锁头设有壳体、套筒及内锁芯,各叶片置于内锁芯的环形槽中和钥匙配合。当各叶片被推至开锁位置时,设于壳体中的弹簧机构将卡轴推到套筒和内锁芯的凹槽中,内锁芯连同套筒一起被转动开锁。由于需要在壳体中安装弹簧机构,使壳体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结构复杂,锁头的装配量增大,打穿壳体安装弹簧机构使壳体的强度可靠性降低,并且大大增加了叶片式防盗锁头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方便的叶片式防盗锁头。本技术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内锁芯,内锁芯外面套接有套筒和壳体内壁转动配合,内锁芯上设有若干条横向平行的环形槽,每一环形槽中布置有一对弧形叶片及相应的复位弹簧,内锁芯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二条轴向凹槽,套筒上相应位置则设有二条通槽,各弧形叶片的外圈边缘也均设有一个对应缺口,在壳体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二条轴向的长槽,且各长槽的两侧面和壳体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二条圆卡轴分别置于相应的长槽、通槽之间,并和内锁芯的凹槽活动配合构成锁定卡位机构。本技术的壳体内壁仅需加工二条轴向的长槽,通过斜面过渡自然推动圆卡轴,无需设置弹簧机构,壳体内壁不穿透,结构简单合理,生产非常方便,锁头的装配量少,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使整个防盗锁头的强度可靠性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锁芯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3开锁状态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内锁芯2外面套接有套筒3并置于壳体1内转动配合,内锁芯2上设有若干条横向平行的环形槽4,每一环形槽4中布置有一对弧形叶片6及相应的复位弹簧5。在内锁芯2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二条轴向凹槽8,套筒3上相应位置则设有二条通槽9,各弧形叶片6的外圈边缘也均设有一个对应缺口7,在壳体1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二条轴向的长槽10,且各长槽10的两侧面和壳体1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二条圆卡轴11分别置于相应的长槽10、通槽9之间,并和内锁芯2的凹槽8活动配合构成锁定卡位机构。在不同环形槽4中的各弧形叶片6的缺口7位置也不同,可以组合出许多种钥匙齿形,重复率低。本实施例在内锁芯2上设有一条轴向的长销12贯穿各环形槽4,构成叶片转动限位结构,这样使同一对弧形叶片6的端部不会直接接触,方便钥匙13插入。一般内锁芯2上的环形槽4数量为五至六条,这样内锁芯2不会过长,弧形叶片6的数量也够多,防盗性能较好。在正常锁定状态下,如图3所示,在同一环形槽4内的两个弧形叶片6被复位弹簧5推开,各弧形叶片6的缺口7和内锁芯2的凹槽8错开,这样圆卡轴11被推到壳体1的长槽10和套筒3的通槽9之间卡位,两者无法相对转动,锁头锁定。当钥匙13插入后,如图4所示,各弧形叶片6的缺口7被推到和内锁芯2相应的凹槽8重合位置,构成完整的槽,此时扭动钥匙13,圆卡轴11被壳体1的长槽10的斜侧面自然过渡移到凹槽8内,这样内锁芯2连同套筒3即可在壳体1中转动开启。侧面和壳体1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的长槽10,使圆卡轴11移动自然顺畅,大大简化了锁头整体结构,可靠性好,加工生产很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叶片式防盗锁头,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内锁芯,内锁芯外面套接有套筒和壳体内壁转动配合,内锁芯上设有若干条横向平行的环形槽,每一环形槽中布置有一对弧形叶片及相应的复位弹簧,内锁芯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二条轴向凹槽,套筒上相应位置则设有二条通槽,各弧形叶片的外圈边缘也均设有一个对应缺口,其特征为在壳体(1)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二条轴向的长槽(10),且各长槽(10)的两侧面和壳体(1)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二条圆卡轴(11)分别置于相应的长槽(10)、通槽(9)之间,并和内锁芯(2)的凹槽(8)活动配合构成锁定卡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式防盗锁头,其特征为内锁芯(2)上的环形槽(4)数量为五至六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片式防盗锁头,其特征为内锁芯(2)上还设有一条轴向的长销(12)贯穿各环形槽(4),构成叶片转动限位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叶片式防盗锁头,内锁芯外面套接有套筒并置于壳体内壁转动配合,内锁芯上设有若干条横向平行的环形槽,每一环形槽中布置有一对弧形叶片及相应复位弹簧,内锁芯外壁上对称设有二条轴向凹槽,套筒上相应位置则设有二条通槽,各弧形叶片的外圈边缘也均设有一个对应缺口,在壳体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二条轴向的长槽,且各长槽的两侧面和壳体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二条圆卡轴分别置于相应的长槽、通槽之间,并和内锁芯的凹槽活动配合构成锁定卡位机构。本技术的壳体内壁仅需加工二条轴向的长槽,无需设置弹簧机构,壳体内壁不穿透,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方便,装配量少,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强度可靠性提高。文档编号E05B29/06GK2866729SQ20062010144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王秀林 申请人:王秀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片式防盗锁头,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内锁芯,内锁芯外面套接有套筒和壳体内壁转动配合,内锁芯上设有若干条横向平行的环形槽,每一环形槽中布置有一对弧形叶片及相应的复位弹簧,内锁芯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二条轴向凹槽,套筒上相应位置则设有二条通槽,各弧形叶片的外圈边缘也均设有一个对应缺口,其特征为:在壳体(1)内壁的相应位置设有二条轴向的长槽(10),且各长槽(10)的两侧面和壳体(1)内壁之间为斜面过渡,二条圆卡轴(11)分别置于相应的长槽(10)、通槽(9)之间,并和内锁芯(2)的凹槽(8)活动配合构成锁定卡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秀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