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41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磁敏元件的引脚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可沿其上下活动的冲压头,立柱的中部设有纵向的贯通孔,贯通孔内穿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冲压头配合连接从而在冲压头的上下活动时滑块可沿贯通孔前后活动,冲压头的前端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折弯模块;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柔性定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滑块通过联动销与冲压头一体联动,磁吸头的柔性定位配合冲压头的行程,实现干簧管的U形引脚折弯加工一次成型,避免二次折弯工序引发的设备结构复杂性和破损风险,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敏元件的引脚加工装置
,具体指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
技术介绍
干簧管是磁敏类感应开关中的一种,其触发部封装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管内,两个引脚从玻璃管两端引出。干簧管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对引脚进行弯曲或裁减,从而满足焊点的布局要求。常见的干簧管弯脚工序一般为L形折弯,干簧管由手工或吸附机械手转移到折弯装置上,通过夹具将干簧管刚性固定构成定位,再由冲压或弯折模具折弯引脚的对应部分。这种加工方式在生产中存在较高的次品率,其原因在于刚性固定容易使玻璃管身出现暗裂损坏,从而导致产品的可靠性降低,而且手工操作的效率较低,机械手吸附转移方式则对于设备精度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成本投入的增加。尤其是对于U型折弯加工而言,需要在Y轴折弯行程之后,再进行X轴的折弯行程,这就导致折弯设备相当复杂性,且增加的加工工序,效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一次冲压完成U形折弯、次品率地的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可沿其上下活动的冲压头,立柱的中部设有纵向的贯通孔,贯通孔内穿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冲压头配合连接从而在冲压头的上下活动时滑块可沿贯通孔前后活动,冲压头的前端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折弯模块;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柔性定位机构。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折弯模块包括冲压模,冲压模的开口槽与滑块适配,且冲压模的开口槽内设有程控压块和伸缩杆,伸缩杆上端穿设于冲压模的顶板且与其构成活动连接,程控压块与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柔性定位机构包括磁吸头和撑件,撑件相对间隔地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撑件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头与撑件上端固定连接,且磁吸头的前端面为吸附面。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磁吸头的外端设有限位端片。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冲压头的后端设有连杆,连杆下端与滑块后端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销,联动销的上端与连杆固定连接,联动销的下端背离立柱从而使联动销与立柱呈夹角设置;所述滑块的后端设有随动孔,联动销穿设于随动孔内。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滑块通过联动销与冲压头一体联动,磁吸头的柔性定位配合冲压头的行程,实现干簧管的U形引脚折弯加工一次成型,避免二次折弯工序引发的设备结构复杂性和破损风险,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向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冲压头;3、磁吸头;11、立柱;12、滑块;13、贯通孔;14、随动孔;21、冲压模;22、程控压块;23、伸缩杆;24、连杆;25、联动销;31、撑件;32、限位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的上部设有可沿其上下活动的冲压头2,立柱11的中部设有纵向的贯通孔13,贯通孔13内穿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冲压头2配合连接从而在冲压头2的上下活动时滑块12可沿贯通孔13前后活动,冲压头2的前端设有与滑块12配合的折弯模块;所述立柱11的一侧设有柔性定位机构。本装置用于干簧管的U形引脚折弯加工,所述冲压头2作为本装置的主动机构,冲压头2沿立柱11的上下往复行程包括了三个环节,初始状态下的冲压头2处于行程的中点位置附近,此时滑块12前端凸出于立柱11前端面,如图2所示将干簧管横向放置使其待加工端的引脚搁置于滑块12之上,另一端的引脚通过柔性定位机构配合固定;第一环节(折弯行程),冲压头2向下活动到下行极限位,冲压头2上的折弯模块与滑块12咬合使干簧管的待加工端引脚弯曲成U形,进而带动干簧管的玻璃管体部分随之弯转,从而使柔性定位机构失效干簧管主体呈竖直状,然后冲压头2回到行程初始点;第二环节(退料行程),冲压头2向上运动到上行极限位,冲压头2的动作带动了滑块12前端缩回贯通孔13,从而使折弯后的干簧管掉落到底板1上的料筐中;第三环节(复位行程),冲压头2从上行极限位回到行程中点即初始位置,该段行程相应的带动了滑块12的动作,使滑块12的前端再次伸出贯通并突出于立柱11的前端面;本装置通过了联动的冲压头2和滑块12配合柔性定位机构,使U形引脚的折弯加工依次成型,避免二次折弯工序引发的设备结构复杂性和破损风险,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所述折弯模块包括冲压模21,冲压模21的开口槽与滑块12适配,且冲压模21的开口槽内设有程控压块22和伸缩杆23,伸缩杆23上端穿设于冲压模21的顶板且与其构成活动连接,程控压块22与伸缩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程控压块22可随伸缩杆23在冲压模21内上下活动,且在上述第一环节中,程控压块22先于冲压模21接触干簧管引脚,在冲压模21与滑块12的咬合作用前,程控压块22首先配合滑块12夹持了干簧管的待加工引脚,从而防止折弯时干簧管出现跳动影响加工精度,进而可避免干簧管出现暗损的几率。所述柔性定位机构包括磁吸头3和撑件31,撑件31相对间隔地设置在立柱11的一侧,撑件31的下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头3与撑件31上端固定连接,且磁吸头3的前端面为吸附面;所述柔性定位机构的原理在于通过磁吸头3的磁性吸附力,使一端引脚搁置在滑块12上的干簧管保持横向的平衡,进一步地在冲压头2的第一环节中干簧管引脚变形时,可以轻易克服磁吸头3的束缚而弯转,实现干簧管快速定位的同时满足上述折弯行程的机制设定。所述磁吸头3的外端设有限位端片32,干簧管的待加工端引脚在滑块12上仅存在竖向的承载力,磁性头3通过磁力吸附使干簧管保持平衡的同时,通过限位端片32使干簧管的相对位置得到确定,从而提高折弯加工的精度。所述冲压头2的后端设有连杆24,连杆24下端与滑块12后端之间设有联动机构,上述连杆24用于联动机构的设置,从而通过联动机构的配合,将冲压头2的上下竖直动作转换成滑块12的纵向水平运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销25,联动销25的上端与连杆24固定连接,联动销25的下端背离立柱11从而使联动销25与立柱11呈夹角设置;所述滑块12的后端设有随动孔14,联动销25穿设于随动孔14内;本装置优选的采用联动销25与随动口14的配合产生导向作用,联动销25与连杆24为一体结构,且连杆24对应了上述的第一环节,竖直设置的连杆24可直接穿过随动孔14,从而不会带动滑块12产生动作;所述联动销25则对应了上述的第二和第三环节,通过倾斜设置的联动销25的上下动作,配合随动孔14牵引滑块12产生纵向的水平动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立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的上部设有可沿其上下活动的冲压头(2),立柱(11)的中部设有纵向的贯通孔(13),贯通孔(13)内穿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冲压头(2)配合连接从而在冲压头(2)的上下活动时滑块(12)可沿贯通孔(13)前后活动,冲压头(2)的前端设有与滑块(12)配合的折弯模块;所述立柱(11)的一侧设有柔性定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立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的上部设有可沿其上下活动的冲压头(2),立柱(11)的中部设有纵向的贯通孔(13),贯通孔(13)内穿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冲压头(2)配合连接从而在冲压头(2)的上下活动时滑块(12)可沿贯通孔(13)前后活动,冲压头(2)的前端设有与滑块(12)配合的折弯模块;所述立柱(11)的一侧设有柔性定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引脚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模块包括冲压模(21),冲压模(21)的开口槽与滑块(12)适配,且冲压模(21)的开口槽内设有程控压块(22)和伸缩杆(23),伸缩杆(23)上端穿设于冲压模(21)的顶板且与其构成活动连接,程控压块(22)与伸缩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管引脚弯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力邓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程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