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属于折弯模具改进设计
技术介绍
普通折弯时,由于材料较厚,完成折弯后在冲头第一接触点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碰撞痕迹,还有冲头在运动过程中与产品的摩擦擦痕,一般传统的模具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普通产品对此可以接受并不认为是大的缺陷,甚至可以通过喷漆或者达克罗进行遮盖,但是有表面粗糙度外观要求的客户对此不能接受,要求进行工序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在分析传统折弯工作原理后,本申请认为需要改变冲头的接触方式与折弯机制,传统型是圆角接触材料,出现很深的痕迹,针对的对策是改为平面接触,以消除接触挤压变形痕迹,折弯冲头摩擦痕迹以改变折弯机制完成,即翻转冲头,达到折弯的效果,这样就最大可能的减少冲头与产品材料间的滑动摩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解决中厚板不锈钢产品在折弯过程中的产生的擦伤及碰伤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上模座、位于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上模座(3)、位于中部的卸料板(7)、位于底部的下模座(11),所述上模座(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式的折弯冲头(14),所述卸料板(7)的中心设置有压料板(17),所述压料板(17)位于两个所述折弯冲头(14)之间,所述下模座(1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压料板(17)纵向对应的折弯凹模(16),所述折弯凹模(16)上设置有待折弯的产品(15),所述折弯冲头(14)的底面与所述产品(15)的顶面相接触,所述上模座(3)通过所述固定座(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上模座(3)、位于中部的卸料板(7)、位于底部的下模座(11),所述上模座(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式的折弯冲头(14),所述卸料板(7)的中心设置有压料板(17),所述压料板(17)位于两个所述折弯冲头(14)之间,所述下模座(1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压料板(17)纵向对应的折弯凹模(16),所述折弯凹模(16)上设置有待折弯的产品(15),所述折弯冲头(14)的底面与所述产品(15)的顶面相接触,所述上模座(3)通过所述固定座(13)与所述卸料板(7)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冲头(14)包括旋转铰接元(141)、旋转折弯块(142),所述旋转铰接元(141)的底端与所述旋转折弯块(14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铰接元(14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座(13)转动配合连接的铰接球面(144),所述旋转折弯块(142)的底部设置有折弯平面(143),所述旋转折弯块(142)通过所述折弯平面(143)与所述产品(15)的上表面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擦碰痕迹伤的面接触旋转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林,陈利,童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