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拉社专利>正文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40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同步油缸一和同步油缸二,同步油缸一的活塞杆连接有后侧外模板,同步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有前侧外模板,后侧外模板和前侧外模板相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压筋结构一,后侧外模板和前侧外模板之间设置有前侧内模板和后侧内模板,前侧内模板连接同步气缸二的活塞杆,后侧内模板连接同步气缸一的活塞杆,前侧内模板和后侧内模板之间设有动板,动板连接气缸三的活塞杆,前侧内模板和后侧内模板相背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压筋结构一配合的压筋结构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筋模具用于生产超级电容器的壳体,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降低了劳动力,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及动力电池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化学电源之间的特种储能元件,由于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以及充电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具有散热性能差的缺点,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扩散至外界,长时间积累在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的内部,可能会对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目前暂时没有散热性能良好的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因此也没有相应的压筋模具,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急需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同步油缸一和同步油缸二,所述的同步油缸一的活塞杆连接有后侧外模板,所述同步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同步油缸一(1)和同步油缸二(8),所述的同步油缸一(1)的活塞杆连接有后侧外模板(13),所述同步油缸二(8)的活塞杆连接有前侧外模板(10),所述后侧外模板(13)和前侧外模板(10)相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压筋结构一,所述后侧外模板(13)和前侧外模板(10)之间设置有前侧内模板(6)和后侧内模板(3),所述前侧内模板(6)连接同步气缸二(7)的活塞杆,所述后侧内模板(3)连接同步气缸一(2)的活塞杆,所述前侧内模板(6)和后侧内模板(3)之间设有动板(4),所述的动板(4)连接气缸三(5)的活塞杆,所述前侧内模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同步油缸一(1)和同步油缸二(8),所述的同步油缸一(1)的活塞杆连接有后侧外模板(13),所述同步油缸二(8)的活塞杆连接有前侧外模板(10),所述后侧外模板(13)和前侧外模板(10)相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压筋结构一,所述后侧外模板(13)和前侧外模板(10)之间设置有前侧内模板(6)和后侧内模板(3),所述前侧内模板(6)连接同步气缸二(7)的活塞杆,所述后侧内模板(3)连接同步气缸一(2)的活塞杆,所述前侧内模板(6)和后侧内模板(3)之间设有动板(4),所述的动板(4)连接气缸三(5)的活塞杆,所述前侧内模板(6)和后侧内模板(3)相背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压筋结构一配合的压筋结构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壳体的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内模板(6)和后侧内模板(3)的左侧设有自动上下料系统(12),所述自动上下料系统(12)用于将待加工壳体推至后侧外模板(13)和前侧外模板(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级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拉社潘世岩孙东升陈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张拉社潘世岩孙东升陈如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