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372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属于有色金属铜轧制及热处理技术领域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2)热轧→(3)铣削加工→(4)粗轧→(5)切边→(6)一次退火→(7)一次清洗→(8)中轧→(9)二次退火→(10)二次清洗→(11)精轧→(12)气垫炉退火清洗→(13)拉弯矫直→(14)分切交付。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改善极耳铜带的抗折弯性能,制得的成品维氏硬度为50‑55HV,折弯次数≥7,满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铜轧制及热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商品化的可充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由于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高,可充且无污染,具备当前电池工业发展的三大特点,因此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有较快的增长,我国也在大力开展锂电池的技术研究。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电池分正负极,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极耳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原料高性能铜带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散热等,间接关系到手机、笔记本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的运行安全。极耳金属导电基体的镀镍铜带材料在电池装配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多次的弯折,折弯次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企业对其抗折弯次数分别作了内部规定,受到传统生产工艺的轧制工艺和退火工艺的限制,行业内折弯次数在3次左右较为普遍。本企业要求铜带的维氏硬度HV50-55,折弯次数≥7,如果按照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将导致材料成品硬度指标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采用纯度>99.9%的阴极电解铜作为原料,控制杂质磷含量≤0.003%,通过搅拌、捞渣、成分检验合格后,调整熔化铜水温度至1180℃‑1200℃,进行拉铸,得到260mm厚的铸锭;(2)热轧:将步骤(1)中260mm厚度的铸锭放入加热炉内加热5小时,铸锭温度达到880℃‑920℃后,进入二辊热轧机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速度100m/min‑120m/min,热轧机规格为φ650*650mm;(3)铣削加工:将步骤(2)中热轧后厚度为17mm的带坯采用铣床对其上下表面进行铣削加工,铣削速度为3‑5m/min,充分铣去氧化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采用纯度>99.9%的阴极电解铜作为原料,控制杂质磷含量≤0.003%,通过搅拌、捞渣、成分检验合格后,调整熔化铜水温度至1180℃-1200℃,进行拉铸,得到260mm厚的铸锭;(2)热轧:将步骤(1)中260mm厚度的铸锭放入加热炉内加热5小时,铸锭温度达到880℃-920℃后,进入二辊热轧机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速度100m/min-120m/min,热轧机规格为φ650*650mm;(3)铣削加工:将步骤(2)中热轧后厚度为17mm的带坯采用铣床对其上下表面进行铣削加工,铣削速度为3-5m/min,充分铣去氧化皮,铣削后表面粗糙度Ra≤1.5μm;(4)粗轧:.步骤(3)中铣削后的带坯进行多道次粗轧,轧制到1.5mm后卸卷,粗轧机规格为φ250/450*500mm;(5)切边:粗轧后进行切边,剪去带材两边缺陷部分,控制切边速度50-60m/min;(6)一次退火:将步骤(5)中切边后的1.5mm铜卷投入罩式炉中,并放置于罩式炉顶层区域,退火温度为460℃-480℃,然后保温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7)一次清洗:步骤(6)中一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行处理;(8)中轧:步骤(7)中一次清洗后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6mm后卸卷,中轧机规格为φ260/450*500mm,轧辊粗糙度Ra≤0.25μm;(9)二次退火:步骤(8)中中轧后的带卷投入罩式炉中,并放置于罩式炉顶层区域,退火温度为360℃-380℃,保温4.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10)二次清洗:步骤(9)中二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桂林文志凌胡勇马子超孙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