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类物的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05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中的一种锁,其包含有:一本体,一对滑块组,一对锁扣组和一锁具组。其特征在于:各该锁扣,分别于预定部位设有一第一扣接件;该锁具组,包含有一对第二扣接件与一锁具,各该第二扣接件之内侧端具有一连接部,而外侧端则设有可与对应的各该第一扣接件卡接的一卡制部,该锁具则具有可沿预定轴心转动的一锁心以及设于该锁心内侧端上并可以转动方式驱动各该第二扣接件移动的一驱动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中的一种锁,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箱类物的箱体与箱盖间的锁定装置。就使用于箱类物品上,而用以结合其箱体与箱盖的锁定装置,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该锁定装置的本体即呈勾状,而可以跨置于箱体与箱盖对应的外侧并予以固定;其二为呈长条形,而具有一个位于中央部位的锁具,以及位于其两端的锁扣,并使该二锁扣可以与预藏于相对面的箱体(或箱盖)内侧的锁扣相互卡合。该第二种长条形锁定装置,其构造上主要包含有可固定于箱体上的一长条形本体;一号码锁设于该本体的中央部位;一对锁扣分别枢设于该本体的两端,并与预设于箱盖上的一对锁勾对应;一对卡制件分别设于各该锁扣与该号码锁之间;一对按钮分别设于各该锁扣上。当该锁具是处予释放状态时,使用者可以藉由按压各该按钮以迫使各该锁扣脱离于与各该锁勾结合的位置,而使箱体与箱盖可以分开;而当使用者藉由转动该号码锁以使该锁具形成锁定状态时,则该号码锁将迫使该二卡制件无法移动,而无法移动的该二卡制件又将迫使各该按钮也随之无法移动,从而达到使箱体与箱盖间无法分离的目的。该锁定装置于使用时固然可达到卡合箱体与箱盖的功能,但仍有三项尚待改善之处,其一是其元件与构造均相当复杂;其二是由于各该卡制件必须准确地设置于各该号码锁于锁扣按钮之间,因此必须设计的相当精密;其三是由于各该锁扣是设于该本体的两端处而相隔有一段距离,因此造成各该箱体与箱盖相向结合处的中央部位,由于无锁勾可予以结合,而易发生各该箱体与箱盖结合后,仍会由该处进开的情形。另外,一般的锁定装置上除了号码锁之外,多数再设置一以钥匙驱动的锁具,并以该锁具控制该号码锁,使其维持于锁定的状态。然该锁具并不用以直接控制该卡制件的移动或固定。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类物的锁定装置,其用以限制锁扣使不摆动的卡制件,并不与该锁扣上的按钮抵接,从而可降低其制造或组装上准确度的需求,以减少生产成本,且不妨疑其锁定功能。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类物的锁定装置,其具有相隔适当距离的三个锁定部位,而可增进其锁定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类物的锁定装置,其锁具是藉由钥匙驱动,并直接控制其卡制件使处于可移动或受固定的状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类物的锁定装置,其具有可显示该锁定装置是处于释放或卡制状态的功能。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一本体,设于该箱类物的箱体预定部位上,其两端各设有一穿孔;一对滑块组,设于该本体的两端,并可与该箱类物箱盖上的一对卡勾对应卡接;一对锁扣组,枢设于该本体或对应的各该滑块组上,其具有可于预定角度间摆动而用以控制各该滑块组形成扣合或释放状态的一锁扣;一锁具组,设于该本体之预定部位上,其可用以控制各该锁扣使位于一特定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锁扣,分别于预定部位设有一第一扣接件;该锁具组,包含有一对第二扣接件与一锁具,各该第二扣接件的内侧端具有一连接部,而外侧端则设有可与对应的各该第一扣接件卡接的一卡制部,该锁具则具有可沿预定轴心转动的一锁心以及设于该锁心内侧端上并可以转动方式驱动各该第二扣接件移动的一驱动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沿第一图中3-3线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底视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各图所示,本技术的锁定装置(10),它可设于一箱类物的提把座(11)上,而其构造主要包含有一本体(12),一对滑块组(14)设于该本体(12)的两端,并可与预设于一箱盖上的一对卡勾(如图中虚线部份所示)对应卡合,一锁扣组(16)枢设于对应的各该滑块组(14)上,而可用以驱动各该滑块组(14)与对应的各该卡勾间形成卡合或释放状态;一锁具组(18)设于该本体(12)的预定部位上,其可用以在各该锁扣组(16)与卡勾相互卡合时,使该二者维持住该锁定状态。其中该本体(12),呈长条形而可固定于一箱类物的箱体(图中未示)边缘上,其两端各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面的一穿孔(20)。该对滑块组(14),分别由一滑块座(40)与一滑块(42)所组成,该滑块座(40)是固定于该本体(12)的上方,其外侧端凸设有一对第一耳片(401),内侧端凸设有一对第二耳片(402),各该第二耳片(402)上并分别设有于该本体(12)长轴方向平行的一长形孔(403);该滑块(42)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该滑块座(40)的上方,并以一第一弹簧(422)恒施予该滑块(42)一向外移动的力,且其侧边上设有一扣孔(421)而可与预设于一箱盖上卡勾(如图中虚线所示)对应,而内侧端则设有一横贯其两侧边的一通孔(423)。该对锁扣组(16),分别由一锁扣(60)、一摇臂(62)与一按钮(64)所组成,该锁扣(60)的内侧端藉由一第一插锁(601)而与该滑块(42)的内侧端共同经由各该长形孔(403)枢设于该滑块座(40)的第二耳片(402)上;该摇臂(62)是以其两端分别枢设于该锁扣(60)的中段部位与各该第一耳片(401)上;该按钮(64)是以可水平滑动的方式设于该锁扣(60)的外侧端,其上设有朝下延伸适当长度并对应于该本体穿孔(20)的一卡勾(641),且其与该锁扣(60)之间设有一恒将其朝外推的一第二弹簧(642)。本技术其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本体(12),其中央部位设有沿同一轴心延伸的一对弧形孔(22),以及相邻与各该穿孔(20)且呈T形的一对贯孔(24)。该锁扣(60),其外侧端设有朝下凸出适当长度而略呈环状且对应于该贯孔(24)外侧端的一第一扣接件(602);一开口状的视窗(604)设于靠近其外侧端处;一显示件(66)枢设于该锁扣(60)的下方,其具有相对于该视窗£(604)下方且可于适当角度间摆动的一筒状身部(661),以及凸出于该身部(661)周缘外的一拨片(662),且该身部(661)是受一第三弹簧(663)所推动而于未受力时会恒朝向一预定方向摆动,且其外缘设有“IOCK”与“OPEN”字样。该锁具组(18),包含有一对第二扣接件(80),分别呈长条形而以可沿其长轴方向滑动的方式设于该本体(12)的下方,其内侧端分别设有沿其长轴方向延伸而呈片状的一连接部(801),各该连接部(801)上又分别设有其长轴方向于该第二扣接件(80)长轴方向垂直的一长形孔(802);其外侧端则设有沿其长轴方向延伸并与该第一扣接件(602)对应的一卡制部(803),而该卡制部(803)旁则设有朝上凸起而与该拨片(662)对应并可于该贯孔(24)的内侧端中滑动的一推板(804);一锁具(82),其外壳(821)呈筒状而固设于该提把座(11)的中央,中央则设有可受一钥匙(81)所驱动的一锁心(822),且该锁心(822)的内侧端是延伸至各该驱动部(801)上方;一勾片(84),固定于该锁心(822)内侧端,而可随该锁心(822)于适当的角度内摆动;一驱动件(86),固定于该锁心(822)的内侧端,它可于适当的角度内转动,且其上设有相隔适当距离并朝下延伸的一对凸柱(861),各该凸柱(861)恰可嵌入对应的各该长莆孔(802)之中。当使用者欲使该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类物的锁定装置,包含有:一本体,具有预定长度而设于该箱类物的箱体预定部位上,其两端各设有一穿孔;一对滑块组,设于该本体的两端,其各具有可沿该本体长轴方向移动的一滑块,该滑块上设有一卡孔而与预设于该箱类物箱盖上的一对卡勾相对应; 一对锁扣组,枢设于对应的各该滑块组上,其各具有可于预定角度间摆动而用以控制各该滑块组与卡勾间形成扣合成释放状态的一锁扣,该锁扣的外侧端上另设有一按钮,且该按钮具有与各该本体穿孔对应的一卡勾;一锁具组,设于该本体的预定部位上,其可沿该 本体的长轴方向移动而可用以控制各该锁扣使位于一特定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锁扣,分别于预定部位设有一第一扣接件;该锁具组,包含有一对第二扣接件与一锁具,各该第二扣接件的内侧端具有一连接部,而外侧端则设有可与对应的各该第一扣接件卡 接的一卡制部,该锁具则具有可沿预定轴心转动的一锁心以及设于该锁心内侧端上并可以转动方式经由各该连接部以驱动各该第二扣接件移动的一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枝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